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实施推广,提升制度的内在质量、推进经办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运作、加强地方财政的预算管理,已成为制度长效可持续运行的关键.以湖北省为例,本文作者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新农保制度在制度衔接、经办管理及地方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问题,以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县级地方政府补贴、个人账户支付、保障水平以及基金保障增值存在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夯实新农保制度运行基础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位居全国第一,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却不到10%.而部分已实施新农保试点的县市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参保率低、资金筹集不足、支付水平低等问题.河南省要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就需要建立高效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运作机制.本文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供求均衡的角度出发,通过量化计算与分析,提出了河南省未来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营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1986年,我国政府将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列为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各地也纷纷出台一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已有二十余年.但这项制度也存在着一些诸如资金投入不足、保障过低、覆盖不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走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境,要从政策和立法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保定市试点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设计层面与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新农村养老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老有所养"是亿万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自2009年12月开始,中央政府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全国320个县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试点面约占全国11%的县(市)。2010年,新农保的覆盖面又扩展到全国23%的县(市)。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都已在全域实施了新农保,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伽师县和岳普湖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情况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现阶段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的资金压力大、农民参保意识和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对贫困地区“新农保”扶持力度,增强农民参保能力,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个人缴费易出现逆向选择、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低等问题.本文从我国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影响深远,对制度的经办服务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四省市六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案例和农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特征的新农保试点地区服务提供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类别群体对新农保服务的体验情况及参保意愿,本研究在弄清我国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服务提供能力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新农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与政策,试图得出我国新农保服务提供能力的基本判断,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近30年。农村养老保险机制自实施以来,出现过较多问题,在推广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对保险制度依旧存在分歧,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分为两种:一种是新农保,一种是老农保,本文主要对新农保推进情况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金速览     
中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35亿 截至2011年9月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已达1.99亿,其中领取待遇人数5465.32万。再加上地方自行试点,全国已有1730个县区实际开展试点,总参保人数已达到2.35亿,领取待遇人数6694.11万。2011年,国家决定将新农保试点覆盖面扩大到全国60%的地区,并同步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将在2012年实现两项制度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地区养老的主要形式。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制度,新农保制度对农村家庭养老,尤其是对其非常重要的经济供养层面的影响非常值得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实地调研,针对河南省HX市新农保试点县的问卷调查结果,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以稳健回归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制度在农村实施后,子女的经济供养行为发生了变化,新农保对子女的经济供养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分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和实施现状,针对新农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政策理解不到位、保障水平较低、地区差异性较大等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行,对于确保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深化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辽宁省新农保试点的实际,对新农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实施是国家继新农合、新城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惠民政策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举措,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作为县级市的一名参与新农保工作的普通人员,亲历了新农保推进过程,就此谈一下新农保在试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成为降低欠发达地区农民养老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新衣保养老金筹资方式单一、新农保养老保障功能有限、新农保保值增值能力不足、农民参保积极性有所回落”等诸多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从加大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新农保制度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新衣保制度的监管体系、提升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增加新农保基金的投入力度等五个维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茜 《农业经济》2018,(3):80-81
辽宁农村地区逐渐呈现老龄化态势,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成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辽宁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历经旧农保、新农保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几步发展。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保险制度在农村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多年探索,涉及中国九亿农民的礼会养老保险计划终于浮出水面.2009年6月24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起,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标志着我国"新农保"试点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张晨寒  高迪 《南方农村》2011,27(5):23-26
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河南辉县的实地调查资料中显示,即将面临养老问题的中年农民参保意愿强,但投保额低,对新农保的了解度不高;农民缴费忧虑多,对政策的信任度较低,存在投机心理。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实现普惠性;加紧立法,规范制度,增强透明度,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政府信任度。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已成河北省的突出问题,加之家庭趋于小型化,家庭养老的功能大大弱化,农村老年人靠子女养老极不稳定,甚至毫无保障.新农保的试点及推行,为河北的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河北省新农保制度:优化制度设计,提高养老金待遇;完善基金运营机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建立和完善新农保的社会监督体系;加大舆论宣传,增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新农保实施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能否顺利达到政府预定的目标,制度设计非常重要。虽然与老农保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但目前新农保在制度设计上仍具有激励不足的特征,在试点阶段就已经离不开政府的强制推行。为强化推行新农保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的激励功能,采取灵活的参保方式,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