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制度建设与政策调整的关系 当前,对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与政策调整的关系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不赞成运用政策调整手段。我认为,以法律、法规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和在法律框架下的政策调整,都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建设资本市场也必须注重协调制度建设与政策调整的关系。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靠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依据《公司法》,建立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要依据《证券法》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制度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要规范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就必须正本清源,从制度的改造和建设着手,如对证券市场功能进行重新开发和合理定位、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造、逐步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的市场化、转变政府职能,按市场化原则监管市场、完善市场法制,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执法力度,弘扬市场文化和道德规范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现实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必须以信息披露为前提。《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已经将市场约束作为国际银行业协调监管的重要支柱。我国市场约束力量在整个银行业监管中的贡献力量较为薄弱,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及要求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完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市场约束制度,强化相关奖惩机制,是我国银行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香港金融管理局实施的风险为本监管制度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监管制度之一.为实现对银行业的监管目标,香港金管局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特色,不断改进监管程序,及时调整对银行业的监管模式.香港金管局对银行业的监管经历了规例主导监管、资本为本监管和风险为本监管三个阶段,实现了从硬性到互动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成熟的资本市场,公司上市退市都是常态。本文比较了国内外典型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标准、退市流程和退市配套机制,发现我国仍存在退市程序难以严格执行、市场无法自行优胜劣汰、规避退市有较大操作空间、投资者保护相对不足等问题。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现状,建议从优化强制退市标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强化退市监管力度、拓宽投资者权益保护渠道等方面出发,不断健全退市机制。  相似文献   

6.
姜国庆 《新金融》1995,(11):25-27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要保证贷款经营规范,贷款质量优化,首要的任务是制定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可操作的贷款制度,这是业务运行的基础。本文就商业银行贷款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基本内容作一探讨。 一、贷款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贷款制度是商业银行为承办贷款业务而制定的各项章则办法,是指导业务的尺度,也是规范运作的镜子。因此,贷款制度应具有合法性、严密性、可操作性的特征,这是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1、制度的合法性 贷款制度的合法性,是指制度的内容要符合本国的法律和法规。商业银行虽然实行自主经营,但必须依法开展业务活动,还必须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在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指导下组织贷款经营。由此,商业银行贷款制度的全部内容必须合法合规。  相似文献   

7.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是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防止风险蔓延、提高保险市场效率的客观需要.建立保险公司市场退出制度,应把握依法退出原则、准市场化原则、协调配合原则、风险最小化原则,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完善市场退出的保障制度.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理想模式选择,要充分考虑具体退出的处置方式、程序,保监会在保险公司市场退出制度中的地位,明确其对整个退出过程的监管方法和监管重点.  相似文献   

8.
重塑我国资本市场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然而,我国现有资本市场却难以担当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如存在资本市场规模偏小、结构畸形、监管不力、投资理念不正确等缺陷。因此,要从观念革新、制度创新、市场重整、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重塑我国资本市场,使之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迁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监管当局开始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分银行体制商业化转型初期、市场化银行体制形成时期、银行体系日益国际化时期三个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性考察,全面评估不同时期资本监管的效果。本文认为,国有银行改革、银行体系开放、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为资本监管制度变迁注入的动力,决定了资本监管制度演进的方向;资本监管制度的变革既反映监管当局风险监管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监管当局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推动银行业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多目标同时实现所做的持续努力和必要妥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日益发展壮大,债券发行数量和品种大幅增加,债券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有力助推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但中美债券市场制度的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债券市场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做市商制度发挥不充分、债券市场监管权力分割、信息披露制度执行不力、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通过完善做市商准入与考评体系、重塑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资本市场多维度结构所呈现出的特征,得到资金风险偏好与资产实际风险、资产价格与内在风险、资金供需结构三个维度均存在一定程度错配的结论。文章挖掘了三个维度错配背后的成因,并对比了美国、日本资本市场发展历史,发现在狭义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资产管理市场的产品运作与考核机制以及财富管理市场的销售模式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整体结构改善需要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五个目标为出发点,从顶层的法律、监管体制入手,自上而下进行有目标、有逻辑、有顺序的改革。改革的思路也应该从“打补丁式完善”转向“根本性重塑”。  相似文献   

12.
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机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行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的第三次改革。从审核制到注册制应有一个过渡期,应分步实施。新《证券法》的进步表现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扩大证券范围,完善投资者保护、强化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新《证券法》的出台和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is intended to serve as a survey of techniques of risk based capital allocation for (aggregated) insurance and/or financial positions. The starting point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isk based capital for the aggregated position, which in turn requires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existing risk exposure and as well the risk measure used. After this the basic capital allocation procedures (absolute, incremental and marginal capital allocation) are explained. A discussion of postulates for a reasonable absolute capital allocation follows. Especially the axioms of coherent capital allocation developed by Denault are treated. Then central principles of capital allocation (proportional capital allocation, covariance principle, conditional expected value principle, conditional value-at-risk principle, Euler-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especially regarding coherence. Finally firm value based approaches and as well game theoretic approaches are mentioned.  相似文献   

15.
吴晶妹 《征信》2020,38(4):1-5
新阶段、新起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方向和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基于四个方面的认识:信用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新要素;信用资本由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三维”构成,信用建设需要社会共治;信用资本需要监管和宏观调控;信用资本价值实现需要市场与公共服务体系。面临新任务、新目标,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难题之一是资金的短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引入市场手段作为政府投入的必要补充。一方面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缺口,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的资金等待合理的配置,然而由于没有规范的退出机制,保险资金想要大规模地介入保障房建设还有待时日。文章从保障性住房和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现状入手,从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保险资金的良性循环两个方面说明建立保险资金介入保障房建设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并按其退出原因分为常态退出和非常态退出,具体分析了融资资金权益转让、资产证券化和政府回购三种退出方式。建立有效的保险资金退出机制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健全险资退出的法律体系及配套制度;建立和完善险资企业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危机状态下政府应急预案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融资现状、融资效率和融资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涛 《金融论坛》2004,9(5):3-9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融资及融资效率问题.目前,西部开发的融资现状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且效率低下.产生这种现象既有主观和客观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为有效解决西部融资及其效率问题,作者从融资角度建议构建高效的西部融资体系,包括:构建西部有效的具有市场引导作用的政府资本融资体系;全方位的间接融资的货币市场融资政策体系;灵活多样的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制度灵活且投资回报率高的民间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强有力的国外资本市场融资体系.通过构建高效的资本融资体系,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大场内、小场外”的结构失衡,制约了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不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及投资者保护。从成熟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看,投资银行在场外市场中发挥核心“交易商”功能,离不开场外机构间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场外机构间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在顶层设计、市场创新培育机制、特色化业务模式、市场基础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市场功能发挥。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场外机构间证券市场发展,本文从规范和引导证券公司合理创新、深化场外市场层次、完善场外机构间证券市场基础设施、明确场外机构间证券市场管理和组织者角色和定位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注册会计师吹哨人制度的构建是吹哨人制度在资本市场的应用,也是及时发现、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途径。英美两国均已通过成文法的形式确立了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证券监管领域吹哨人制度,但两者在吹哨义务人范围、吹哨事项、通报程序等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针对国内相关法制缺失的现状,可借鉴美英经验,通过主体、对象、事项、程序、保护、奖励、惩罚等七个方面建立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吹哨人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本市场历经近20年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资本市场重股市轻债市发展的跛脚现象也愈加明显。本文认为,应同时注重债市与股市的齐头并进,以增强我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债市发展首先是要梳理并重视债市的制度建设,其次是要将债市发展作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一环来抓,使之真正发挥起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此外,要同时研究债券市场自身建设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统一标准和协同监管问题,对内对外的进一步改革开放问题,等等。而在这一建设进程中,更要积极推进并认真落实我国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连问题,惟此才能使形成的利率较真实地反映市场实际供需,进而彻底改变目前银行间市场的卖方市场特色和交易所市场的买方市场特色,最终为形成更贴近市场的可供参考的中国收益率曲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