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通过金融机构监测并报告异常资金流动,发现并控制犯罪资金是预防和控制洗钱的基础工作和主要措施。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与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资料记录保存是构成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三大基础工作。本文深入分析了安徽省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数据的现状,针对金融机构在可疑交易识别和报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可疑交易报告是金融机构发挥金融情报价值的核心义务,是金融系统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及相关犯罪的重要抓手,但证券行业当前反洗钱工作中面临可疑交易监测模型有效性不足以及分析核查手段、工具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可疑线索挖掘的广度、精度和深度。为探索解决证券行业可疑交易报告痛点难点问题,银河证券慎思笃行、行稳致远,在监测预警、分析核查环节创新应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优化海量数据特征计算效率,提高可疑监测预警模型有效性,精准刻画客户洗钱风险画像,切实推动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上防范洗钱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融机构洗钱是我国洗钱活动最明显的特征,所运用的匿名存储、信贷回收、伪造票据、多个账户间的非法资金转移等洗钱方法均是通过银行结算账户间的资金交易、转账得以实施。因此,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严格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对反洗钱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机构可疑交易监测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守成 《海南金融》2011,(3):61-65,79
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判断、识别的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分析可疑交易并提炼涉嫌洗钱犯罪情报的过程。我国反洗钱工作主要以金融机构依据《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上报的可疑交易数据为调查洗钱犯罪的基础。但由于反洗钱社会成本高和反洗钱制度的缺陷、分析信息的不全面,从而导致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可疑交易分析有效性低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有效性,既要从源头掌握客户全部信息,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和举报积极性,通过多层次分析机制和引入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可疑交易模型技术,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的有效性,才能发现更多的洗钱犯罪线索,从而有效地打击各种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业洗钱风险与监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当前我国证券业主要洗钱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业反洗钱在工作体系、客户身份识别的内容与要求、证券可疑交易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证券业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多层次的证券业反洗钱监管体系、按照业务类型调整客户身份识别的内容和要求、建立证券业可疑交易监测系统以及提高证券业预防、控制洗钱风险的自觉性、主动性等。  相似文献   

6.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深入发展使得跨境反洗钱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跨境人民币结算在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真实性审核、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监测以及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洗钱风险,亟需通过健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法律体系、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等手段强化监管。  相似文献   

7.
目前,洗钱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反洗钱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反洗钱适用的机构范围、建立客户的身份证明以及交易记录保存规则、建立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制度、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等。  相似文献   

8.
可疑交易的识别和上报是防范洗钱活动的核心措施。我国证券业可疑交易标准尚不完善,制约了证券业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外证券业可疑交易判断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特点,指出了我国证券业可疑交易判断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蓉 《财会学习》2016,(11):210-210
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防范洗钱等外部风险的重要举措,客户身份识别的有效性决定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避免洗钱威胁。监管机构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来规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然而从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监测出的可疑交易线索看,金融机构客户身份初次识别方面仍存在一些操作困难,影响了客户身份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分析(一)列举式识别模式造成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行为的粗放化。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概念上的界定采取了标准化列举式定义法,根据洗钱犯罪活动规律及一些相似异常特征,将其分为可疑交易标准型和非标准型两类。对标准型可疑交易《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列举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11.
汪加才  谷瑞军 《海南金融》2012,(10):67-70,78
履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核心义务之一。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就是反洗钱义务主体在与客户开展金融交易过程中,按照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识别和发现存有洗钱及相关犯罪嫌疑的异常交易的过程。本文从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的角度提出了保证与兼顾针对性、完备性和准确性是可疑资金监测及可疑交易线索分析的基本对策,在归纳了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方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任务的四要素模型,将有助于可疑交易模型的分析、构建、实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自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冬奥会场景启动试点测试。随着场景不断扩展,数字人民币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的案件逐步增多,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日益严峻。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涉及数字人民币的可疑交易案例特征、监测和防控难点,并就如何做好涉及数字人民币的可疑交易风险防控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反洗钱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机构在发现和识别重点可疑交易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难点.本文以一起具有较典型洗钱类型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为例,按照重点可疑交易的发现、识别和分析、判断、上报为主线,总结归纳了重点可疑交易分析判断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一些启示,供金融机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凌 《福建金融》2013,(7):65-68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在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发现、甄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着证券期货业务的持续创新和发展,证券期货行业在资金结算、交易规则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导致该办法部分条款出现无法适应的现象。本文深入分析当前证券期货业务的现状、变化及可能发生的可疑交易情况,提出防范证券期货业务洗钱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逐步规范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及报告行为,有力地打击了洗钱活动.但与此同时,可疑交易监测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监测制度还有一定缺陷,监测业务难以有效处理,监测工作缺乏统一标准,以及监测报告的报送程序欠规范等问题.笔者认为,完善可疑交易监测制度体系,强化对可疑交易数据的分析,改进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标准,开发可疑交易报送程序系统,可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证券行业独特的资金交易平台和便利的交易渠道越来越受到非法资金的青睐,被利用洗钱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本文通过研究证券领域的洗钱风险类型,探索证券机构可能涉及洗钱的关键业务环节,剖析了我国证券业反洗钱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国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现状遵循世界各国通行的反洗钱制度设计,我国同样将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作为反洗钱工作的核心。2011年,人民银行共发现和接收8 585起洗钱案件线索,对其中1 593起重点线索实施反洗钱调查7 803次,向侦查机关报案595起,各地侦查机关针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报案线索立案侦查146起。通过2008-2011年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数据(见表1所列)可以发现,重点可疑交  相似文献   

18.
《金融会计》2007,(3):76-80
第一条为防止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当前利用证券业金融机构进行洗钱的基本方式及当前证券业反洗钱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证券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对策及相关改进建议,以强化证券业反洗钱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在洗钱途径和方式多样化、隐蔽化、专业化的今天,洗钱分子利用网络和电子交易渠道进行洗钱的犯罪活动日趋猖獗。因网上银行业务的开放性服务,资金转移高效、便捷、隐蔽等特点,使金融机构对网上银行客户身份的识别、交易信息资料的获取、资金活动的监测分析和可疑交易识别等工作难以有效落实,本文着重就防范洗钱风险从完善机制、制度执行和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