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农村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国家新农保政策的推行,农村的养老模式日趋社会化,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何去何从值得探讨。文章就家庭养老模式现阶段依然存在的根基、遭遇的困境以及完善的对策简要分析,最终得出,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依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应当对其合理转型,实现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的有机结合,构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性面临三大挑战:总体供给不足;家庭地位变迁;家庭观念淡化.在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同时,应采取规范家庭养老制度、出台家庭养老激励政策、弘扬传统孝道、树立家庭养老保障新观念及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老龄服务产业等相关措施,以继续保持和发挥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使农村老年居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2007,(4):62-63
1.我国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社区养老的必要性1.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挑战目前,我国广泛研究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以代际养老的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基深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一传统模式受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大、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和空巢化背景下,伴随着农村家庭结构核心化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农村中年农民的养老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并随之对养老方式产生影响。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发现,在保留对子女的依赖性的同时,农村中年居民的养老独立意识显著增强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意识;持有不同养老观念的农村中年居民对其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意愿不同,农村居民的养老独立性越高、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的意识越强,对社会化养老的认同感越强。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家庭养老发生了"在家养老"与"子女养老"的分离,家庭结构变化是其主要原因。对家庭结构的两个维度的分析表明,家庭结构变化在弱化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在支持家庭的同时,对传统养老方式进行调整,逐步实现农村养老资源的社会供给。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保险建设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体制存在重大缺陷,建立统一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的条件还不具备,而未来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应在继续鼓励老人自养、家庭赡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体系建设,并使之与其他养老方式相互补充,共同构筑我国农村未来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陈莹 《改革与开放》2014,(15):70-71
当前传统的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已弊端凸显,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优势于一身的社区居家养老开始崭露头角。作为浙江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市、区),诸暨在试点推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上做了许多探索,以诸暨实践作为研究样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历史变革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照红 《特区经济》2007,221(6):114-115
一定时期的养老模式选择和特定时期的经济形态、家庭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从历史变革的过程看,我国的农村养老经历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过程,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加速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姬琴琴 《发展》2010,(7):89-89
由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因此,关注农村养老理应是我国当前养老的重中之重。农村养老也就是农民的养老问题,但在谈及农民及养老问题时,许多人的思想还停留于传统养老模式,即以土地为依靠的家庭养老。诚然,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林源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49-152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少人士认为,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这种观点尤其在新农保制度开始启动后得到了支持。文章通过从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变迁、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及新农保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养老仍是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并提出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法律制度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完善家庭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汹涌而至,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农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养老不可能,社区养老不现实。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来讲,采取何种养老模式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拉萨市A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在家养老是当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最主要且最合理的养老模式。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家养老模式受到了各种挑战。笔者认为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完善农村养老的配套体系是当前强化在家养老的必要措施与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张会丽 《特区经济》2010,(7):174-175
如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是我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搞好整体模式设计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任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必须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在贫困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保险模式,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富裕型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本文最后又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居家养老是人们基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化机构养老的缺陷而做出的新的养老选择,它有节省开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成员压力、促进社区自身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要从建立现代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老年社区支持网络、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改进社区服务、完善评估机制、加大政府的主导力度等方面加强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西藏,家庭曾是老年人养老的基本依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人口流动,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与过去大不相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如家庭结构逐渐趋向小型化、子女数量减少而使家庭供养负担加重、老龄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面对这些新的挑战,西藏城乡居民的养老出现新趋向,如自我养老观念提高、女儿养老地位加强以及社会化养老等。  相似文献   

17.
兰晓红  王丹 《特区经济》2011,(11):188-189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转变农村养老方式、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或难点。本文选取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东北三省,意在分析"新农保"进展的基础上,总结目前东北3省在推行"新农保"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养老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根据老人的经济状况、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将我国农村老年群体分为底、中和高三个层级。分析不同层级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提出满足不同层次农村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中南部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农村养老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农村老年居民的家庭养老意愿与子女的承受能力产生了落差;另一方面,农村子女对老年居民的养老意愿正逐步弱化,所以需要探索适用于此地区的新型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章华  黄丽群 《改革与战略》2012,28(4):73-75,10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还存在部分人户分离人群难以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设计缺乏调整机制,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已年满60周岁、未参保的农村户籍老年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存在困难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障的配套衔接政策制度缺失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缴费、政府补贴机制;规范集体、其他组织、个人对参保人补助和资助行为;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参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