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会计舞弊行为不仅有损于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也会对稳健运行的经济市场产生极大干扰,防范和治理会计舞弊行为,应成为每个会计岗位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针对事业单位的会计舞弊行为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舞弊行为出现的成因,继而深入探讨治理事业单位会计舞弊行为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希望以此能够遏制事业单位的会计舞弊现象,更好改善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瑞泉 《时代经贸》2014,(6):113-113,115
本文首先从窃取财物舞弊、窃取现金舞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舞弊等三个方面对消防部队会计账务舞弊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消防部队审计查证舞弊行为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洁美 《经济师》2013,(11):87-88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会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也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面对虚构业务内容、制造虚假余额、虚报损失等多种多样的会计舞弊行为以及多样化、复杂化、诡秘化的舞弊手段,审计质量必须进一步提高,最大化地规避审计风险,找到破解会计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文章从会计舞弊行为的成因入手,就如何应对提出了具体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国经济领域里的舞弊现象越发猖獗和国际化,一些国家因此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1995年美国注册舞弊检查联合会的报告估计舞弊和财务操纵每年要使美国经济耗费4000亿美元,注册会计师联合保险公司估计舞弊每年递增15%。与此同时,随着财务结构的复杂性和商业竞争激烈性与日俱增,会计舞弊行为变得越来越难以发现,成为严重制约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一、会计舞弊的定义美国《国家审计准则第82号通知》对舞弊的定义是:为了得到他人的信任,故意歪曲事实真相,并且明知是违法的或者是错误的行为,舞弊者因此行为获得利益,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框架效应和锚定心理等行为特质,分析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决策过程,并从行为主体心理视角探讨会计舞弊行为的管控策略,基于行为主体自身、企业制度安排和会计监管机构的监督等方面构建会计舞弊监管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硬”机制和“软”约束,更好地发挥会计舞弊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进东  田雪峰 《经济师》2004,(7):268-268
文章分析了会计舞弊的现状及其行为动机 ,指出会计舞弊的危害 ,探讨解决我国会计监督弱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许慧 《时代经贸》2007,5(10X):129-130,13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案时有发生,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然不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内因与外因,针对其会计舞弊的主要方式——现金、收入确认、关联方交易和会计政策变更等舞弊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定期轮岗,可以强化复核、核对机制 复核、核对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贯穿于整个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和纠正已完成的会计业务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持会计资料的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会计舞弊是会计领域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其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探讨会计舞弊的成因并提出防范会计舞弊的对策,有效减少乃至制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对减少、杜绝会计舞弊、维护我国经济的正常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会计舞弊的定义及危害 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根据舞弊层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非管理舞弊(Employcc fraud)和管理舞弊(Management fraud)。非管理舞弊是公司内部的雇员以欺骗性的手段不正当地获取组织的钱财或其他财产的行为。管理舞弊是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目的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通过公布的误导性或严重扭曲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频繁舞弊的症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以增发新股为目的的财务舞弊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股东不仅是舞弊收益的获得者,而且还是舞弊通道的制造者,而大股东的存在又是股票流通性不够的结果。因此,非流通股的存在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2.
Unethical behavior has been found in numerous experiments, yet mainl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use of student participants is potentially problematic for generalizability and the result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paper, I report on an experiment with potential dishonesty. The experiment was completed by a representative non-student sample and a student s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eating does exist, but also that students cheat systematically more. This suggests that focusing on students as participants tends to over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cheating. I further find that age is an important explanation for this difference in dishonesty. The older the participants are, the less they cheat.  相似文献   

13.
朱星文 《当代财经》2005,(9):106-111
传统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都特别强调了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的突出地位,因而有了原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规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及安然等财务欺诈案件后美国目标(实际是概念)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说法。通过对现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反思,我们认为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不应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或基础,而是会计准则结构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本文中,我们对其各自的含义界定和功能定位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建立我国的会计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影响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原因。笔者论述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问题:将事业单位会计改变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的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单独制定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增加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集中采购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规定、将现行的净资产会计要素分为基金和结余两个会计要素等。  相似文献   

15.
有效会计监管的均衡模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会计欺诈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 ,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对其求解发现 ,会计规则执行者的违规程度与惩罚力度、执行者的贴现因子以及政府的监管概率成反比 ;而政府的会计监管力度与惩罚力度、执行者贴现因子的平方以及政府的监管成本成反比。政府的最优事后会计监管的合适目标并不是要杜绝会计规则执行者的会计欺诈行为 ,而是将部分会计规则执行者的会计欺诈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最优的会计监管对于控制很看中当期收益的会计规则执行者的会计欺诈行为来说无能为力 ,控制这类会计欺诈行为的唯一措施在于提高会计监管的时效性 ;有效会计监管需要额外成本 ;并且有效会计监管实施的基本条件存在优先次序 :首先区分不同类型的会计规则执行者 ,其次区分会计规则执行者所承担的他们真正能够感知的违规处罚 ,然后才是选择最优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Cheating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many countries. The cheater gets higher marks than deserved, thus reducing the efficiency of a country's educational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did not ask if and how often the student had cheated, but rather what the student's opinion was about a cheating situation. They investigated whether attitudes differ among students in Russia, the Netherlands, Israel,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nclude that attitudes toward cheating differ considerably between these countries. They offer various explanations of this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hey find that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cheating depends on the student's educational level (high school,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Finally, they show that the data from the sample can be aggregated in a natural and elegant way, and they suggest a tolerance-of-cheating index for each country.  相似文献   

17.
时军 《经济与管理》2008,22(5):70-74
中国与国际会计确认与计量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坚持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有效实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选择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诚信建设由来已久,而随着全球若干公司的会计丑闻爆发,会计诚信建设倍受关注。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诚信进行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博弈涉及到两方面的主体: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会计信息提供者可以采取诚信或不诚信的策略;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采取相信或不相信其会计信息的策略。以政府监督部门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代表,给定上市公司失信的概率和政府部门监督的概率,建立了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督部门的混合策略博弈矩阵,通过分析,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诚信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顺香  程德兴 《时代经贸》2007,5(4X):121-122,124
为规范石油天然气行业特殊的交易或事项,美国等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发布了专门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或采掘业会计准则。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一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对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财务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规范。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油气新准则与美国FASB制定的相关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IFRS6)的差异,认为我国油气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美国相关准则的趋同,但与IFRS6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  相似文献   

20.
Directors’ personal attribute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We study whether directors’ accounting expertise affects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investigate dividend in specific. We construct a dataset of audit committee directors’ accounting expertise for Standard & Poor 500 firms from 2005 to 2012. We first verify directors’ monitoring roles by showing that firms with accounting expert sitting on their audit committees demonstrate stronger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our main tests, we find that these firms maintain lower dividend payment level, which are less sensitive to earnings volatility. This suggests directors’ advisory roles in financial policy. We further show that our accounting expertise cannot be subsumed by management ability. In additional test, we further examine the baseline results conditional on analyst forecast error.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directors’ professional expertise in fulfilling their governance ro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