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汉生 《财政》1991,(9):51-52
我国不仅中央直辖市和省会中心城市下设城区政权和城区财政,许多省辖市中等城市也下设有城区政权和城区财政。城区财政已构成我国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城区财政建立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经济的基础之上,城市经济资金、技术密集,劳动生产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产品深加工、高增值,财源比较丰厚,财政收入一般超过支出较多,收入上交比例较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区财政又是城市财政系统的基层财政,是城区基层政权行使其职能的财力保证,它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形势中,财政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加强宏观定位,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拉动区域性经济增长是财政部门的职责。质量财政问题是继大财政、强财政,运筹财政探索、建设之后,针对财政工作的效率、效果提出的又一项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谷元新 《广东财政》2001,(10):24-25
尽管这几年,国家强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财政部要求全国各地财政部门必须依法理财,但从目前财政法制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看,其在依法理财中的作用仍是十分有限的,受到来自行政、部门领导等各方面的阻力。很多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财政法制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依法理财放在嘴上,在实际工作中却抛在脑后。例如:按照《预算法》的规定,预算报告经人大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各级政府未经依法批准不能擅自变更预算。实际中,在预算之外,领导随意批条子、追加资金的事情司空见惯,人大代表并不清楚财政资金真正怎么使用,也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加之财政部门掌管着财权,有求于财政部门的单位很多,出现问题靠行政手段、财权就可以解决,建章立制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因而认为财政法制工作是可有可无的。受这种思想影响,财政法制工作在很多财政部门中属于可要可不要的状况,地方以下这种状况更为明显。比如很多地市财政部门连财政法制的工作机构都不设立,也不安排专职人员做这项工作。自然财政法制工作无人管无人问。可以说,目前我国很多地方财政部门对财政法制工作在财政工作中的作用、它与整个财政工作的关系仍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4.
县乡两级财政是国家的基层财政,肩负着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造福一方人民的重任,同时对国家宏观调控,振兴经济起着奠基石的重要作用。一个地方的经济财政状况如何,不仅与该地区的资源、财源有关,还与当地不同时期的县乡财政体制密切相关,在此浅谈一下我对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论财政属性     
正确认识财政属性,是揭示财政本质的逻辑前提,财政既属于经济基础,又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共同载体,同时也是“经济与政治”的共同载体。在研究财政属性过程中,还必须结合财政分配活动的范围和方式,研究财政的自身属性。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的中国财政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向新世纪中国财政改革的深化,必须遵循依靠改革推动、突出科技驱动、坚持内需启动、强化管理带动、注重外向联动的改革思路;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清财政职能边界,解决财政活动范围错位、财政职责范围越位、财政管理范围缺位的问题,尽快完成财政体制转轨、机制易轨、政策接轨、分配并轨;必须树立政府理财的发展观,在结构调整、财政体系、投资机制、财政后备制度等方面努力实现财政体制、模式、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县乡是民生之地,处于安民富民的前沿,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这在历届党和政府的正式文件和报告中是极为少见的,也充分说明壮大县(乡)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鲁昕 《辽宁财税》2002,(12):18-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20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具体目标及各项任务,按照省委办公厅要求,我们在准确把握财政职能定位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确保全省小康目标实现的财政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区财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税机构及国库设置不配套;税收工作协调难度大、成本高;市、区两级政府事权执行不到位;市与城区两级收入级次之争连年不断;财政管理方法改革滞后。为建立新型的城区财政,必须健全和完善城区税务、国库机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城区财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切实抓好城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三个“法定增长”之一,财政支农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多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保证了支农支出按法定增长,有效地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但是,在支农资金的分配、拨转,使用等环节也存在一些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损害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因此,随着形势的发展,县级财政的支农工作方法有必要加以改进。对此,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与广大财政工作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中西财政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财政理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既有共性,又相区别,即都以国家或政府为财政主体,而财政客体、财政形式、财政目的、各有侧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财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财政职能决定于财政存在的依据,同时又规定着财政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相似文献   

12.
常昱矗 《财政》1991,(9):46-49
“八五”时期财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设想。“八五”时期要继续进行治理整顿,完成“七五”时期留下来的某些任务,根据匠需要和现实条件的可能,不断深化改革,克服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为“九五”时期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财政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展财政的职能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双增双节”工作,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培植新的财源,开辟生财之道,促进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努力促进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继续完善现行的企业承包办法和财税体制;积极参与价格体系、外贸体制、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住房制度等项改革,控制并减少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加强财政法制化建设、健全必要的财政税收、财务法规,严格依法纳税,逐步使预算收支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3.
建立我国地方效益财政初探胡俊生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保住了地方1993年的基数,从存量上看,地方自主财力并未减少。但从支出的角度看,由于工资支出大幅度增长,房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出台,导致地方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这样,一方面财力增量部分逐步...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发挥财政的职能与作用李光珍财政是各国政府用以干预市场经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最基本手段。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外国经验,正确认识和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对...  相似文献   

15.
曲伟 《财政》1991,(5):27-28
最近,黑龙江省财政厅提出了“八五”期间支持县级财政发展的总目标,即建设4个亿元县、6个8000万元县和12个5000万元县,的商掉11个财政补贴 收入不抵支的帽子,所有补贴县收入自给水平要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由目前的75%左右提高到85%以上)。同时,在总体上要做到县级财政收入增长略高于全省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要明显优化,财政字要基本消除,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提出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财政》1991,(9):9-10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于7月24日至8月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国务院领导最近对财政经济工作的指标精神,检查上半年财政计划执行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拟定增收节支措施,部署下半年的工作。同时,在回顾总结十年来财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深化改革,振兴财政,逐步从根本上摆脱财政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两税法的财政改革及其对唐中,后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两税法的财政改革及其对唐中、后期经济的影响王复华一、两税法创制的时代背景唐初,高祖李渊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制定了租庸调法,又经太宗李世民的整顿,到玄宗开元、天宝间,前后共120多年一直使用不变。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经济稳步上升,户口逐年增加,财政赋税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财政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3%左右,工业经济效益在2000年明显提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过4000亿元,增长率大约为7%。农业虽然受灾较重,但粮食产量仍然达到4.5亿吨,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增长6.8%,国家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全年财政收入增收2900亿元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得到相应改善。预计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8.2%,增长率提高1.8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人均纯收入增长4%,增长率提高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理念,即理性概念,常指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我地应用判断、推理等手段的理性思考。为此,要做好当前的财政工作,应树立“六大财政理念”。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财政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敢于改革创新,财政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九五”时期,围绕我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深入地进行了各项财政改革,财政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