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热计量是通过供热节能改造,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通过实施供热计量收费政策,实现用户按“用热量交费”,从而鼓励用户“按需用热,节约热费”,促进能耗节约。文章介绍了东营市2009年实施的市直安居工程三个居民小区的供热计量节能技术改造内容,同时介绍了2012年新投入运行的11个小区实施热计量后的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2.
新建集中供热住宅,应按照按户分环,分室控温的计量供热方式进行设计.采用户用热量表计量方式时,应采用热表到户,一户一表形式.在多层或高层住宅内,采用下分式双管系统,设共用供回水立管,连接各层户内系统.为了传统的双管垂直制式系统加以区别,本文将这种系统称为"新双管"系统.在供热设计实践中,这一系统已经逐步被采用.本文针对新建住宅计量供热设计中的"新双管"系统,通过水力计算,分析其主要特点.提出与之匹配的室外供热系统的调节控制策略,确保在运行中有稳定的水力工况.  相似文献   

3.
新建集中供热住宅,应按照按户分环,分室控温的计量供热方式进行设计。采用户用热量表计量方式时,应采用热表到户,一户一表形式。在多层或高层住宅内,采用下分式双管系统,设共用供回水立管,连接各层户内系统。为了传统的双管垂直制式系统加以区别,本文将这种系统称为”新双管。系统。在供热设计实践中,这一系统已经逐步被采用。本文针对新建住宅计量供热设计中的“新双管“系统,通过水力计算,分析其主要特点。提出与之匹配的室外供热系统的调节控制策略,确保在运行中有稳定的水力工况。  相似文献   

4.
供热计量改革是我国建筑节能的有力推手,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现阶段备受关注的民用建筑供热计量改革难题,对政府、用户、供热企业各自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面向三方主体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三方博弈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5.
国家建设部于2000年2月18日发布第76号令明确表示:对于新建住宅,必须安装热计量装置后,才能获得销售资格;对已建住宅,要求在2010年以前完成管网改造以及热计量装置(热能表)的安装工作。国家建设部的指标是2020年采暖期前,其他既有建筑基本完成建筑节能达到热计量的要求。2003年随着国家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签发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达后,我国民用建筑供暖体制进行了改革,部分城市采用热量表作为供热计量收费的依据,还有部分城市作为试点在运行。2012年阜新市供热计量改造工程已由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质检局和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供暖办相互协调,对全市2012年安装的11个标段10个厂家热量表分2年进行了计量检定。在2012年和2013年检定中发现,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造验收上还没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确认手续,这给热量表的首次检定造成困难。根据《计量法》第九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指出,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热量表作为百姓缴费的唯一依据,它的准确性涉及每户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计量改造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使用者,发现未经检定安装使用的热量表可以拒绝缴费,这样势必出现纠纷,使供暖企业收费缺少法律和技术支持,一旦拆卸检定,又造成资源的二次浪费,使国家作为试点统计的供热计量改造的数据准确性受到质疑。在前阶段由公用事业与房产局供暖主持,市建委、市物价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供暖企业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供热计量改革及相关供暖工作”会议上知悉,2014年后阜新将陆续有3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需安装热量表,按100平方米使用一块热量表计算,需安装30万块。按《计量法》要求,这些表必须进行首次检定后才能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意芬 《活力》2011,(2):21-22
节能减排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城镇供热计量改革暨供热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上,记者就“热计量推广难问题”、“如何在实施供热计量中提高供热企业效益”等话题,采访了原国家城乡住房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徐中堂先生。  相似文献   

7.
节能是供热管网设计建设时必须重视的课题,文章从管网的管网能耗减少技术、保温技术、温控计量技术及水力平衡技术四个方面对供热管网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如何对供热管网进行节能改造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方法,为供热管网的实际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康强  郭伟  刘应宗 《价值工程》2013,(14):122-125
本文分析了我国供热计量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推行采暖中介服务的必要性,通过探讨采暖中介服务的内容、涉及到主体及其行为动机、行为策略、作用机理,得出推行采暖中介服务有利于推动供热技术节能、建筑节能和用户行为节能,从而推动供热计量进程和节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大众标准化》2010,(3):61-61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质检总局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要求国家专项奖励资金向供热计量改造倾斜。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不同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的,不得通过验收,不得拨付中央财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随着城市住房和城市集中供热的商品化经营,如何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分户供热和分户计量热量,成为当前供热工程技术迫切要求解决的课题。这是由于商品房是以户为单位出售、采暖费是以户为单位收缴的原因所致。本文就集中供热系统的分户供热和热量计量方法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单管串联供热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系统方案。重点介绍了供热调节原理、三通流量调节闯及控制系统组成和所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晓宁 《科技与企业》2014,(13):136-136
由于供热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广泛的使用,相应在供热管网上的投资越来越大,供热管网也日益彰显其重要性。目前社会供热终端热量可调是主要的供热方式,本文就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供暖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随着城市住房和城市集中供热的商品化经营,如何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分户供热和分户计量热量,成为当前供热工程技术迫切要求解决的课题.这是由于商品房是以户为单位出售、采暖费是以户为单位收缴的原因所致.本文就集中供热系统的分户供热和热量计量方法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供热终端热量可调是目前供热的主要特点,也是供热用户按照热量收费标准进行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同时由于目前供热是以室内供热面积进行收费的,因此用户可以按照定流量或者分阶段变流量来进行供热调节和运行管理,也就是在总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调节。在节能环保的社会趋势下,供热系统中供热调节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供暖方案。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建立的一套可靠稳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NDS—l系统的用热计量、自动控制与信息管理三大功能。该系统将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对其的调控能力,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使得供热系统能够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供热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大锅饭"的形式,这种简单、粗放、福利性的模式显然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和持久性。伴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供热改革也提上了日程:2003年7月,原建设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两年后的  相似文献   

17.
扎实推进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对城市供热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对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极大程度地提高,还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保障。文章主要对改革供热体制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供热计量改革中合理计量热价制定中应注意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区别于制定面积热价的因素,从而为合理确定供热计量价格完善了成本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计量热价并通过价格杠杆全面推动供热计量改革,保护供热企业、用户之间的合理收益起到促进作用,保证供热计量改革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供热方式主要有四种:城市热网供热、区域锅炉房供热(含燃煤、燃气、燃油、电锅炉)、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天然气壁挂炉、电采暖)和小火炉取暖。其中主要供暖方式是燃煤、热力和燃气供暖。为保证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大力推广和使用了清洁能源。北方地区有的城市正在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北方地区燃煤锅炉供热已有几十年历史,而燃气锅炉供热自开始启动,实际运行只有几年的历史,在设计和运行等方面皆缺乏经验,问题较多。供热锅炉房节能系统的气候补偿器、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分时控制等燃气供热节能新技术。列举了应用燃气供热锅炉房节能系统的典型工程,对其投入节能系统前后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做了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赵春艳 《价值工程》2010,29(3):184-184
本文通过对暖气罩这种散热设备的认识,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并深入论述了其对室内温度及计量供热的影响。使更多的人对室内暖气罩散热设备的散热过程有了系统而详细的了解,也避免了许多人胡乱改装和加装暖气罩的错误想法,为暖气罩散热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