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五”时期,中内银行一方面努力调控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继续推进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货币政策决策逐步合理化,政策执行日趋独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凸现出开放经济和大国经济特征,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现行“实际盯住”汇率制度的制约和局限。为了充分发挥宏观金融调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提出借鉴智利经验,采取逐步放宽波动幅度到最终完全自由浮动的方式改革我国的汇率制度,使汇率制度与我国金融调控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3.
我国迄今已有的金融制度变迁就其特征而言是一场强制性、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它倚赖并滞后于经济制度变迁。基于此我目前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具备了市场金融制度的外壳,如果从制度效率角度观察,现行的金融制度已处于一种典型的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稀状态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制度创新是我国“十五”时期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从总体上讲,“十五”时期的金融制度创新应紧紧围绕着发展这一主题,以制度的市场化为导向,以制度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金融制度的全方位改革与发展,创新的范围涵盖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制度创新、金融调控制度创新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宏观金融分层调控的依据及其划分宏观金融调控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构成要素,其模式和框架的选择不能偏离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总量上的基本平衡和结构上的基本协调,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宏观金融调控必须坚持统一性。但是,我国又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地区条件差异很大,宏观金融的调控就必然具有层次性,实行分层次的调控管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金融改革的深入进行,各家银行已经充分意识到竞争的严峻性、现代科技的重要性、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必然性以及我国加人WTO后面临的国际银行介入所带来的挑战,各家银行开始运用现代化设备全方位武装自己,加强各行之间的互联、互动,以增强自身、整体的竞争力。我国的金融电子化事业经过“六五”期间的准备、“七五”时期的基础建设、“八五”时期的规模建设和“九五”时期的加速发展,金融电子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宏观金融传导机制与宏观金融调控机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国目前并不完全具备西方金融传导机制所需的市场条件,为了实现政府的货币政策意图,需要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宏观金融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融政策已成为我国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从2003年“121文件”开始,国家出台了一些重要的文件,金融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然而,金融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主要宏观变量,与房地产市场微观运行机制间在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和作用效应等方面存在着冲突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央行要提高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就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大力发展货币市场是我国央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前提。要使宏观金融调控取得成效,就要注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这是央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关键;就要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这是检验央行金融宏观调控成功与否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杨洋  尹霞 《西南金融》2003,(1):50-52
加入WTO使我国宏观经济处于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我国的金融调控面临新的形势。金融调控的主体-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的载体-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以及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都将受到深刻影响。为此,我国必须采取积极对策,“三管齐下”,提高金融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九五”时期工作规划(草案)》,“九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将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货币调控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支付清算体系。人民银行的科技工作是中央银行业务的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适应金融体制改革要求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九五”科技发展和电子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标是:加快全国金融数据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不同经济金融冲击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相关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实比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在应对金融冲击时的稳定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这说明宏观审慎政策确实是通过金融稳定渠道发挥作用的,从而与货币政策侧重实体经济(产出和通胀)的稳定效应形成了有效互补;三是不论是在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还是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双支柱”调控框架都较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这说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不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而改变,在具体的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住宅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得以确立,住宅产业发展得益于宏观面、居民收入提高、住宅金融发展等因素,住宅产业发展中亦存在着房价过高、二级市场不健全、房地产金融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展望21世纪的住宅产业可以发现,住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开展资本运营乃大势所趋,妥善处置积压商品 将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马勇  付莉 《金融研究》2020,482(8):1-17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不同经济金融冲击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相关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实比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在应对金融冲击时的稳定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这说明宏观审慎政策确实是通过金融稳定渠道发挥作用的,从而与货币政策侧重实体经济(产出和通胀)的稳定效应形成了有效互补;三是不论是在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还是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双支柱”调控框架都较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这说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不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而改变,在具体的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九五”期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其经验有必要作总结,作者从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宏观调控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体制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房地产金融证券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进入“九五”以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住宅建设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按照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划,“九五”期间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将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5、5%.以至2010年的更高水平,这个目标展示了房地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房地产业,特别是对房地产金融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一直受到各国政策当局的更替使用,“谁主谁次”的争论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宏观政策主导下的经济波动大相径庭,尤其对于金融摩擦日益明显、金融制度逐步改革的我国而言,选择合适的宏观主导政策,对推进经济增长、化解金融市场风险堆积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构建了包含金融因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DSGE模型,从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量”和“质”两方面,对金融加速器环境下的两种宏观政策效果进行比较,以甄选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研究显示,在“量”的层面上,整体上,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的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平分秋色;在“质”的层面上,福利损失结果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质量更高。因此,综合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量”和“质”考虑,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与市场》2011,(10):42-45
“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和变化,我国金融调控体制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日渐成熟。本文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在涉外经济中的传导路径,总结了企业“自适应”进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成绩斐然任重道远──深圳金融“八五”回顾及“九五”企盼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王奇岩,杨祥凯一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深圳金融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八五”期间,在继续完善和实行信贷资金“切块”管理体制、信贷资金比例管理办法存款准备金...  相似文献   

19.
夏斌  谢平 《新金融》1991,(12):6-9
在过去3年,我国的金融工作在加强宏砚调控、集中统一领导、治理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来5~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八五”期间的经济发展任务,“八五”计划和“十年纲要”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四条措施。这四条措施正如李鹏总理所说,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和范围在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拓展宏观金融调控的政策空间”有两个含义,一是各种政策和政策工具共同运用,作用交叉,将会加大调控力度;二是对宏观控制对象要全盘考虑,调控方式应多角度、全方位,将会显现综合效果。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已经开始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为了防止流动性过剩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危机,必须不失时机地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