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种植核桃有3500年的历史,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8%;这里生活着彝、白、回等17个民族,每平方公里仅居住52人;这里的核桃产业是以立法形式保护的产业……这里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云南漾濞。漾濞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中部,地处南方陆上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滇缅公路要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漾濞地处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交汇处,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山"之说。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培养了漾濞人勇敢敢闯的性格。漾濞彝族自治县县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现代农业"时代背景下,云南大理漾濞核桃产业虽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但在品牌塑造、互联网资源运用、供应链网络搭建等方面存在不足,亟待研究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漾濞核桃营销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漾濞核桃产业营销模式提供"互联网+"与高原特色农产品相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景东县锦屏镇黄草岭村地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这里山高坡陡、水冷箐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冠长臂猿出没之地,也是景东县唯一不能种植稻谷的高寒冷凉山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黄草岭村将气候劣势转化为发展经济林果的产业优势,在昔日的穷乡僻壤打造"聚宝盆"。寻求脱贫良策多年以前的黄草岭村,无电无路,缺粮缺钱。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意识淡薄,仅靠种植玉米、洋芋、苦荞、青  相似文献   

4.
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气候资源,云南省大姚县把核桃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来培育。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96.3万亩,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361元,核桃成为农民群众的"绿色银行",核桃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依托优势,规模化种植。大姚县以建设全省优质核桃种植苗基地和西南地区核桃加工、交易集散地为目标,万亩以上的规模化连片核桃基地已发展到20万亩。2010年,虽然经历百年不遇的  相似文献   

5.
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核桃出产为主的林业种植大县,客观环境上的劣势和村民产业创新、品牌打造上缺乏前瞻性的主观问题,使得漾濞县在经济发展上故步自封。本文根据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巍山县政府工作规划,提出若干针对性建议,希望为漾濞县经济发展所用。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进程中,云南省保山市受益匪浅。经过十年的发展,保山市蚕桑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居云南省第五位。2011年,全市蚕桑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蚕农户均收入上万元。政府扶持推动种桑养蚕在保山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该市的纺织业发展也有较为扎实的基础。2007年,保山市把蚕桑和茶叶、核桃一起列为重点扶持的三大产业。从2007年到2010年,保山市先后投入蚕桑产业发展资金9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临安山核桃产地是中国山核桃产地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最近几年来,临安山核桃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平稳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临安山核桃产业该如何面对这些接踵而来的挑战?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该如何准确地把握好时机,把握好新的机会,谋求新的发展?文章针对临安山核桃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观点及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致富天地》2013,(2):51
1.大泡核桃。又称漾濞大泡核桃,为云南省核桃骨干品种,原产于漾濞县,现广泛分布于大理、丽江、怒江、保山、临沧、红河、昆明、曲靖等地,在海拔1500~2500米之间均能正常生长,在海拔1900~2200米之间生长良好。该品种丰产性能好,单株产量高,果实种仁饱满、易取仁、品质优,是果油兼优的优良品种。2.细香核桃。又称细茶(泡)核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云南省永平县厂街乡岩北村委会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到2011年来,全村核桃种植面积发展到3.67万亩,户均有核桃67亩、人均有17.6亩。全村核桃年产量460吨,总产值164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5.4%。户均核桃年收入达3万元,人均核桃收入7800元。全村核桃收入在5万  相似文献   

10.
一、选好母本目前核桃良种的繁育方式主要是嫁接,采集接穗首先要保证采穗母树的品种纯正。由于得天独厚适宜核桃生长的自然环境,云南核桃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主要栽培的优良品种品系有漾濞泡核桃、大桃三台核桃即草果核桃,细香核桃云新系列杂交核  相似文献   

11.
沿金沙江走进云南省巧家县,如同走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一片片绿色的桑林,带来浓浓的绿意。一条条又肥又壮的"蚕宝宝",为这里的农民吐出致富的"银丝丝",让巧家人编织着锦绣的前程。政府推动由于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巧家县光热资源丰富,是发展蚕桑产业的理想宝地。据《巧家县志》记载,巧家县蚕桑种植始于清代,产业雏形源于民国初期,但因"未得其法,故产量亦极少,渐终"。  相似文献   

12.
漾濞泡核桃又称大泡核桃、茶核桃、绵核桃,为云南核桃无性繁殖优良品种,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区域分布为滇西和滇中、滇南部分县市,垂直分布海拔为1470~2450米。  相似文献   

13.
磨皮村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背靠彝族神圣的磨盘山,依偎在神秘隽秀的哀牢山怀抱中。数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彝族同胞们无论衣着、饮食还是信仰,都还沿袭着旧时的传统和习俗。大自然赋予村民粗犷的舞姿和豪放的歌喉,因此这里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这里也是古朴威武的磨皮花鼓的诞生地。"磨皮花鼓"是平甸乡磨皮村彝族花鼓舞的专用名词,与其他民族(包括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昌宁县柯街镇是一个山坝结合的农业镇,群众居住的村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960毫米,非常适宜核桃生长。近年来,柯街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镇核桃种植面积达9.4万亩,其中泡核桃9.1万亩。柯街镇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大力发展核桃  相似文献   

15.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在中国-东盟经济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云南省2002投入产出表,运用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定量的分析了云南省物流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指出云南省物流产业是云南的主导产业和瓶颈产业。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宣威市得禄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立体气候明显,是核桃发展的适宜区。随着核桃市场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乡党委、政府把核桃产业列为全乡的支柱产业来抓。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村支书、林管员到核桃种植现场参观,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大姚县素有“薄壳核桃之乡”的美称。这里出产的核桃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境内大小白草岭所产的瘦型核桃果系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具有皮薄色白、低脂肪、高蛋白、香而不腻、保存时间长等特点,在全国核桃主产地主要品种中品味独特,是中国核桃家族中的上品。曾在1983年全国出口商品展销会上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出口优质产品,2000年通过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2001年大姚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地处云贵交界处。这里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景绮丽,民风淳朴,有"小桂林"之称。走进水乡村寨,几乎所有水族人家的正门上方正中央,都挂着一颗横眉怒目、口含匕首的人头雕像,这就是水族人用来驱邪镇恶、保佑安康的镇家之宝——吞口。吞口在水语中的发音为"及根",意思是有什么就能吃什么,具有吞灭切灾祸邪恶之意。  相似文献   

19.
宝山 《光彩》2012,(2):62-63
"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老北京有句顺口溜:"贝勒手里三样宝,扳指、核桃、笼中鸟。"这里的核桃指的就是文玩核桃。核桃,原名胡桃,又名羌桃、万岁子或长寿果。核桃大致分为能吃的绵核桃和不能吃的山核桃。人们手里赏玩的大多是山核桃。古人把赏玩山核桃称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根据县域特色,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将"生态立县"确定为战略目标,加大对以竹子、核桃、杉木为主的重点林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林业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林业项目与林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和资金,使特色经济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松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