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两年,商场、商店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恐怕非“特价”、“打折”莫属了。应季打折特别是换季商品价格打折,被商家视为一种促销和处理积压商品、回笼资金的最佳经营手段。“全面打折”、“惊喜特价”、“换季大减价”……红一块黄一块的打折广告极大地刺激着消费者的购物神经。“惊爆特价!存货有限!”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但是且慢,还是请你问明白、考虑好之后再掏腰包,否则,在你买回打折商品的同时,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能一同被商家折掉了。问清打折原因明明白白消费现在很多商家打着让利或促销的牌子,折价销售商品,若在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2.
又到元旦和春节,各商家为了迎接这难得的购物黄金期,使出了浑身解数:打折、送礼、抽奖……在此,消协根据多年来“新年消费投诉”,指出了商家惯挖的多种陷阱,提醒消费者要小心提防。  相似文献   

3.
打折,原本属于商家让利于消费者、进行正常市场竞争的商业行为。然而,近年来,在各类市场、商场,“本市最低价”、“清仓甩卖价”、“跳楼价”、“吐血价”不绝于耳,明明是原价100元的一双的鞋,却要眼睁睁地写着:原价260元,现甩卖,以130元一双出售,这种打折是“明降实升”,是打着“降价”、“打折”、“甩卖”的幌子搞价格欺诈,违反了明码标价的有关规定。2002年春节前,深圳的张某经过罗湖区某商场,看到该商场正在搞“节日大甩卖”,于是便以“买100送30”的迎春优惠价格924.8元,购买万美贡缎全棉6件…  相似文献   

4.
先打折再返券多花49元「市民反应」张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他上月在丰台北路的华堂商场购物。当时商场正在进行满200减80的活动。他看上了一件波司登的羽绒服,标价618元。当时,这件羽绒服正在进行9.5折促销,促销价为587元,再经过满200减80的活动,张先生花了427元购买了这件衣服。消费小票须兑换成礼券「商家解释」「律师支招」「消协说法」「市民反应」「商家解释」「律师支招」「消协说法」张先生说,他回到家后,儿子看了价格后提醒说,如果按原价满200减80,则只需要378元,比现在少付49元。波司登柜台售货员说,她没有义务向媒体解释打折和活动的任何信息。而华堂商场一负责人李先生说,绝不存在欺诈。此次进行满200减80的活动,是北京6家华堂商场的统一活动。为了防止商场内柜台故意抬高价格等欺骗消费者,商场提前半个月将所有产品的价格锁定,不许变动。波司登也是全国统一价,柜台不许随意变动。北京北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勇说,第一,商品实际价格与售出价格是否差距过大,如果过大,商家涉嫌欺诈和陷阱。第二,如果商家搞了许多促销手段,比如打折和减价,消费者有选择权。针对此次案例,双方均有责任,此次消费过程是明白的,不存在隐瞒。北京市...  相似文献   

5.
时下,各大商家掀起了“打折”狂潮,个个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却在商家打折的背后发现诸多“打折陷阱”。白等一宿买彩电前不久,某市一商家为招徕更多顾客,打出50元买彩电的广告。第二天,早上8点半钟,当记者来到该商场门口时,发现已有近50人在那里排队等候买50元一台的彩电。到了9点钟时,商家开门,令人没想到的是只有前两位有彩电可买,其余的全算白凑热闹。排在第三位的小伙子十分生气地告诉记者,为了买所谓50元一台的彩电,他整整一宿没休息。他认为商家在广告上没有说明“售50元彩电只限2台”,是在误导消费者。记者在该商场…  相似文献   

6.
前一段时间引发热议的“双十一”是个由中国的商家和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不经意间创造出来的“购物节”。这一天的大小商业街被商家带有打折、赔本、放血等字样的促销条幅所包围。商家的促销叫卖声与购物者的接踵身影交织在一起,真算得上是红火热闹了。然而这其中却夹杂着些粗糙、乃至不文明。特别是“双十一”过后频频被曝光的商家欺诈和购物者的上当,使“取舍”和“取予”这两个词汇便不时地出现在我的思绪中,这是中华民族极富哲理的两个美好词汇,其中蕴含着商业道德和商业智慧,甚至反映了两个古老民族的商业理念,这两个民族就是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7.
打折、有奖促销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之一,节假日里,这类促销活动更是开展得热热闹闹。但是,在这“节日欢歌”中却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让消费者高兴而来、败兴而归甚至愤而诉至工商部门。记者在春节过后从南宁市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消费申诉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某些商家利用节假日开展有奖促销活动,宣传及兑奖过程都出现了不规范的地方,误导了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商家在宣传广告上以低价位打折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却在获得折价商品前设置诸多条件。如必须先消费达到一…  相似文献   

8.
春节将至,南宁市的各大商场又迎来新一轮的打折狂潮。“买200返200”、“买300送150”、“全场1折起”等各种促销名目让人眼花缭乱,面对商家的各种打折,你是捡到了“馅饼”还是掉进了“陷阱”?  相似文献   

9.
时下,打折已成为许多商家的“惯用伎俩”,有的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打折。作为消费者,怎样才能分辨打折的真假,弄清楚什么样的打折商品能买,哪些不能买呢?  目前商品打折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号型不全、换季、节假日、抛库存等。  通常,仅因断码、号型不全而打折的商品,最容易从中发现精品,若能挑到合码且合意的商品,则最为划算了,但若尺码不合,千万不要凑合。  摸清各类商品及品牌的打折习惯。比如一些品牌皮鞋换季打折折扣很低,而其中不乏一些经典款式,此时购进决不会吃亏;一些化妆品喜欢在节前打折;当然最常面对的是…  相似文献   

10.
打折是商家永远玩不腻的游戏——曾听一位服装老板半开玩笑地说,商场里最动人的“女高音”,就是“打折”的叫喊声,连许多消费者也称这种声音是“世上最美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打折是商家永远玩不腻的游戏——曾听一位服装老板半开玩笑地说,商场里最动人的“女高音”,就是“打折”的叫喊声,连许多消费者也称这种声音是“世上最美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折扣销售是按商品标明的价格扣减一定数额后的销售,因此又称价格折扣,我国惯用打折的形式来表示。每到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打折销售、甩卖的告示满目皆是:作为吸引消费的通用手段。各个商家甚至以店庆、各种中西节日的名义打出折扣销售的招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消费高峰。  相似文献   

13.
信息导报     
商家以低于正常价格的方式销售某 类产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商品本身存在质量缺陷,因此低价出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处理品”;二是在换季或某此节日期间举办的计利销售(在正常价格基础上给予一定折扣),打折商品大多是合格产品。《产品质量法》第14条规定,产品应“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第28条规定,出售产品“不具备产  相似文献   

14.
时下,消费者在逛商店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反季商品热销的场面。一些名牌服装4~6折,更有甚者打到了3~4折。反季商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受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有不少消费者购物只注重价格,而不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的消费者看见别人买,自己也跟着“抢”,把商家的“库存”变为自家的“箱底”。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部分商家常以“打折反季商品不退不换”为借口,不提供信誉卡、发票等购物凭证;更有一些商家利用反季销售,倾销“问题”商品。而消费者购买反季商品后一般不会马上使用,只能等到适合季节再用,有的商品在消费…  相似文献   

15.
商企联盟营销策略案例实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本案例市场大北景 1998年夏,在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连续第5年金融紧缩政策影响下,国内市场持续疲软,企业销售普遍下滑,企业产品大量积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竞争成为商家厂家争夺市场、维持生存的常规策略,由此引发的打折、降价、让利、买一送一,直至“价格大战”等低水平对抗性的市场竞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这就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价格体系、市场规则体系及市场整体秩序,最终破坏了整个市场体系。所造成的市场竞争局势十分严峻:商家  相似文献   

16.
打折,是企业促销手段之一,它通过在短时期内降低产品的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从而实现销量在短期内的增加。因此,打折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在短期内使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产品,并产生购买行为。 逢年过节是中国人的购物高潮期,每当这时各大商家都将打折作为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促销手段。在理论上商场打折是必需的,一方面消费者要求打折,另一方面打折确实有助于实现商场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关键是商场如何正当运用好打折策略,真正吸引顾客,  相似文献   

17.
时代变迁,世事更迭。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市场格局的变化,商品由“短缺”悄悄变为“过剩”,卖方市场渐渐让位于买方市场,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逐步同开放的国际市场接轨。在此情景下,各路商家不得不改变策略,放下架子,由冷若冰霜变得面带春风,降价、打折、让利、抽奖等各式各样的促俏活动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企业之间的价格大战所引致的降价之风,已成为消费者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一种经济现象。现在人们在住宾馆、逛商店、进酒楼等日常消费中,似乎已经不太担心商家手握利刃“宰客”,并暗自庆幸“钱”又值“钱”了。“微利时代”已在我国悄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场消费如火如荼的进行式,在周末休息日,在节假黄金时间段中,一面是人潮涌动的购物流,大包小包购物忙的消费,一面是血拼不止促销不息、咬住商机不放松的卖场商家。“打折”呼唤着“刷卡”,“忧惠”吸引着“付现”,货币流通的过程里,商家比消费笑得更灿烂。  相似文献   

19.
继打折、降价、馈赠等促销手法之后,现在有些商家又打出了“进价销售”的招牌.表面上看.“进价销售”对于商家来说是无利可赚,是完全让利于消费者。但我们决不能被一些袁面现象所迷惑,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财会通讯》2007,(B02):25-25
钻石推广中心(DTC)培训经理刘厚祥表示,钻石市场“高价低折”的例子不胜枚举,曾有一家百货店打出了钻石饰品0.5折的惊人折扣,创下了钻石市场的折扣新低,而即使打了这样的超低折扣价格上依然存在水分。商家对此似乎早已习以为常。“有经验的消费者到我们这里购物,大多会直接商议价格。”一位钻石柜台的销售人员对此不以为意,“如果不打折,别人反而会觉得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