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并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客观地比较了海西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差距。文章认为,海西经济区的城市竞争力在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事业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力均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为了加快发展,海西经济区应该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深化海峡两岸的交流,拓宽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提升科技教育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分析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红  曹晖  庞兰芳 《经济地理》2008,28(3):372-376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与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应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培育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极。文章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涵义作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的合理确定、区域竞争力(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引力及中心城市定位进行了科学的建模分析与预测,在总结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观音  左泽平 《经济地理》2012,32(3):107-113
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5年和2010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物流竞争力总体较弱,城市间呈现"洋葱头"型的不平衡结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并没得到根本扭转,但具有后发优势;不同层级的城市在挖掘物流潜力和提高物流产业效率上具有差异性;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函需大力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和第三产业;海西物流人力资源匮乏,已不能适应城市物流发展的需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方登科  杨林 《经济师》2022,(2):116-117
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诸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关于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关政策让人重点关注。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主要矛盾,如何实现解决这个问题,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成渝地区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4个主要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个城市的区域定位,不是单凭其经济实力,也不是单凭其工业、交通、区位、金融等某些方面的实力,而是以该城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依据的。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成渝经济区中等城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区位、交通、能源、特色产业、环境等方面深入挖掘遂宁市城市发展的特色与优势,重新对遂宁市进行较为明确的定位。通过研究发现,建设有遂宁特色的现代产业高地,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旅突破、以商促工"的服务产业赶超之路;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休闲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现代金融业。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空经济理论的研究发展,剖析了临空经济的内涵,提出了临空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点、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临空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牟静 《经济师》2009,(5):64-66
文章从工业投入水平、工业产出增长能力、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性能力等五方面构建了区域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给出权重,据此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并用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为各省市工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沈阳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的重大决策,与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突破辽西北一道,共同构筑了我省全面展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格局,本文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开始解读,对沈阳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进行剖析,因此,实现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的步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完善优良的金融服务体系对于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探讨了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并构造了金融服务体系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金融服务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中原经济区金融服务水平。之后,通过与其他经济区核心省份分析与比较,提出完善中原经济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并带动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长三角、京津唐的迅速崛起,珠三角经济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形成了外向依赖型明显、以轻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生产体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但近年来,这种生产体系在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却存在着生产效益低下、产业升级乏力、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介绍了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况,其具有的独特的优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珠三角经济区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毗邻京津,地缘特殊,产业竞争力的增强能够显现在经济梯度结构上的价值.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河北省产业发展竞争力比较,并从经济效益、市场效益、创新效益、劳动进步效益指标比较,研究了产业竞争力增强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指重庆至宜宾的长江上游川渝滇黔四省市的交界地区,包括重庆、泸州、自贡、内江、宜宾、乐山市、六盘水、毕节、昭通等九市。长江上游经济区既是以长江上游干流为纽带、经济社会关系密切的一个跨省市区域,又是长江经济带上一个尚未进行综合开发的区域。该区域不仅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而且可以为缩小长江上中下游发展差距和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发展制定的最高的规划,对于我国来说,地方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探讨为什么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原经济区有哪些意义和作用,以及中原经济区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契机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省区域旅游经济区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湖南省14个市、自治州的旅游经济综合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南旅游经济发展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文章选取40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所列市(州)旅游经济区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上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结合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文章解释了该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区域差异,加强合作以发挥各市(州)旅游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飞文 《发展研究》2007,(10):10-13
一、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整体提高 1.规划建设海峡西岸核心区,充分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海经济区是由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城市组成的民间区域性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3月。淮海经济区成立20多年来,各成员地市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加强区域经济联合,促进经济社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因基础较差,实力较弱,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目前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区域,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城市之间经济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7.
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获得的数据,筛选出一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在规模、效益、国际化程度、成长性、发展潜力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解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获得的数据,筛选出一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在规模、效益、国际化程度、成长性、发展潜力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解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其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莫兰指数和收敛性检验模型探究其区域差异、空间相关和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上升态势明显,八大综合经济区呈鲜明梯度结构特征;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自2016年空间集聚状态稳定,并形成东部和北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东北、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除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外,全国以及其余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相比,考虑外部因素的条件β收敛检验中全国整体及各经济区的收敛状态未改变,但收敛速度有普遍提升,不同经济区的收敛特征和其对外部环境因素敏感度有显著差异。因此,应立足区域协同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差异,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胜跃 《生产力研究》2011,(11):157-158,167
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极核,实现广西十二五规划"富民强桂"的战略目标,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是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在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