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财务包干,是农垦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10年来,农垦企业财务包干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国家决定“八五”期间对农垦企业继续实行财务包干,并在“七五”期间取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财务包干办法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八五”期间财务包干办法,进一步提高农垦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国家多做贡献。 国营农场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国家计划安排。自1979年国家财政对农垦企业  相似文献   

2.
对农垦企业当前财务工作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讨胡绍森一、实行所得税制下农垦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农垦企业自创建以来,经历了统收统支和财务包干两种财务管理体制。这两种体制在农垦企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发挥过较大的积极作用。特别是1979年以来实行的财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北农垦经济连年盈利,基本经验是什么?概括地说,就是在党中央确定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指引下,结合农垦的实际,对过去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若干改革。 一、改革政企职责不分,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农垦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 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实际也是一项放权措施。当时财务包干办  相似文献   

4.
四、农垦企业会计改革与发展(1979~198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垦系统认真贯彻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其中对会计工作关系最大的是以下几方面:一是贯彻国家对农垦实行的财务包干政策。1979年2月针对农垦系统两个“大锅饭”严重、连年亏损的实际,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关于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的暂行规定》。明确对国营农场和国营农工商联合企业一般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盈利留用、亏损不补的办法”;对橡胶农场和各级农垦部门直属的工厂、供销企业及少数利润…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的农垦企业共有18个农垦场(厂)和4个农工商公司。从1g79年开始国家财政对农垦系统实行财务包干办法,为杭州市农垦企业提供了扭亏增盈、长足发展的条件。杭州市的农垦企业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在实行财务包干中,建立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在经营项目上,改变了过去单一农业生产的格局,走农工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道路。从此全市农垦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提高。到1989年,全市农垦企业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经济》1995,(8):1-13,22
农垦企业财务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农垦企业一直实行财务包干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对农垦企业的财务体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改革的方向是由财务包干体制过渡到实行所得税制。这一改革对农垦企...  相似文献   

7.
华东五省二市的代表曾在今年6月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第四次农垦经济研讨会,就农垦企业如何完善新一轮承包经营责任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完善承包制,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 与会者认为,从实行财务包干、开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推行场长负责制,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华东农垦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1979年批转的《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关于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的暂行规定》到1985年底即届期满。国家对农垦企业本应同其他国营企业一样实行利改税,但考虑到目前全国农垦企业盈利水平仍然很低,许多企业的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经营单一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实行利改税还有许多困难,因此决定在“七五”期间国家对农垦企业继续实行财务包干,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利改税。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年来,广东农垦对计划经济时代的旧体制、旧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到现在进行的所有制改革和创新现代企业制度,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广东农垦集团  相似文献   

10.
农垦企业实行所得税座谈会观点综述陈晓彤1994年7月20日~23日,农业部农垦局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农垦企业实行所得税座谈会。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农业部的有关单位,以及部分垦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主要针对农垦企业是否继续实行财务包干,如何与新的税制...  相似文献   

11.
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各垦区对各农场实行财务包干,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但农场对所属工厂实行财务包干或承包经营,是否可行呢?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好的。 江苏省国营农场1987年比较普遍地对所属工厂实行承包经营或财务包干,1—8月虽然受到原料能源紧张的制约,工业产值仍完成326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工业利润完  相似文献   

12.
农垦系统近年来推行的各种承包制,使农垦经济整体上扭亏为盈,每年盈利都在十个亿以上,承包制的历史作用和丰功伟绩已经载入农垦史册。但是,经济效益是个比较的概念,只有从比较中才能清楚地认识经济效益,一比较,问题就出来了。农垦先后推行财务包干,  相似文献   

13.
国家对国营农场实行财务包干以来,各农场每年从包干结余中提取生产发展基金。许多农场运用这一基金扩大再生产,推动了农垦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实行财物包干十年来的回顾 国家对农垦实行财务包干,是国营农场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企业和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重大调整。财务包干引入风险机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统收统支、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状况,增加了企业扭亏增盈的压力,增强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年来,垦区财务包干大体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了四种方法。第一阶段(1979—1980),开始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全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河北省汉沽农场召开。会议就目前形势下垦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农垦企业深化改革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10年改革,农垦面貌大为改观,进一步发展又面临着许多困难代表们一致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农工商综合经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黑龙江省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企业全部实行场部集中核算,开展了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实行农垦分局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实施了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但是,随着农垦经济体制和市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国家对国营农场实行财务包干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扭转了农垦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农垦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上交国家的利税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农垦企业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垦系统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如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97年,农垦系统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75亿元增加到417亿元,增长553.40%,年递增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3.79%,年递增8%;第二产业增长584.24%,年递增9.7%;第三产业增长1100.61%,年递增13.5%。全系统从1979年扭亏为盈到现在,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491.12亿元,年均  相似文献   

19.
一、全省农垦企业的经营机制及管理体制现状 1.自然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垦企业认真贯彻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实行了财务包干,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办家庭农场,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给农垦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农垦企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多种产业组成的生产经营系统。现有农场124个,分场666个,到1994年末,决算汇总农垦企业户数190个,总人口79.78万人,职工总人数33万人,耕地面积174.7万亩,经济林面积39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5.05万亩,总播种面积11万公顷。粮食作物总产量71万吨,水果总产量7万吨,肉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就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在改革中出现的“合作现象”探讨合作制理论在国营农场深化改革中的生命力。 一、农场改革的步履——双屡经营与合作制 国营农场的改革从1979年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起步,初步解决了企业吃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