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监督,健全行政权力监督体制与机制,对于法治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极为重要。我国权力监督主体和权利主体的监督尚存在一定缺陷或不足,不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宪政体制下加强监督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有:改革监督模式;完善公共权力监督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加强和完善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进一步加强司法与检察监督;充分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重视并发挥好网络的监督作用;完善和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实行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2.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建立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新型关系。其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构建服务型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避免步入两个误区:一是简政放权反复徘徊于下放与回收之间,不能跳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管就死,一死再放的"放收循环"怪圈;二是把简政放权推演为政府调控权力的总体弱化。应改变政府与高校的权力运行方式,使之逐步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线性权力运行方式转为双向互动的权力制衡模式。简政放权需要缩小的是行政权力支配的空间而不是减少职责范围内的权力强度。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同时也应该是有效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权威政府"。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此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着眼点之一。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运行面l临的诸多问题,主要是行政权力在社会权力中的地位以及行政权力内部设置没有理顺。必须完善地方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政府对社会市场干涉有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合理分配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此,笔者从服务型政府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现实依据,以及对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行政成本是衡量行政效率的主要量标之一。要实现政府行政成本合理化,必须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确定合理政府的规模,从以权力为中心的政府向以制度为中心的政府转变,树立正确的政府行政价值观念,逐步构建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四化两型"是湖南省"十二五"时期经济工作的大局,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重大战略体系。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地税部门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调控职能、调研职能、服务职能、分配职能、窗口职能等六大职能作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和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助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高校党的建设根本任务,将党的宗旨内化为高校党组织执政理念,外化为高校党组织工作方式,固化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制度。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于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党的性质、密切高校党群关系、实现高校党组织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要正确把握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全面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关系,要将建设服务型政府确立为一种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务实、科学地履行政府职能,更好地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  相似文献   

9.
基于110位研发团队领导的数据分析,文章探讨了服务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包括团队授权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存在正向作用,团队授权在服务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且权力距离正向调节服务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行政体制必须作出新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来总体规划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有:推行"大部制"改革,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决策、执行与监督的相对分离与协调;建立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的管理方式;构建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构架。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政府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人民满意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标。针对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局限性,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理念;必须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必须突出重点并在服务人本化、服务多样化、服务范围大众化、服务体制科学化、服务程序法律化上下功夫;必须弘扬公共精神和加强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必须在廉洁高效上多努力,必须建设和完善政府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2.
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根本性议题,转变政府职能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由于没有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剪裁标准,致使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总存在收收放放和某种程度的彷徨。而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和建设正好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契机:从服务型政府出发来重构我国政府的现有职能。这必将实现我国政府职能配置的科学化。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实现这种转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1933年证券法》明确了政府在金融市场中职能、作用的定位。而我国证券市场在政府定位问题上有其固有的缺陷。在通过证监会、交易所职能来体现政府的监管权力的过程中,应当约束证监会的非市场性权力,突出它的市场管理者地位,优化其原有的资本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与此同时,还要给予交易所更多的关于审核批准证券上市的权力和其他的自主权力。重新界定监管机构职能,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有限政府强调的是政府的"有限性",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公权力机构对社会生活的不必要干涉,因为这种干涉往往是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不符合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要求,更不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税权作为政府权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更应当深入讨论其有限性。分税制格局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税收划分构成了税权的纵向划分,而当前的我国税权纵向划分导致的利益格局无形中阻碍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彰显,对推进新形势下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对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历经的阶段进行了梳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析。结果/结论提出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历经“构想(理念)—形成(话语)—构建(模式)—完善(策略)”等四个阶段。以文献评析为基础,得出相关结论:随着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不断更新,学理分析也逐渐深化;随着本土化的服务型政府理论体系的持续完善,国内学者对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与发展方向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立足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学界今后研究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从视角选定、观念创新、理论融合以及所处形势、核心任务、关键问题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是常态,公共危机发生的前中后政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这些人力、财力和物力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核算、反映和监督等,需要政府会计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在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会计必须相应地向服务会计转型,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为导向、以政府会计的改革为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人民主权、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民主法治的框架内,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自身存在价值、运行方式和发展目标的政府模式或曰政府形态。其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建设路径为:确立服务理念,调整机构,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机制;培育公共精神,鼓励和服务于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设和实现阳光政府;推进财政保障机制建设,将资源尽可能多地投向公众服务事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很多,但学者们大都是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问题、模式构建、实践总结等方面来研究的,而从服务型政府体系的研究甚少。服务型政府应该是政府各部分目标一致、相互协调、运转灵活、解决问题高效的体系,它涉及到服务型政府的价值体系确立、服务型政府的权责体系如何划分、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结构体系合理配置、服务型政府的组织机构设置、服务型政府的运行机制有效形成、服务型政府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等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加强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充分认识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面临着来自思想意识、体制机制、党建队伍、校园环境方面的阻力,并提出了在化解这些难点和阻力的过程中,首先转理念,明确自身定位,增强服务意识;其次强动力,确立职责清晰的工作机制和规范化发展的工作目标;再次拓方法,创新有效载体,强化服务功能;最后优环境,构建和谐友爱、服务型的高校文化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提倡以人为本、民主参与、依法治国的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行政职能,建立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而传统的行政文化理念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下严重阻碍行政职能的发挥,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要求对长期以来的传统行政文化理念进行扬弃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