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A股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数据,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背景下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在股权再融资期间均有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倾向,且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高于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上市公司再融资后业绩变差,且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业绩下滑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行监管体制直接影响着实体企业的上市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为了探讨发行监管约束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监管约束的理论模型,借此研究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影响IPO价格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证监会颁布的15项新股发行的承销法规通过手工挖掘方式得到新股发行监管指标,并用2004—2018年IPO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IPO高溢价,而且降低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有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但这种影响受到承销商行为、投资者情绪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上述结论对推行新股发行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及制度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证监会2006年颁布实施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对有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做了硬性规定。通过PSM(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再融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相应分红比例的监管门槛而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再融资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非国有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较高;而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低于国有企业,并且其盈余管理主要是依靠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尤其是依靠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中的产品成本来进行操纵。  相似文献   

5.
徐鹏 《财会通讯》2021,(3):55-58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所有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评级较高的企业的盈利质量较高,具体来说,拥有较高企业社会责任评级得分的企业较少参与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质量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监管模式和在此基础上IPO定价模式的变迁,分析了IPO定价与lPO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对IPO盈余管理方面已有的部分经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经验命题。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会导致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大客户经济联系更强时,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并且,当供应商为国有企业时,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更大;当供应商为非国有企业时,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更大。最后,研究表明,大客户盈余管理会使供应商企业投资与未来业绩的关系减弱。该研究为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邓俊杰  韩圣 《财会通讯》2013,(11):37-40
本文采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公司实际税率和会计一税收差异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在2008年所得税税制改革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税制改革降低了企业税负,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产生了负向的影响;政策变动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要小于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研究差异化的市场环境作用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导致管理层利用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非国有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更善于利用隐蔽性较高的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并购事件的发生,会削弱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当首次收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时,管理层倾向于利用应计利润的操纵进行盈余管理,随着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次数增多,管理层转而利用隐蔽性较高的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市场环境越透明,市场化程度越高,越能抑制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下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公司作为主要研究样本,研究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会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会显著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2011—2013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的教育程度和本地化可以显著抑制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委员会主任的薪酬可以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却无法显著地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6年至2012年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用可操控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IPO企业在发行前后确实存在显著为正的可操控应计利润;2与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前相比,2009年后IPO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盈余质量变差;3主板IPO企业的盈余管理在上市前与中小板、创业板基本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上市后却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中小板、创业板企业仍存在较强的动机将企业的盈余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7,(8):87-93
本文基于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产权性质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国有企业严重的代理冲突,其费用粘性水平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交叉项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权性质对费用粘性的影响要强于盈余管理。对此,企业可要求管理者披露费用粘性信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费用控制问题,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通过制定约束与激励机制来弱化代理冲突。最后,本文提出设置费用粘性水平这一考核指标,丰富了绩效考核体系的内容,也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了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对高管任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上市A股1998-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国家持股高低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本文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利用会计应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并通过数据验证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对应计盈余管理却没有显著影响。同样的,长期PE及PE声誉变量对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作用,但这一作用在应计盈余管理上未能体现;IPO后,PE入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再显著,但长期PE与PE声誉变量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IPO定价方式的市场化改革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的定价问题一直是各国证券市场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新股发行的抑价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对我国的IPO定价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创业板的上市,意味着我国的IPO定价完全的市场化,但是,这种完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是否真的有效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就是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而预算管理效率和效果则受到预算松弛等因素的影响。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替代效应假说,探究盈余管理和预算松弛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与预算松弛负相关;与国有企业相比,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CEO权力异质性下盈余管理和预算松弛之间是否还存在替代效应,结果表明:CEO权力越大,盈余管理和预算松弛之间的替代效应越强;相比于国有企业,CEO权力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上市的热潮,企业IPO上市前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得到了许多关注。企业IPO上市前的盈余管理行为,既欺骗了投资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又会阻碍企业的正常成长,不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与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影响的方向和机制等,并根据研究结果从制度、监管等方面提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东  王竞达 《会计之友》2021,(12):100-110
文章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策预期、盈余管理动机与企业并购商誉减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政策预期会增加上市公司通过商誉减值进行"洗大澡"盈余管理行为的概率,降低上市公司"盈余平滑"盈余管理行为的概率.进一步考虑市场化水平、产权性质和审计机构排名的调节效应后发现,在低市场化水平、非国有企业和非四大审计的样本中,上市公司更容易受政策预期的影响,通过商誉减值的手段实现"洗大澡"的盈余管理目的 .本研究丰富了商誉减值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为准则制定机构完善商誉后续计量准则、资本市场监管方完善相关监管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