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把煤矿矿难的当事人看成理性的“经济人”,可以看出矿难是当事人追逐利益及监管失灵的结果。要预防矿难发生,就要加大对违规矿主和监管者的惩罚力度,严惩煤矿事故背后的腐败,并辅之以其他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矿难背后矿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矿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阐述了矿难屡禁不止的原因,认为产品市场价格、工人工资率和政府规制成本在改善安全环境方面的作用,都是有缺陷的。只有在支付工人的报酬大于改善环境的成本时,矿主才会为改善生产环境安全状况投资。要减少矿难的发生,必须综合运用三种调节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认知失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成果,其含义是人们对负面信息倾向于忽略、抵制的态度,从而往往低估自己面临的风险.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认知失调的经济后果>一文中,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了矿难发生的现象,他认为矿难的发生是因为矿工对所面临的风险认知失调.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与我国的国情不符,我国的矿难频发,关键在于矿主对风险的认知失调及一旦矿难发生矿主蒙受的损失较小.本文借助社会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及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给出我国矿难频发的一个行为经济学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强 《生产力研究》2008,(18):14-16
矿难频发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以汉德公式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以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为矿难原因分析的逻辑起点,在对矿山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诱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大幅度改变产权关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施相关法律对矿山企业权利、义务的相对价格进行调整,将威慑规则与预防规则相结合,为企业提高安全水平提供足够的激励,从而减少矿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瓦斯爆炸、煤层透水等接二连三夺去了大量的矿工生命,煤炭因此被人们成为“带血的煤”。以下数据足以说明我国的煤炭工业的严峻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6.
中美矿难比较分析及警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既是产煤大国,又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中国对煤炭的需求量远远大于美国.本文通过中、关两国煤炭行业矿难比较分析看到,美国矿工远离血泪,而中国煤矿成了"死难"的代名词.中国矿工死难数字以及死亡率必须引起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重视,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制定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惩治"官煤勾结"无视矿工生命的利益熏心者,对于那些草管人命、无视安全生产、置矿工生命于不顾的矿主以及有关人员不绳之以法,那么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史就是煤矿工人和家属的血泪史.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煤炭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揭示了导致矿难频发的经济根源在于:一方面新工业化对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和资源的旺盛需求所导致的其价格一路飙升;而另一方面,由于资源产权的模糊和定价的不合理以及矿工劳动的无限供给所导致的这些行业的低成本一直得以维持;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随着煤炭产量的增加,还会把固定成本进一步摊薄,从而使这些行业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在利益的驱使下,从全局来看,“矿难”的频发是有其必然性的。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分析了在煤炭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交易成本对生产成本的替代现象,以及煤炭行业管制所带来的寻租和官商勾结问题。本文认为矿主和地方官员作为“代理人”,虽推动了国家煤炭产权和安全制度变迁,但把外部性成本转嫁给矿工,并未解决制度结构不均衡问题;中央政府只有推动制度结构的变迁,注重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解决正式制度供给不足问题,才能真正修补矿难背后的制度缺陷,根本解决外部性侵害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矿难频发原因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矿难现象频频发生,其真正原因是矿业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过去,国有矿业企业的矿难频率之所以很低,关键在于它属于国家政府管理的企业,它必须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实现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目标。而私营矿业企业的生产目标,就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经济现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矿难,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0.
11.
胡少华 《财经科学》2007,(10):68-75
本文在对国外学者在公司治理研究中有关观点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把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划分为有代表性的三类,分别是国家控股,企业家和员工无股份和债权的公司;国家控股,企业家和员工有股份和债权的公司;企业家创业并控股,企业家和员工都有股份和债权的公司.我们建立有关模型,对不同类型公司治理进行分析,并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公司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治理机动车超载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超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且似乎愈演愈烈的问题。文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对机动车超载的成因及其治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矿难与财政政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矿难发生的原因,从中透析现行部分财政政策与安全生产相冲突的地方,进而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广告泛滥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顽疾。根治思路是对其进行合理区分,基本方法就是增加公共信息交易平台,实现各类商品和服务信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济法视角对我国矿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难频发是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严峻的问题,尤以煤矿矿难最为突出。在分析和总结法律与矿难的关系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经济法律体系中某些制度中的缺失或不足。为了有效地减少矿难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经济法律对策有完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理顺矿产资源法律关系中国家、地方政府和各开发利用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完善税法,发挥税收杠杆对矿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矿业权市场化法律机制;实现有效的政府监管,发挥政府对矿业安全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里成功地遏制了矿难频发的趋势,极大地降低了煤矿死亡率。在梳理1949~2018年煤矿监管体制的基础上,文章整理了关于矿难的翔实数据,并在一个统一的政企关系框架下总结了中国成功治理矿难的三条经验:第一,在政策目标上,中国巧妙地在经济增长和生产安全两者之间权衡取舍;第二,在制度设计上,中国将煤矿生产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分立;第三,在治理体系上,中国构建了以垂直管理为主、群众监督为辅的多元治理体系。文章认为,中国在煤矿领域的成功治理经验,为解决其他领域的公共治理问题提供了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7.
学术腐败包括封其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及其互动行为,它的存在是固为它封其需求者具有效用、为其供给者带来收益。学术腐败最终是否发生取决于经济人的成本--收益预期.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会影响到学术腐败供需双方的博弈选择。本文据此提出治理学术腐败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蔡文浩  盖丽玮 《经济师》2008,(11):15-16
公司治理是有效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企业是多重契约关系的组合,而股东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就应从组建法人治理结构开始来实现,建立和健全董事会功能是企业最根本的内部控制。文章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审计中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约与促进,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构建公正透明的公司高层管理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儒  周丽涛 《经济师》2005,(3):21-21,23
机动车超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且似乎愈演愈烈的问题。文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对机动车超载的成因及其治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为遏制矿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并没有达到根本目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矿难的根源是采矿权人追求超额利润的冒险性.以法律制度规范采矿权价格,从根本上遏制超额利润,是遏制矿难频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