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宏观经济层面和货币政策本身以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等微观层面分析,使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包括金融抑制、外汇占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金融机构债券市场和企业短期债券市场、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协调发展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不同经济阶段实行了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和稳定了经济增长。但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节和中介目标的传递,以及使最终目标朝中央银行合意的目标区间移动的有效性程度,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中央银行在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中,货币政策在操作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在商业银行内部受阻,影响了货币政策实际效应的发挥。加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和创新,要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建立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完善和扩大资本市场,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优化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4.
岳忠宪 《商业时代》2006,(22):67-69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正进入一个历史性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应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拓宽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但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不畅,存在着一些障碍性因素和制度性缺陷。本文认为,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在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机制间接化改革的进程中,应尽快建立起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货币政策运作框架。  相似文献   

5.
目前,金融创新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也给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科学制订与实施带来挑战。应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创新机制和动态自我调整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央银行地位,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以提高政策操作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于实体经济.本文阐述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以及信用传导渠道的主要理论,指出我国三种非信用传导渠道因缺乏市场机制和微观基础发挥作用受限,在目前以间接金融为主,银行金融中介作为金融体系主体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是各国中央银行及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也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货币政策对信贷渠道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目前我国货币渠道在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中是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场经济的取向和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和健全了中国间接型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1998年以来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实施却存在着实际上的机制紧缩,突出地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持续下降,贷款增幅趋缓,中央银行资产增加不多.这种货币政策的机制紧缩效应既与银行体系关系重大,与股票市场的关联也在增强.中央银行要进一步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调整改革思路,加快商业银行改革,关注股票市场发展,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的覆盖面,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在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和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的重要性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思想倾向影响着中央银行的货币决策,以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因素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周锴 《华商》2008,(3):28-28
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从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九十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2.
孙明珠 《商》2014,(11):164-16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政策手段作用于机制内的经济变量和主体而期望达到最终经济目标的过程。而货币政策的传导会随着经济与资本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而变的愈加复杂。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崛起,并逐渐成长为我国最大的资本市场,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分析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货币政策,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执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的发展,即“双重目标论”。对此,我谈点看法,求教于诸位。  相似文献   

14.
李惠子 《现代商业》2012,(24):45-4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也可以说是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和发生效应的过程。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是各国中央银行力求实现的目标,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活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末,我国金融市场上诞生了货币市场基金这一投资新品种.它的产生直接导致金融结构中主体地位的调整和行为的变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本文从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诞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正负效应探寻开始,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现状及其原因,研究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传导功效原理,讨论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后货币政策提高传导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庭昆 《中国市场》2010,(39):54-55
从货币政策的实施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其间有一时间相对较长而又十分关键的过程,那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完整的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乎了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和效率高低。1993—1996年我国央行所采取的双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这也是我国中央银行首次成功地运用货币政策。然而,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效果不明显,到了2006年下半年,央行开始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但是效果仍然不十分显著。造成货币政策低效有多方原因,深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内,货币政策低效是由我国利率弹性的缺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借助一系列中间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至今,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货币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财富传导渠道、中央银行信息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8.
章从货币供给机制角度提出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加强、外生性在削弱的观点。指出内生性的加强意味着央行控制货币供给能力的弱化,加上我国中央银行缺乏市场经济下货币供给调控的经验和手段,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效应低下的局面,提出要树立中央银行的权威;不断完善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营造良好的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加强财政政策的配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我国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等。具体分析发现,我国近十年主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总体上可以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但对其他因素(如流动性、外汇占款过大等)来说,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效果减弱。另外,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中的时滞效应也使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及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贾晓萌 《中国市场》2014,(31):121-122
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是关于货币政策作用过程和渠道及其作用程度和效果的重要问题,涉及经济金融的多个方面。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款货币银行扮演着上承中央银行、下向企业和居民传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并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研究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有效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