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四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形势,为社会提供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2.
完善就业制度 促进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搞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 ,有关专家认为尽快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制度 ,可以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文章从完善就业相关制度分析入手 ,探讨了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大学生就业持续面临着压力.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了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新趋势.创业是就业之源,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是困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而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就业难,引发而来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和影响因素,探究应对策略,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健康就业、充分就业、全面就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我们必须从学生、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四个层面来加以落实,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确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二是高校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企业要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政府要强化管理职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是一种与职业需求相关、动态发展的各种有益于成功就业的能力组合。文章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就业主体特点,认为要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并从个人、学校、企业、政府四个层面给出了提升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是法治背景下的民生事务。在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已形成了法治化的雏形,但是法律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残缺,使得大学生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且有益的张扬和必要的规制。为此,可以高等教育为界域,从内容、形式、主体等多方面建构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法律教育举措。  相似文献   

8.
张蕾  肖楠  王雪飞 《时代经贸》2014,(6):139-13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难、人才浪费已成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女性农村生源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在就业时面临更大的压力,处于更艰难困境。女性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能否实现快速、健康、文明发展的大问题,是一个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和谐的发展,本文呼吁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提高女性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用人单位、女性大学生和社会都是益事。  相似文献   

9.
胡拥军 《经济师》2008,(11):124-124
就业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权能包括四个方面,具有基本人权、派生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平等就业权保护的实质就是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大学生平等就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平等就业权保护应从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法》和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扩招,社会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也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能否能够顺利就业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国家经济体制、社会环境、大学生个体、就业市场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制约.本文从大学生个人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就业能力等主观因素出发,结合国家经济结构、社会就业背景、就业市场等客观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