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政府支出、财政扩张与货币政策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条件下政府支出扩张对我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出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影响巨大,超过了消费、国际贸易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货币政策效率,除了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独立运作空间之外,还须加强政策协调,完善财政政策调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与沪深股市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沪深股市这一问题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STV、M0、M1、M2之间存在着两个协整关系;RSTV、RM0、RM1、RM2之间存在着三个协整关系。在货币供应量与沪深股市市价总值之间,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沪深股市市价总值,而不是沪深股市市价总值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这些结论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来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我国货币政策当局调控股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货币单一规则和泰勒规则的基础上,在模型中加入资产价格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通胀及资产价格之间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应量与GDP缺口、通胀、房价指数存在负向变动关系,却与股价指数正向相关。增发的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虚拟经济,致使流向实体经济的部分逐步下降,解释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猛增,而实体经济仍固步不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使用时变参数自回归(TVP-VAR)模型,从财政支出视角,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财政属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货币供给量和经济周期影响后,我国财政支出与CPI之间总体上具有正向变动关系;财政支出对CPI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不稳定,但中长期非常显著,具有时变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2010年间的物价上涨具有更浓重的"财政色彩",1998年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对CPI的短期影响较大,而2008年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对CPI的中长期影响更明显;同时,投资性和消费性财政支出对CPI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国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更是一种财政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股票市场对货币供应量关系的作用机理,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有重要影响,股票市场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也有一定影响。货币政策应关注股市价格波动,减少股市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王玉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105-107,150
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我国静态和动态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与收入、利率、汇率、货币化程度、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我国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且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给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重要的课题之一,货币供应量在保持低通胀或无通胀的情况下适度增长,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是各国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利用1996~2013年的年度数据,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ADF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协整检验三者的关系,并建立VEC模型探讨三者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有利于经济增长,并且要防范潜在的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毛彦军  王晓芳 《财贸研究》2012,23(2):100-107
基于由贝叶斯技术估计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识别和分析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均能够产生同向影响,但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明显,仅能解释其不足2%的波动,而对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比较强,长期内可以解释其26%以上的波动;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都不明显,长期内对二者波动的解释能力均低于0.6%。因此,在应对通胀压力时,央行可以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高通胀势头实施积极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面对物价不断上涨,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过多,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作用,但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体系中的流动过剩。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这一热点问题,国家应把防通胀做为当前宏观调控的头等大事,应继续运用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财政手段的作用,控制国内外因素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扬的影响,更好地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0.
徐慧璇  钱哲贤 《现代商业》2014,(24):223-225
本文采用2005年1月到2014年3月上证综指和以及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运用格兰杰检验、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判断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同时分别考察熊市和牛市行情中,股市与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本文认为,整体来看,中国股票价格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相互作用关系。但在牛市行情下,股票价格与M0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熊市行情下,只存在股市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关系。股票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而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货币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及观点,深入分析现代货币数量论及其货币政策,从中发现,西方现代货币主义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货币政策既有影响,也有启示。我国应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现有效的货币供给;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给予财政政策支持与配合;厘清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应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2.
刘蓉  李娜 《财贸经济》2022,43(1):27-43
各国政府均会面临日益频繁出现的社会供需总量有悖于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的诸多问题,为此财政与金融当局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力求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地方政府举债如何避免政策冲突并最大化政策组合效力,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多期债券和举债规则等要素在内的NK-DSGE模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举债的货币效应和传导机制,并探讨其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最佳模式。研究发现:(1)1%的地方政府举债冲击(债券久期=5年)会推动货币乘数上升0.39%,产生货币扩张效应,且债券久期越长,该扩张效应越大;(2)面对实体冲击和金融冲击,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举债采取适度从紧的反向协同配合,能有效抑制其货币扩张效应,更好地实现经济稳定和复苏;(3)对于久期较长的债券,提高地方政府举债规则的风险反应敏感度有利于增进福利。  相似文献   

13.
Marc Lavoie 《Metroeconomica》2006,57(2):165-192
A common view is now pervasive in policy research at universities and central banks, which one could call the New Keynesian consensus, based on an endogenous money supply. This new consensus reproduces received wisdom: in the long run,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leads to higher inflation rates and real interest rates, while more restrictive monetary policy only leads to lower inflation rates. The paper provides a simple four‐quadrant apparatus to represent the above, and it shows that simple modifications to the new consensus model are enough to radically modify received doctrine as to the likely effects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相似文献   

14.
Emerging market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or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due to the possibility of higher earnings and a low level of integration with global equity markets. These high returns often need to be balanced by the high liquidity costs of trading in illiquid emerging markets. Sever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entral bank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market liquidity.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variables on the market and firm level liquidity of eight emerging stock markets of Asia. Using four different (il)liquidity measures and nine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we find that changes in the money supply,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private borrowing significantly affect stock market liquidity. Illiquidity is also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bank rat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and government borrowing. We demonstrate that ‘crowding out’ and ‘cost of funds’ effects exist in these markets. Other major findings are that some markets are more sensitive to local macroeconomic news than world factors, the impact on size based portfolio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instruments used by the central banks and government, the liquidity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affected by changes in any policy variabl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only influenced by monetary policy variables, and the service sector is least affected.  相似文献   

15.
小型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芳  毛彦军 《财贸研究》2011,22(3):95-102,110
在经典的小型开放经济框架内,植入一个现金预留(CIA)模型,研究多重冲击下小型开放经济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问题,结果显示:汇率波动、货币流通速度冲击、财政冲击以及家庭消费冲击等通过成本渠道对物价和产出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在为小型开放经济体制定货币政策时,货币当局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货币政策调控不仅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做出反应,而且对汇率波动和上述冲击也应做出适当的调整。此外,为营造有利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外汇市场应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7.
金融资产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货币与产出、物价的相关性下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逐步降低。因此,本文提出宏观流动性理论,将货币与金融资产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为其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由于融资过程中形成的资金流量与产出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宏观流动性的内涵在于信用扩张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界定了宏观流动性。之后,本文通过对比宏观流动性分析和货币分析框架指出,货币分析是特殊的宏观流动性分析。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宏观流动性分析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比其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响应更为显著,预测方差的分解结果证实贷款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贡献率均远远大于货币供给量的贡献率,故转型期内信贷渠道相对于货币渠道更为有效。因此,为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应同时监控货币和信贷指标,货币政策操作也要以有效调节私人部门的信贷可得量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