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反倾销:中国深受其害 反倾销是WTO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国际贸易理论,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会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反倾销本身无可厚非。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滥用反倾销,即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反倾销立案数量呈增长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运用反倾销手段。  相似文献   

2.
国际反倾销法的理论目标与现实冲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法不仅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而且成为世界各国国内反倾销立法的基础,对世界各国审理反倾销案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世贸组织所承认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倾销已有被滥用趋势,种种现象表明国际反倾销法的理论目标与现实间存在着严重的背离和冲突。  相似文献   

3.
金永军 《国际市场》2001,(12):46-47
反倾销法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反倾销措施被滥用的事实.特别是随着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关税逐步减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西方发达国家滥用受WTO认同的反倾销这一非关税壁垒措施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欧共体、加拿大、澳大利亚是对别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和欧共体,如仅在1999年1月至1999年11月不到一年时间,欧盟就发动了12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美国在1998年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为2起,而仅在1999年就对中国发动了8起的反倾销调查.然而,据WTO最新统计,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的绝对胜诉率(无税结案)只有35.7%.不可否认,这与中国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企业不积极应诉、出口秩序混乱等有一定的联系,但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强烈的欧美反倾销条例也是造成中国应诉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就以欧美反倾销法及实践为基础,探讨欧美国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贸易中,国外频频对中国企业启动反倾销程序,滥用反倾销措施,特别是其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的运用,与WTO基本原则不相容,使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作为WTO成员,在应对国外对华不公平的反倾销制度时,除了企业应有一个积极的姿态外,中国政府应充分利用WTO这一平台,力争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将国外的反倾销壁垒降到最低限度,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日益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在整个世界经济良性运行的过程中,也充斥着一些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倾销即为其中典型一例。所谓倾销,是指一国的商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或低于其在某第三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虽然倾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增进进口国消费的福利,促进进口国生产的竞争,但从长远来看,其危害十分严重;倾销将挤占进口国、出口国甚至第三国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有时低价倾销还以牺牲出口国消费的利益为代价。鉴于上述原因,世界各国及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己任的GATT、WTO,纷纷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反倾销的各种措施,反倾销法得以产生。所谓反倾销法,是指为了维护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而对出口贸易中的倾销行为进行限制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0世纪初期,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陆续制定,颁布了各自的反倾销法,但由于当时关税壁垒普遍存在,倾销对进出口国的消极影响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反倾销法的作用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占元 《商业研究》2003,(20):141-143
近年来 ,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指控日益增多 ,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反倾浪潮中最大的受害者。在国际贸易中对华反倾销存在着明显的不公正性 ,这与反倾销被滥用而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及我国企业不积极应诉有直接关系。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WTO后的有利条件 ,行使WTO赋予每一个成员国的合法权益 ,有重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反击措施 ,积极应诉 ,以彻底改变我国在双边贸易纠纷中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日益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限制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开始从规则内部寻找贸易保护新策略,反倾销措施应运而生。许多国家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反倾销滥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加入WTO后,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起诉,从最初的保持沉默到如今的积极应诉,中国企业表现得越来越成熟,而目前中国应诉反倾销来存在着各种法规、会计准则等的限制,本文对反倾销行为进行经济分析,并阐述中国应诉反倾销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陈璞 《市场周刊》2004,(7):72-75
倾销认定是反倾销法实体规则的一个重要问题。反倾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抵制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又具有贸易保护功能。反倾销法中对倾销认定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导致了反倾销拥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使得反倾销的贸易保护功能能够轻而易举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早的反倾销立法-1916年反倾销法因其浓厚的反托拉斯色彩而不被熟知。近期WTO对该法违反WTO反倾销规则的裁定,涉及一个重要议题-反倾销法与竞争法的关系。本文从该案入手,以美国1916年反倾销法为范例,从国内法与国际贸易法律框架两个层面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盛行的几种主要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反倾销在WTO体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根据多哈《部长宣言》授权,各方应当在维持其基本概念、原则和有效性以及WTO现有制度和目标的基础上,“解释和澄清”《反倾销协定》相关条款。基于此,各方展开了激烈的谈判和争论。其中,以“反倾销之友”为代表的一方力主大力改革《反倾销协定》,限制反倾销滥用。而美国则要求谈判不得损害反倾销法的力度和有效性,同时力倡提高反倾销规则和实践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1.
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燕 《商业研究》2002,(10):122-124
制定明确的反倾销规则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热点问题之一。反倾销法本来是用于防范外国公司以掠夺性价格进行倾销 ,但却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被许多国家滥用。中国是世界上反倾销指控的最大受害国 ,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 ,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倾销与反倾销是现在国际贸易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WTO和各国对其予以法律规范也已有数十年历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反倾销法体系。不过,稍留心便会发现,现行反倾销的国际法与国内法都限于调整货物贸易领域,而不涉及服务贸易,这似乎与国际社会对服务贸易的关注程度的发展并不吻合。这是服务贸易的特殊性所致,还是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目前发展阶段的局限,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许林芬 《市场论坛》2004,(10):37-38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当代欧美反倾销法已成为欧美等西方国家限制进口、设置贸易障碍的主要法律手段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欧美的反倾销法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规定,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制裁的措施更严厉;其二,欧美反倾销法有的规定模糊不清,有的内容抽象笼统,增加了操作时的随意性.中国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应调整政策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当代欧美反倾销法已成为欧美等西方国家限制进口、设置贸易障碍的主要法律手段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欧美的反倾销法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规定,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制裁的措施更严厉:其二,欧美反倾销法有的规定模糊不清,有的内容抽象笼统,增加了操作时的随意性。中国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应调整政策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二)反倾销程序 美国反倾销法的程序是一项行政程序。根据国会的授权反倾销法由政府部门,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执行。反倾销法的一般程序如下: 1.起诉 一般由同类产品的生产商,代表同类产品的工会组织或代表生产或批发同类产品的贸易或商业组织的成员起诉。起诉必须同时向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起诉时要提供详细资料说明低于公平价格销售的价格差异和国内工业受损害的程度。在提出反倾销书面起诉二十天内商务部作出是否接受起诉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宝淇 《商》2014,(35):235-235
近年来国际贸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中国也成为反倾销的最大目标国。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至今仍未被认可,在众多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问题是中国企业和产品遭受不公正待遇重要原因,它使得反倾销主管机构可以轻易裁定我国产品存在倾销,已经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困扰着我国的出口企业。本文主要围绕着欧盟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研究,讨论欧盟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待遇,然后探究其合法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对该规则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程卫东  雷京 《国际贸易》2001,(12):35-39
自1904年加拿大在《海关关税法》中首次规定反倾销法内容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内法中规定了反倾销的有关规则.但长期以来,特别是1968年第一个《反倾销守则》通过之前,各国反倾销法在体制、结构、原则和具体规则方面差异很大,甚至对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这一基本问题上都存在差异.虽然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将反倾销纳入国际协定中以期逐渐统一反倾销法问题,但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过于简单,对反倾销的诸多基本问题,如倾销和损害的确定以及反倾销法的合理使用界线问题未作规定,加上"祖父条款"之规定,各国在关税大幅减让的情况下,滥用反倾销法的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WTO、美国、欧盟、中国反倾销法差异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TO及世界各国反倾销法在对倾销和损害的认定、反倾销的程序和措施等原则问题上基本一致 ,但在以“替代国”价格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问题、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出口商替进口商交纳反倾销税的作弊行为的制裁、反规避的措施和对中止反倾销调查的态度、做法等问题上 ,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了解这些有助于完善我国反倾销法以及更好地应对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法的生命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倾销法沦为贸易保护工具的现实,与反倾销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背道而驰,对国际贸易秩序和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和结束后,关于反倾销法的存废问题,已成为学界激烈争论的话题。反倾销法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其生命力的源泉何在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际社会各主权国家切身利益的需要、反倾销法近百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特别是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反倾销法所存在的贸易保护问题的缺陷,使其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应该注意到,由于反倾销法本身理论基础的缺欠,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远景、国家概念的谈化、人类整体利益的凸现,将成为影响反倾销法生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林善炜 《海峡经贸》2001,(11):40-42
作为WTO允许的三大贸易补救措施之一,反倾销是当前世界各国最普遍采用的规范贸易秩序、抵制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但反倾销也逐步被许多国家滥用成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加入WTO,面临来势凶猛的国外对华反倾销,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合力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