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0年至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出现持续逆差,与美国的持续顺差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两国服务贸易出口比重、竞争力和结构变动指数的比较,找出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合理之处,进而提出了调整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比重也在提高。但是,在优点面前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贸易出口结构存在明显问题,迎合经济全球化趋势,找出应对措施,实事求是结合实际,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运用技术含量指数STC对11类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1995-2007年期间,新兴服务贸易的金融、保险和专利及特许权服务技术含量较高,而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技术含量偏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且技术结构分布呈现出尖塔型特征,即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保险业出口规模小,而技术含量低的旅游和运输等行业出口规模大.同时,我国服务贸易技术结构优化程度有限,其国际竞争力并未随服务贸易量的增长而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文章考察了生产者服务业FDI促进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机制,并运用21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产者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有显著的推升作用;(2)在对全样本和东部地区的回归中,这种作用大于制造业FDI的影响;尤其在东部地区,其作用还大于劳均资本存量和人均GDP的影响;(3)受自身行业特性及其嵌入制造业价值链的位置影响,不同生产者服务行业的FDI在出口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韩两国出口制成品的技术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毗邻的地理位置、相似的传统文化、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互补的资源禀赋结构等因素,促使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刚刚建交时的64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119亿美元,增长了17倍多。现在韩国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2)
本文通过测算2000-2011年中日韩3国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指数,对中日韩3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结构的分布及演进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入世以来中国从以低技术为主、中高技术为辅的技术结构转变成以中高技术为主、低技术为辅的出口技术结构。虽然技术结构有所优化,但是服务出口"质"与"量"发展的并不协调,具有质低量多的"粗放型"发展特征。从技术水平的差距来看,中日差距较大,处于互补的态势,中韩比较接近竞争态势,进一步发现,在某些服务分项内,中韩服务出口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中国提升服务出口技术水平及中日韩进一步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面对“九五”计划后三年的经济任务、2010年的中期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其中包括保持出口高速增长势头。为此,不能仅寄希望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还应考虑出口结构升级,即既要实现出口 相似文献
10.
RCA指数在中国服务出口结构与比较优势分析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树全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11):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的位次也大为提升。但是,中国服务出口在整体上仍然不具备比较优势。具体观察各个服务部门,旅游服务的比较优势大为提高,运输服务从具有比较优势变为不具比较优势,其他服务虽然处于比较劣势,但劣势程度在不断降低。从出口结构看,中国服务出口从80年代的运输服务占主导转变为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格局,运输服务的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旅游服务的比重则大幅度提高。同时,其他服务的出口比重也有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其出口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广西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私营企业对外出口成为广西最重要的出口类型。广西出口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出口贸易方式单一等。为了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广西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出口整体结构;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现贸易方式的多元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京津沪渝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并基于RCA指数对四城市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2001-2010年京津沪渝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沪渝服务贸易竞争力与服务贸易出口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人才储备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第三产业比重、货物出口比重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短期均衡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京津沪渝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出口相似度与贸易竞争: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商品域和市场域两个纬度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或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趋同态势越来越显著,它反映的是双方在产业转移和传递的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相似的演化路径,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上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具有长期性.最后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景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采用交易组织体的内部权利框架,对特异性投资下交易所的两种统一治理结构--互助性治理结构与营利性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进而对交易所治理结构的演变给出了解释.本文的结论是,特定的治理结构是与特定的交易服务技术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生产交易服务的一项新技术的普及,在监管条件不构成组织演化障碍的情况下,与传统技术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向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治理结构转变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态势研判——以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贸易是多哈回合谈判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多哈回合进展极不顺利,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进程也十分曲折。从总体上看,这轮谈判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从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进程及趋向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基本态势为:领域更趋广泛,任务更为艰巨,成果仍将有限,影响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1981-2007年的时序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对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上升是造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采用苏振东等提出的方法构造出江苏省出口贸易结构指数,分析其变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从出口总量层面来看,出口总额增长拉动就业,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减少就业,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就业效应为正,但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所带来的就业正效应能够抵消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就业负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拉动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三国间的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市场相似性指数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间的农产品相似性指数高于市场相似性指数,农产品贸易关系以竞争性为主,并依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提出了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渗透与影响--对"鲍穆尔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年以来,理论界对"鲍穆尔模式"就一直争论不休,经济学家和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不断深化对该模式的认识.本文包括四个部分:追溯了"鲍穆尔模式"的核心观点,总结了这些年的主要争论;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广泛应用;展示了理论界对信息技术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几点结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