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水平均不容乐观。本文对大学生与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总体幸福感、职业倦怠感分别进行了调查,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目前大学生与高校教师达到教育幸福的目标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众化教育时代使得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化,这就使得高校开始着力于培养创业型人才。那么,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工作。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应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可行的长效机制,让创业教育这样一个本身较为复杂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种激发出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创业氛围,并让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联动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真正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失业问题是在经济转型、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等多重背景下凸显的,大学生失业不仅预示着社会新生人力资本供需矛盾的出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和谐,还意味着国家培养投资和家庭培养投资得不到回报。这一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我国人民投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频繁离职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究其原因,缺乏对自身个性特点以及职业性向的评估导致大学生首次就业后难以适应现有工作,从而只能依靠离职"跳槽"来寻求改变。这一现象正反映了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滞后。课题组认为应当将西方管理学中先进的"职业测评"理论引入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分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调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解决大学生频繁离职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激发了数字化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在数字化新媒体所带来的同侪压力的影响下,普遍缺乏自我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极易被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所影响,进而引发群体盲思,缺乏全面且理性的思考,最终造成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危机,长期影响心理健康。本文研究能够在数字化新媒体时代下,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提升和完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监控与干预,同时优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并对营造正向的协同培养环境,有效弱化同侪压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发挥高校心理育人的作用,为我国社会提供心理健康、思想健全的有力人才,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面对着新一代极具特色的青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从高校实际出发,就如何建立适合“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实行五项原则、五个办法,为高校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制度是当前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机制之一。建立高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大学生以及高校三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当前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绩效考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完善教学评价、制定保障措施、规定退出程序五个方面,就高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管理机制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心理素养严重缺乏,就业力持续弱化。这主要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学生评奖评优制度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素质咨询教育及社会实践拓展教育方面强化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整体规划,健全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实施体系,改善高校大学生考评体系,持续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紧密结合高校改革和发展实际,认真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地位、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能力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已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缺乏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析高校创新教育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类进步需要创新,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宰,却缺乏创新,主要原因是高校的教育缺乏创新,教师缺乏创新。人的观念需要改变,教学制度需要改革,总之,要在社会创造一个新的环境,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郑重声明     
我刊2011年第23卷第2期135—142页刊登的冯光老师《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浙江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一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幸福感培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当代“00后”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政课的开设更加重要。但是,思政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不重视甚至是漠视、厌学都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难题。当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社会原因、体制原因,也有教育教学方法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文章认为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需要利用社会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加强体验式教学,开展志愿者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从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一直以来存在着雇主“招人难”和毕业生“求职难”的“两难境地”。而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高校对大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导,未能贯彻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往往关注点在于完成就业工作、提高就业率,存在短视性和功利性。文章提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雇主思维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有力、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秉持以终为始的原则,反向推理到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提高的具体能力方向,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引领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致力于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乐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着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缺乏良好的高校创业教育社会环境等主要问题。面对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社会问题,高校可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学校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全面加强创业信息和咨询服务等措施来为大学生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借助MHQ量表对450名西藏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西藏大学生幸福指数较高,幸福感较强;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和人生目标是影响西藏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幸福感在性别、民族、生源地、家庭月收入等统计变量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就提升西藏大学生幸福感提供了相关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陈旧、针对性不强,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幸福观取向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个人不幸感的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86.83%的大学生在幸福观取向上具有集体主义倾向,集体主义幸福观大学生具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但同时也具有较低的个人不幸感,此结果表明集体主义幸福观大学生较高的不幸感来自于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深深关切,而不是来自于他们自身.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集体主义幸福观教育,力求每个大学生都自觉树立集体主义幸福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提高有集体主义幸福观取向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影响下,部分大学生贪图享受,没有人生追求,加之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思想道德水平逐渐滑坡,进而影响到毕业和就业。论文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试图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对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尚未形成制度化,部分家长对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支持不足,高校间缺乏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交流。为促进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本文认为大学生农村参与教育扶贫应形成制度化,保障有效实施;保障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获取家长支持;高校之间应就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积极进行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