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注册会计行业发展迅速,截止2015年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达到8374家.但是在发展初期,由于起步相对较晚,我国事务所在各方面都也远远落后于"国际四大".为了实现事务所"做大做强"的目标,更好地服务我国各项改革和国家建设,国家颁布了许多政策引导事务所合并,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是否使事务所实现"做大做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共收集了407家上市公司6年的2201组数据,通过计算可操控性利润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有助于减少上市公司的可操控性利润,从而显著提高了审计质量,进一步实现"做大做强",并且与合并的原因无关.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的数量快速增长,无论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还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做精做专,都必须管理好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本文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国内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做梳理和归纳,并对目前国内会计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评价,以期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程亭 《时代经贸》2011,(12):195-196
改革开放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的数量快速增长,无论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还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做精做专,都必须管理好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本文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国内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做梳理和归纳,并对目前国内会计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评价,以期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5~2018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以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为研究视角,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企业客户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提升,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审计独立性更强、审计投入更多、审计师行业专业能力更高,而且在高科技行业中,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主要通过声誉机制与学习机制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财务报表舞弊与独立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冰 《经济论坛》2010,(4):186-189
本文以1998~2008年被证监会查处的70家管理舞弊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舞弊报袁谨慎选择审计意见,能够以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方式对管理舞弊说“不”。其次,国际“四大”事务所和国内“十大”事务所在面对舞弊的财务报表时和国内小事务所的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危机: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昌仕 《当代财经》2002,(11):78-80
注册会计师参与造假引致诚信危机的根源在于注册会计师素质低、事务所质量控制不严、执业环境无序和监管不力四大病灶系统性发作,致使利益驱动偏离了社会公众利益的轨道。只有加强教育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并为注册会计师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才能杜绝或根本上减少造假事件的发生,重塑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形象,彻底化解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手工搜集数据,计算比较了中、美、英三个国家审计市场集中度CRn,进而从注册会计师人数、事务所组织形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三个国家审计市场集中度的差异,最后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6,注册会计师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大型本土事务所与四大所的差距正在缩小.本文拟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寻找将核心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方法,为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明确自身的核心能力,改善建立竞争优势的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为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原有的注册会计师制度表现出很多缺陷,比如,不能很好地应对新世纪、新环境下的挑战和机遇,不能对抗国际大会计师事务所,不能适应市场和环境骤变的需求。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完善是现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论述完善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的具体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金胜 《经济论坛》2010,(2):201-203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过程短暂,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成为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总结探讨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依托的载体,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随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后,一直是高质量和专业服务的代名词,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相比,更是在组织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然而,纵观近几年来"四大"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四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尚不能称为"完全垄断"与"坚不可摧",甚至可以说未来前景并不乐观。下面本文将结  相似文献   

12.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极高,组织形式和组织管理有别于其他公司的特殊行业,它对经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前些年国际国内会计造假的丑闻接连发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信任,对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提出了质疑,社会公众要求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呼声很高.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特别是行业自律监管,筑起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防火墙",已刻不容缓.本文仅从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三个层次的自律监管入手,对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分析科龙电器案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市场上审计失败的案例越来越多,无论是国内会计事务所还是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都难幸免于此.德勤会计事务所对科龙电器的审计失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注册会计师未充分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和程序,没有怀着职业怀疑的态度,是导致科龙电器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对于在我国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2002年~2004年全国百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是否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的学历教育、从业经验与会计舞弊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15.
文章获取了审计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经验结构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审计经验数据,并以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指标,首次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说明审计经验在不同类型的事务所和签字排名不同的注册会计师之间有显著差异,但不支持审计经验强的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代表高审计质量的推论,投资者和监管者并不能直接通过事务所的经验结构或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人经验来判断其审计质量的高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可能导致上述实证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运行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星文 《当代财经》2004,(9):103-106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脱钩改制”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然而,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改变并没有使注册会计师行业产生质的飞跃。这是因为,组织形式只是一种表象,要使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提高竞争力,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改革和创新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对我国会计事务所运行机制的创新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财政部7月29日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作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普华永道也在责令整改的范围之内。对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在国内尚属首次,这引起了会计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不小震动。  相似文献   

18.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人员素质、业务拓展能力、审计质量方面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差距,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应注重提高劳动效率,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力拓展非审计业务,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名义承接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持自己及其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决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内在因素.针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曾铁兵 《当代财经》2004,(7):125-126,129
近年国内外接连出现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公司财务丑闻,涉及许多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重新思考。本文介绍了国际和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指出国内遇到的问题与国际上出现的问题存在明显差异。国外面临的是已经成熟的体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而我们面临的是在建设新制度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