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货币政策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是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方面,货币运动中的银根松动与紧缩则对国民经济的供求关系和运行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改革缩小了行政控制范围,加强了银行在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近几年的实践似乎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金融宏观调控并不能有效地把经济发展与稳定通货很好地统一起来,当经济增长出现波动,需要运用货币信贷的手段进行调节时,不是“一刀切”,就是发票子,从而使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多少处在有些困难的状态,效果并不理想。1984年,  相似文献   

2.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些结合部,深入研究这些结合部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已经能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运用间接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文章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货币双稳健”宏观调控思想的确立,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或制度配合为主。  相似文献   

3.
国内宏观调控体系当中,货币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央行干预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是央行开展货币调控的目标,然而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二者之间是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能够顺畅传导到实体经济。本文从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四个方面讨论如何实现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内部交易量呈上升趋势,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制度性的管理监督。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以符合现代金融市场发展需求,采用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手段,通过财政及货币政策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进行良好的指引,其影响有利有弊,金融市场需依据政策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以获得更具活力的金融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紧货币政策"在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不到一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景如何成为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疑问。本文将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进展入手,尝试对从紧货币政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走向做出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特朗普新政"的出台,特朗普政府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大规模发起摩擦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经济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转型时期,内外部经济环境风谲云诡,宏观调控有效性大大减弱。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是最重要的两种调控手段。一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对一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开放下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实践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和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机制,提出了关于金融开放下如何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篆手段,他们之间需要协调的配合以及灵活的运用.并且,这些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为了能够让宏观经济运行平衡,所以现在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注重协同配合,从而形成一种合理政策,以此来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关于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两者既存在统一,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转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变得尖锐,利用宏观行政手段、宏观经济手段以及宏观法律手段对我国的经济管理加以调控和控制,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在稳步中可持续地发展。本文就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的应用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双轨制经济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制度环境,买方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环境,通货紧缩是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基本状态。总的来看,当前宏观经济环境限制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以消除转轨时期相对不稳定的经济体制基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合理选择货币政策及其取向。  相似文献   

11.
金融调控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经济、法律与行政手段,对我国的金融市场进行适度调节,以防止通货膨胀,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际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近年来,国家实施的金融调控政策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即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使人民币汇率达到了合理均衡水平,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但是,受到国际金融形势、内部管控机制、微观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金融调控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基于此,文章将针对金融调控的重要性,围绕金融调控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朋能 《消费导刊》2009,(15):79-7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008年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风暴,党和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及时把"防过热、防通胀"的宏观调控目标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从08年9月起连续降息,通过利率调整来调整宏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向,也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转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农信社的经营取向,在宏观调控工作不可放松的大形势下,对农信社业务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为了抑制通胀预期和对冲市场过多流动性货币做出的决策,主要包括:综合运用利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品牌》2011,(8):5-5
<正>进一步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由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未来仍然需要合理兼顾宏观调控其他目标,特别是要加大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是在要求建立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变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的要求,即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直接调控转向主要依赖经济手段的间接调控。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间接调控的前提,就是及时地、动态地掌握市场经济总体的有关信息。从这个角度看,要想真正实现宏观调控手段的转变,首先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统计监控体系。如果在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微观主体行为已经市场化的背景下还沿用传统的监测体系,或者不及时建立新的监测体系,都必然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开始,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我国的货币政策逐渐有其用武之地,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也是有目共睹,M2/GDP居高不下,货币政策的低效率问题并不是货币供应量的问题,而是货币传导渠道不畅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清太 《商场现代化》2006,(21):186-18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是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两个主要手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并且经过了从货币紧缩到货币扩张的一个完整周期。因此,回顾和总结这一过程的货币政策实践经验,对于我国今后正确运用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政策手段。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践,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机制、政策局限性和政策风险,进而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不同政策组合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孔宪运 《商场现代化》2009,(20):134-135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历史上首次出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手段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作为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加以应对。本文从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正反两方面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提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寻找平衡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各种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当前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些紧缩性调控政策与经济过热之间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文从矛盾产生的根源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机理入手,指出了现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解决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并揭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