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一种交际活动,其中意象的处理尤其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造成文化意象的错位,这种错位给跨文化信息的传递带来了困惑。由于文化意象的错位,使得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本文以中国"龙"的翻译为例,为兼顾忠实原语和正确传达原语文化意象这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将中国"龙"翻译成"loong"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显性文化语义还是隐性文化语义,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鉴于异质文化之间的"异"远大过"同",文化语义的翻译切忌字面照搬,相比之下语境等效翻译,也即Nida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和New-mark倡导的"交际翻译"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聚焦MOOC带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影响,从MOOC本质及当前民族文化MOOC发展现状着手;从提升地方性知识的本土教育价值、切合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突破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原有制度制约三个角度阐述MOOC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借助"长尾理论"剖析这一实践行动的思想基础;以基于知识视觉化的资源数字化为其技术路径;最后探讨了联合开发、推进国际化、注重协作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田野调查内化学科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及对学科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一篇微型民族志作为毕业论文。文章以×大学民族学专业实习为例,对"村落民族志"在人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意义做了分析。文章认为,"村落民族志"式的专业实习是人类学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达成"学生有成长、教师有收获、学科有发展"的多方共赢格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部分民族的民族志的分析,归纳了民族文化的六种功能:文化的凝聚功能.文化的兼容功能,文化的排异功能,文化的模塑功能,文化的改造与调适功能以及文化的抑制功能。以便较为清晰地认识到文化的正负作用,从而克服文化的负影响,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壮民族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东南亚国家认同和崇敬壮族文化。积极开展壮民族典籍翻译活动,是提高民族认同感,提高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地位的重要活动。本文阐述了在百色高校译介活动中的壮民族典籍翻译活动,突出壮民族典籍翻译活动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视野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作为一项文化活动,其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而翻译结果则赋予民族文化深刻意义,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完整地凸显出来。本文详细阐述了翻译和文化的相关概念,并针翻译对文化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总结了翻译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给两个民族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障碍。本文试从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同时,有助于翻译的顺利进行,促进文化传播,实现英汉两种文化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9.
"民汉合班"是新疆高校近年来为缩小民汉教育质量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民汉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表达。"民汉合班"的班级主体构成打破了以往单一民族成份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班级文化呈现主流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在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态势。文章从文化共生班级文化内涵解析入手,论证了"民汉合班"追求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马"在汉英语言中出现频繁,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汉英民族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文化差异,"马"在东西方人心中所引起的心理联想也不尽相同。本文在分析动物形象中"马"的象征意义基础上,探讨了"马"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如何翻译的问题,力求更好地促进民族间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洪明 《企业家天地》2007,(11):240-241
在商标词和品牌的翻译中,不注意译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和目的语国家的民族禁忌,就会造成产品滞销,给企业和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商标词与品牌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本文分析了在国际营销中品牌翻译出现的一些文化语用错误并探讨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方式。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探析国内外新闻报刊英译中国文化负载词语时通常采用的翻译策略、方法以及译文所体现出来的浓郁的"中国味"在传递异域、异族特有文化内涵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交流的视野出发,分析了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从对事物不同认知、译语文化背景、民族思维模式、环境因素四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并指出: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广泛阅读,提高汉语素养,养成外语思维习惯;重视翻译学中的文化处理意象,有意识提高翻译技巧,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由于源语与译语的文化差异,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谚语翻译应该避免"翻译腔"——形式上的忠实,而形式忠实的结果往往是对真实内容及其本质蕴含的不忠实。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翻译中的异化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异化翻译传递了异域文化的特色和风采,是文化的借鉴与学习,这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交融,同时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使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交往更加频繁和密切。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异化手段进行了探讨,并详细论述了翻译过程中异化手段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在历史上形成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如古籍文献、调查资料、口传翻译的文献、民族民间文艺资料、地方志、地名志、民族志等。开发这些资源,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科建设,扩大学术交流,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众教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土家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做好前期调查,要做好协调,实现资源共享,要建立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  相似文献   

17.
"古诗之美,专求意象"。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的意象由于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一方面能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文章主要梳理分析中西方翻译理论界对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可以借助西方"等值论"来指导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力求在这一全新视角下探索萃取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图式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化图式的特点,指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以及文化主体意识三者的之间的关系,并以"龙"的翻译为例,强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发挥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使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信息在异域文化中得以传播.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由于语言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翻译过程中不考虑语言的文化,翻译就无从谈起。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英汉文化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本文从哲学和思维等方面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指出中西差异本质是文化差异,因此翻译之难就在于跨越文化的障碍,翻译思维最重要的是文化思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