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沿 《经济前沿》2007,(8):41-44
中国西部耕地少,水资源严重匮乏,气候干燥,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大开发首先意味着该地区的农业开发,而农业开发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创新.在当今世界,与中国西部自然条件最为相似的当属以色列.同样是农业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国家,以色列却创造了不一样的农业奇迹.以色列依托高科技实现"开源"与"节流"并举,推广"扬长避短"的生态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的成功实践给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这里说的是中国首家“女子婚姻驿站”创办人、“东方之子”张先芬和她女儿的故事,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小农经济改造与中国农村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农经济有效性表示质疑的理论传统并非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长期存在.改造小农经济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二者的共识.总体而言,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都或强或弱地体现了这一点.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业一夜之间从"一大二公"的状态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状态,30年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小农的奇迹".然而要确保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则改造小农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依然存在.在人地矛盾现状未发生根本变化和农业发展受市场风险冲击渐强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对小农自愿、适度的联合保持开放和支持的姿态,使小农经济首先走向小而有效、小而不散,进而走出小农经济的陷阱.  相似文献   

4.
江宇 《经济导刊》2022,(3):32-39
<正>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带领中华民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还是传统小农经济主导、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被欺凌、被奴役的边缘化国家。一百年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工业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今天的中国正以昂扬姿态,阔步迈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李玉明  杨慧 《生产力研究》2012,(8):47-48,53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垦区粮食的生产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文章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1995—2009年影响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因变量,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膜使用量、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员数、成灾面积为控制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又提出了提高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的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匹克是一双鞋,诞生于1989年,这双鞋的缔造者许景南先生是一个中国普通的农民,这双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论对外开放与分权改革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研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转型和增长方面创造出"中国奇迹",是由于分权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分权改革自身并不一定产生出"趋好的竞争","中国奇迹"的取得是对外开放与分权改革形成良性互动的结果.但是对外开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分权改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而调整分权改革政策,重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延续"中国奇迹"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8.
刘璐  宋琳琳 《经济》2012,(8):80-81
2012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15周年。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奇迹,也创造了成熟经济体持续平稳发展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归因:城市化和人口红利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增速创造了被外媒称为"中国奇迹(China miracle)",使中国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究"中国奇迹"之因,有观点认为是1978年党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堪称各个国家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模版。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表现出持续的高涨,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恢复了战前的经济水平,所以一度被西方国家认为是"经济奇迹"。但是,从8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就开始出现大滑坡,并且又如之前经济持续增长一样表现出持续的不景  相似文献   

11.
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它与IT行业的联想、化妆品行业的贝雅诗顿、网络行业的阿里巴巴、电器行业的海尔都是行业的顶级品牌,也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科技领域的成就闻名世界,对国家的贡献率高达90%以上。以色列能够创造科技奇迹,成为"世界新技术的中心之一"绝不是偶然的,信守科技兴国的同时,崇尚智慧、教育为本、人才至上是三个最重要的原因。文章总结分析了以色列创造科技奇迹的原因,能够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农业始终是社会生产的原始资料来源。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扶持"三农"发展一直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工业得到全面发展的今天,如何推动农业同步发展始终是关注的热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然步入正轨,电子商务在商业的成功应用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将电子商务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会在推动农业发展中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5个经济特区。 这里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 昔日孤悬海外的流放之地今天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组成部分,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近乎神话的奇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便是这些奇迹中的一个。 报刊杂志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这的确是一个颇值得人们去研究一番的单位。研究业务人  相似文献   

15.
戴尔营销模式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山青 《经济世界》2000,(11):90-9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些高成长性的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界奇迹。而美国戴尔电脑公司则在世界电脑业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 戴尔营销模式创造了市场奇迹 1983年,一个年仅 18岁的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预科班学生迈克尔·戴尔.以 1000美元的注册资金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令人惊奇的是,戴尔以一套与众不同的营销理念和不同于以往的直销模式。使戴尔公司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飞速发展,到 1999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 190亿美元,开始挑战电脑业巨头IBM、惠普(HP)、康柏等公司,公司股票市值高达 1000多亿美元,戴尔…  相似文献   

16.
厉以宁 《经济研究》2019,54(10):4-23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谢伏瞻 《经济研究》2019,54(9):4-24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此间,尽管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但也存在和积累了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用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来分析,很难讲得通.被称之为中国经济"悖论".以下就三个典型悖论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黑龙江垦区农业近十几年的统计数据,构建黑龙江垦区农业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方程,核算农业技术进步水平,考察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对于黑龙江垦区农业总产值贡献的大小,结合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实际,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资源配置现状和存在问题,对黑龙江垦区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农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现代农业的建设,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步入农业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韩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首先,韩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特别是工业迅速发展,创造了“江汉奇迹”。“江汉奇迹”使韩国人均国民所得由8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人均17600美元,成为世界第十一大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