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0年第9期《是行政处罚还是行政裁决》一文所引发的问题不仅是明确“行政处罚还是行政裁决”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适用的问题。 就本案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实施的第1项和第2项“行政处罚”而言,如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没有  相似文献   

2.
张运萍 《中外企业家》2009,(22):194-195
行政违法检察监督法律关系既是指导行政违法检察监督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又是行政违法检察监督立法实现其功能的出发点。行政违法检察监督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调整的,以行政行为为共同指向对象的主体之间权力与义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3.
任明 《大众标准化》2009,(Z1):25-27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需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并且根据行政诉讼的要求,在行政诉讼中要证明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从行政诉讼的角度去探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合法的动机下,按法定处罚要件去取证,然后裁决的行政处罚过程中的证据运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处罚中的证据特点为技术性、重复使用性和证据程序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机构中重要的监督管理机构,其行政职能也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不断转变,因此,行政服务标准化是未来提升质监部门行政服务水平的创新途径和与有效渠道。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实践以及质监部门行政职能的特点,结合质监部门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基础条件,提出了质监部门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不仅要遵循行政法治的原则,而且要注重行政执法艺术的研究和探讨,这是保证行政执法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需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艺术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以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公正的立场、科学的数据、充分的证据说话,为履行行政执法职能,运用行政  相似文献   

6.
陈庆忠 《活力》2006,(6):41-41
一、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地位 政府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是代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质量行使监督权,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工程建设质量是指在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批设文件及工程施工合同中,对兴建的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综合要求。为达到上述的综合要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因此质量监督机构不能代替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责任。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行使政府的监督职能,在施工现场施实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因此质量监督是政府的行政职能之一,具有强制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参建各方必须无条件地接受。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我国行政约谈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特点,分析了当前质量技术监督领域行政约谈制度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质监工作职责和要求,从法律体系、制度内容、运行程序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和设计路径,旨在为推动约谈制度建设和提升行政监管效能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8.
苏爽 《企业研究》2011,(5):63-6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建设是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发生的重要手段。我国逐渐建立起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内控监督体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了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与监督已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行政执法文书,是国家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进行国家或社会事务管理活动中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文书,是  相似文献   

1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建设是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发生的重要手段。我国逐渐建立起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内控监督体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了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与监督已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依法实施行政职能,并置于司法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保证行政处罚的合理、合法,避免或  相似文献   

12.
在“法治国家”和“服务行政”背景下,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相对人的法权意识越来越强,质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也逐年增多。为确保行政执法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使质量监督行政案件顺利进行,作为查处质量违法案件关键的调查取证工作,应引起质量监督部门的高度关注,否则就可能因为程序违法、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导致司法审查认定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的不利后果。本文从行政证据的概念出发,结合质量技监稽查实务,阐述如何提高质量技监执法主体的调查取证能力,提高执法效能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国务院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接受社会监督,并听取社会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意见。要求公开的内容包括:项目编码、审批部门、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审批对象,以及收集社会各界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意见的具体方式等。这种"晒"权力清单、亮"权力家底"的行为,被认为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释放出中央进一步规范"印把子"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监督与选择》2005,(7):16-16
问:一些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经常来函询问,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否有权对认证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认证认可条例第72条规定“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法律、其他法规另有规定的,依据法律、其他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部分执法人员认为,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2001年11月29日以326号令发布的新《农药管理条例》,是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它设定和规范了行政机关监督管理农药产品的法定职权和相应的制度,是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 1997年《农药管理条例》颁布之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农业、化工等部门依据我国当时的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药产品生产许可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法》最明显的进步之一就在于构筑了会计监督的主体体系,即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组成“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同时,明确了国家监督的主体是银行以及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各企业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其负责对各企业的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进行审计和开展其他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是依法行政原理对行政机关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实务中,各部门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制度(即“司法衔接制度”)也颇为重视,不断探求使司法衔接制度运转得要顺畅的有效模式。在此,笔者尝试从质量技术监督行行法的角度对司法衔接进行初步分析,以求推动司法衔接制度在质量技监部门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薛明 《现代质量》2002,(11):47-47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质量宏观管理部门,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只有打造出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色的服务品牌,才能构筑起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平台。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质量技术监督服务面临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中有些内容已与时代不相适应,作为质量领域的权威期刊,我希望能刊登更多的基层人士对这些法律法规提出的修改建议,以帮助立法部门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现场审查作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审查环节的关键节点,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行政许可的质量和对被许可方前置监管,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各部门技术性文件多有规范。结合行政审批改革的大环境,就如何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现场审查行为、提高现场审查的有效性,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际,笔者浅谈以下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