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制度环境划分成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维度,以2003-2015年中国对121个国家(地区)的投资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东道国多维制度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结果表明:东道国法律、监管质量和货币自由度等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制约作用;而东道国民主化程度、腐败控制、投资自由度以及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会显著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测算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因此,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应客观评估东道国制度环境带来的投资效率损失,建立风险预警及应急制度;同时政府也应就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风险与东道国商讨,以保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利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佳的直接原因在于投资规模太小、投资波动性太大、融资渠道不畅、投资风险太高、投资经验欠缺。而其深层原因是制度安排不当、投资主体错位和政府行为失当。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微观上造成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微观绩效不佳;从宏观上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不能形成联动机制,宏观绩效低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走出去”的政策措施,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埃及是中国在非洲投资的一大目的地,但两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加之自2011年年初,埃及爆发剧烈政局动荡,政治危机加剧,中国企业赴埃及投资更是面临严峻风险。运用PEST分析法对埃及投资环境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以为中国企业赴埃投资提出防范各项风险特别是政治风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国际化与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企业开始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这既是中国金融业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国金融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分析了对外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在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投资动机部分,着重进行了海外混业经营动机和投机冲动分析.降低中国金融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应注重经营管理国际化、关注新兴市场、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区位偏好,探究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事实,从非正式制度出发,以文化偏好为切入点,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偏好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解释。结果发现:企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更愿意选择在儒家文化圈国家投资;在运用安慰剂、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揭示,规避投资风险和降低管理成本是企业选择在儒家文化圈国家投资的内在驱动机制。本文还发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在增加企业在儒家文化圈投资中存在互补效应。此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化偏好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中,而在国有企业中并未找到相关证据。本文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偏好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因此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者的青睐。近几年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呈现出投资量大幅增加,投资领域集中于能源资源,投资主体集中于国有企业的特点。本文分析指出,在哈国特有的经济政治背景下,中国对哈大幅增加的投资背后隐藏着较大的经济政治风险。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或分散这些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7.
全球华人网络如何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群锋  蒋为 《财经研究》2015,(12):95-106
在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过程中,制度与文化的交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鸿沟可能是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虽已注意到正式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但缺乏对非正式制度与文化差异的关注.文章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阐述了海外华人网络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并基于全球195个国家或地区的华人分布数据和中国对全球132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数据,检验了海外华人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和影响途径.研究表明:(1)海外华人网络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华人分布密集的地区更容易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在海外华人越来越集中于高技能与OECD国家的背景下,高技能华人的网络与OECD国家的华人网络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3)从制度距离的角度来看,海外华人网络在与中国制度距离更远的国家与经济体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即海外华人网络能够弥合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而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文章对当前我国“走出去”战略推进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文化与非正式制度因素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较快增长,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进程,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对外投资的风险也在凸现。2004年11月底,曾被誉为走出去棋盘上“过河尖兵”的明星国有企业——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爆出了5.54亿美元巨额亏损的丑闻,该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一年,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意味深长。中航油巨额亏损的直接原因在于公司从事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本身就具有巨大风险,然而更大的风险在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特别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目前国内对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研究十分有限,特别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研究缺乏。然而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恰恰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的最基本前提,是企业…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中国能源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东道国经济风险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企业进行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可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能源对外直接投资次数越多,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大。此外,东道国经济风险则会抑制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已初具规模,并开始逐渐影响国际f接投资的现有格局,甚至影响到国际关系,但中国企业一直面临各种阻力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从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入手,揭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国内外障碍,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扩大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入 WTO 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国内投资者必须主动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QDII 制度的提出有坚实的市场需求为基础,虽然它的推行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加强对风险点的监控,完善有关制度设计,将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本文主要对 QDII 制度之实行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实施 QDII 制度的具体规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东道国政治风险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本地具有负面效应,但实证研究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2000年后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政治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呈明显上升之势。本文对中国企业2003-2006年在73个国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情况下,近年来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些高政治风险国家的迅速增长可能是由于中国企业独特的国际竞争力优势、部分企业的盲目投资,以及东道国战略性自然资源相对丰裕度对本国政治风险的"屏蔽"效应。本文的结论对于提高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凝  胡日东 《经济地理》2011,(6):910-914,939
转型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地域分布特征不能被传统OFDI理论所解释。中国OFDI存量高度集中于避税地,地域分布格局偏离发展中国家常规,主要投资地中政治风险较高国家偏多。引入制度理论对中国OFDI地域分布特征进行解释。转型期制度约束与制度缺失是中国OFDI高度集中于避税地的重要原因,企业通过投资避税地来规避制度约束或进行制度套利;国有企业OFDI动机的双重性以及政府的政策倾斜弱化了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及政治风险等常规因素对国有企业OFDI区位选择以及中国OFDI地域分布的影响;中国企业的非市场能力支持了它们对政治风险较高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蓓  张华 《经济纵横》2004,(3):51-53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对中国企业在商品贸易、对外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双边投资协定、制度环境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外投资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寻求海外资源,解决国内资源危机;日本海外投资积极应用了比较优势原理;日本对外投资规避了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在日元升值彘件下,大量投资于海外不动产,银行采用了低利率的策略,对外投资的全球化和多样化,有力地规避了投资风险.但日本的对外投资也存在着失误,主要是: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增加了投资风险;大量资本流向海外,导致了日本产业空洞化的产生.对于当前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而言,海外投资要注重品牌和技术;鼓励企业走向海外,转移贸易冲突;资源开发产业应该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中国跨国公司在发展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上要充分尊重当地文化.融合当地社会环境以及积极参与东道国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8.
康灿华  洪芳 《时代经贸》2007,5(11Z):114-114,116
随着中国经济较快增长,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经营,特别是对服务业不断加大了支持力度。在这种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餐饮业又该如何利用优势进行跨国经营呢?本文给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孔令玉  陈蔚 《经济师》2005,(7):166-166,259
文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行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及应注意的原则,对企业的投资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提供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提升,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过门,在众多中国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了很大的比例。国有企业在投资政策、融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民营企业无论是在投资领域还是投资规模上都远远不及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也有面临更为严格的东道国审查,投资效率低,风险防范意识差等诸多问题。建立更加公平的对外投资政策;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机制是提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