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中国新民歌的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认为,新民歌的文化价值体现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文化,促进和深化了经济价值,增加和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培育特色大学文化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当前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着多元文化、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引领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文秀 《魅力中国》2014,(24):52-52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重要的内容,其独具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群众文化影响着社会群体的交流方式,娱乐导向和社会仪式。对于文化建设,群众文化主导着文化建设的方向,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平台和指导对于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先进文化 构建和谐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以树立和谐的价值观、培养和谐意识、加强和谐理念为出发点和归宿。经济是和谐经济,政治是和谐政治,然后,社会是和谐社会,而文化是和谐文化则渗透到一切方面。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正文化和负文化.善文化和恶文化,都能对照和谐与否来给以分别。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政工作,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新模式,基于学校文化传承、专业建设的现状,将文化自信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文化的摇篮,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底蕴,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魅力和希望所在。文化是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化差异可拉大经济差距。城市与文化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的繁荣是城市繁荣的标志。而今,以鹤文化为主题文化的鹤城,应依托丰厚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文化立市”的宏观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欧洲文化认同的构建主要是通过文化立法、举办文化活动、对文化活动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同时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保护和发展欧洲共同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应对美国文化霸权.东亚文化认同面临主要问题是各国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和文化的复杂多样.借鉴欧洲文化认同经验一是要文化立法;二是要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制定文化政策;三是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发展统一性,积极构建东亚共有的价值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和谐思想,从"和"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构建和谐社会,要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和谐,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
董芳 《理论观察》2014,(10):118-119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的农耕文化所积淀的厚重的乡村文化滋养、丰富着城市文化的内涵,并为城市文化个性和文化品质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只有通过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充分运用文化创意理论,整合齐齐哈尔文化旅游资源,突出特色、发掘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内涵,静态开发与动态开发相结合系统地突出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将先进的城市文化和独特的乡村文化有机地结合以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才能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刘俊英 《理论观察》2010,(6):173-174
广场文化,是在广场举行的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场和文化二者应该是互为一体,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给文化提供了舞台和空间,文化给广场提升了人气和品位。"广场文化"体现着城市显著的特征——"文化、人群与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意蕴精深,既包含有历史文化血脉的延续弘扬,又具有不断实践和积淀的现实机制和维度,是在实践基础上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文化自信确立的历史渊源;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思想精神基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和根本原因。系统分析和研究文化自信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基础,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是微观上的表现形式。在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作用主要在于影响创新动机、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文化传承的路径在于文化元素、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同时,文化驱动和传承的实现必须依靠建设创新性企业文化、完善现代化管理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贾军霞 《理论观察》2022,(5):134-136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变迁累计的软实力,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实现振兴和腹腔、提升人民幸福水平都需要强大的文化作为支撑。文化自信是文化和自信的统一,是通过在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反思后所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态度,表现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对其他外文化的兼有包容。在当前网络文化盛行下应对网络舆论挑战,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水平更为重要。本文基于网络文化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并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从网络文化角度着手提出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李俊霞 《开发研究》2012,(4):126-129
文化旅游不仅是在自然景区体验,而且是和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等紧密结合的特色文化体验。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发挥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依靠文化来增加旅游的品位和质量,对推动兰州文化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兰州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和时代需要。只有通过文化自觉,优秀文化才可以演化为一种内心信念和文化信仰,从而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由山东孔子学会举办的"鲁文化与儒学学术讨论会",近日在济南举行。有70多位学者与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和提纲50余篇。与会学者面对中国当今社会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的现实,从新的角度对鲁文化的产生、鲁文化的内容、鲁文化的发展,鲁文化对儒家的义利观、政治观、伦理观、自然观以及孔子和老子的关系,儒学发展的前途展望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关于鲁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产生问题。有的学者主张,鲁文化可分为前鲁文化、早期鲁国文化和儒学三个阶段。前鲁文化是东夷族的风俗习惯;早期鲁国的文化是封国后的文化,是伯禽革礼变俗形成的,是周国文化的移植。周文化的特点是神学文化、宗法文化和礼乐文化,以及周公旦变革后文化所迸发出来的、重人事的理性精神。儒学是对周文化的提升,是哲学人文文化,从而把  相似文献   

17.
徐鹏 《黑河学刊》2013,(11):49-51
文化是人类社会现象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对文化的探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范围、层次展开。从文化变迁、亚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本质和后现代主义等社会学文化理论的角度,当代中国的文化结构可以形成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主导文化、以高雅文化和学术文化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民间通俗文化和日益成为流行文化的大众文化四种亚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8.
周村商埠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渠道:传统继承和现代培植。所谓传统继承,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具体到周村的商埠文化,主要传承有齐文化、儒文化、民俗文化和外地文化传统。所谓现代培植,就是现代文化因素的规范、引导和影响,主要是当地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国外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培育和冲击。  相似文献   

19.
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文化是建设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继承、创新和积淀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新农村文化包涵了和谐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民主管理文化、伦理文化、文娱文化等丰富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实施文化战略,改革文化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竞争力,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华人经济文化是人类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经济文化是指经济活动中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概括和总结。华人经济文化作为特殊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态也具有经济文化的上述规定性,然而由于海外华人经济文化活动舞台空间极为广泛和复杂多样,其经济文化历史与现实的环境差异很大,海外华人经济文化也呈现出多彩的层面和各自的特殊性,海外华人经济文化既是世界经济文化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华人的传统文化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