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区域营销与区域竞争优势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群英 《商业研究》2011,(6):192-197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之间为争夺市场、投资和人力资源而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营销日益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区域营销推动区域要素集聚、特色产业培育、产能辐射增强和区域间的分工协作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区域营销推动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大战略下,各区域对资源、市场、政策等各种发展要素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场竞争中有些区域虽然在自然资源禀赋上非常富有,但却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反而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却在消失;而有些区域虽然自然资源禀赋贫乏,却通过后天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富饶的贫困"与"贫困的富饶"并存现象非常严重。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可以促进落后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帮助发达地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因此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中,除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还必须依靠政府优化制度和文化环境,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区域竞争力可分解为三个层面:宏观的区域竞争力,中观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微观的供应链集成竞争力.微观层次中,企业通过供应链集成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通过契约关系不断激励整个供应链条研发创新、降低成本;中观层次中,由于供应链的集成,企业间形成了同时具有竞争合作关系的产业集群,它们的竞争力在适当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随着供应链集成竞争力的提升而不断提升,形成了该区域竞争成功的关键要素.反之,如果企业没有高效、敏捷的供应链集成系统,区域内就形不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胡春森 《中国市场》2010,(41):61-62
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对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国家、城市及大都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研究,国内对区域竞争力评价要素研究。指出了目前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还不成熟,不能有效反映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形成机理和发展现状,国内外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商》2015,(30)
本文对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力的概念进行辨析,展开分析区域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着眼重庆市区情,深入分析重庆市区域竞争力水平,提出提升重庆市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意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创意产业比较优势的具体表现,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共同作用形成;是国家创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区域创意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构建AHP分析框架,解析区域创意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主要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组成。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佳木斯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佳木斯不仅在中俄经贸发展中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还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佳木斯的这些区域经济优势是自黑瞎子岛回归才被各界所重视,黑瞎子岛的回归,使我市的区域经济优势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筛选出区域价值链环节竞争力评价指标并构建了区域价值链环节竞争力评价模型,以因子分析为基本方法,对2009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间不同价值链环节的竞争力相对差距较大,产业布局应当遵循区域要素禀赋优势嵌入不同价值链环节,以实现嵌链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于区域竞争力研究,认识到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根源,能为区域发展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创造出众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场。但关于区域核心竞争力概念和涵义认识尚未统一,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区域品牌是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和产业化的发展程度,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而其形成有赖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包括区域特色、品牌内涵、产业优势,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系统的形成过程以及路径选择规律。区域品牌在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大主体通力合作下,通过对利益机制、竞合机制、传播机制和监管机制共同运作的推力作用,促进区域品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红  谢愚 《商业研究》2012,(9):36-42
通过建立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本文讨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并根据模型的截距项的差异,将我国的创新能力划分不同的研究区域,对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及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再回归,发现导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创新模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阶段区域经济产业趋同问题突出,各地区行业结构与布局差异明显,造成区域创意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构建一个要素禀赋差异、行业异质性与区域创意能力理论分析框架,探析异质性行业结构对区域创意能力提升的影响,通过比较生产投入的资本与劳动要素禀赋差异,发现行业异质性能够促进地区创意能力的提高,异质性资本更能够促进市场包容度和创意人才的增加,异质性劳动更能够促进创意人才和技术的进步,而且这些影响具有正反馈的乘数效应。上述结论不仅补充了产业组织理论在创意经济上的应用,验证了劳动力迁移是由投入要素单一化部门向投入要素多元化部门进行,也有助于厘清行业异质性提升区域创意能力、改善创意环境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完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是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机结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理顺要素价格,消除价格扭曲,完善税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A wealth of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s has examined born globals or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which are firms that from inception view the whole world as a market and as a source to access resources. Many of these firms build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high-tech knowledge. However,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how born globals can achieve success if they access resources through their relationships from actors in their networks,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rn global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actors in creating new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how new firms, or so-called university spin-offs (USOs), are formed around universities.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why some USOs are successful in their international growth strategy and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nd facilita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The study investigates 10 USOs around the newly established Halmstad University in Sweden and finds that universitie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firm creation and initial international growth. The regional competence base increase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cal university, primarily by strengthening the regional human capital and by increasing university research. This study shows that researcher entrepreneurs’ ventures start as born globals, but that these firms do not continue to grow. Born global business models, per se, do not lead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ization. Instead, a strategy built on customer focus and an ability to adapt to different customer demands lead to growth, and the location of growth is dependent on the size of the home market.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can be a successful growth strategy for USOs focusing on both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markets.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描述了1980-200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之间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差异.并从后发优势、地理位置和政策倾斜三方面实证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缓解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鹏  何叶  庄大昌 《商业研究》2007,(10):178-183
以长沙为例将区域旅游市场分为国内和境外两大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又分为基础、重要和辅助旅游市场。境外旅游市场又分为基础、主要、重要和潜力市场。为此,长沙市旅游业发展,应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实施政府主导总体把握,整合资源推出品牌,区域联合优势互补等营销策略,努力提高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物流产业集群与粤港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性,并根据粤港区域的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建立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必要性。最后从资源协同、产业协同、竞争协同等方面探讨了物流产业集群与粤港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协同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友亮 《江苏商论》2012,(5):107-109,113
省际边界县域是区域旅游板块的重要部分,提升其参与区域旅游的竞合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行政边界性屏弊制约和自身参与能力不足的现实困难下,省际边界县域要有效参与区域旅游竞合,应以寻找合作因素,促成合作实现为契合点,做好旅游流动顺畅工程,坚持开放理念,创建区域间旅游要素流动的无障碍空间,强力"育势"和合理"运势",实行区域内旅游项目、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成为全球化条件下决定区域参与国际化分工地位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到制约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相应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国栋 《中国市场》2009,(19):82-84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加强区域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临沂区域物流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基于交易市场的区域物流运作模式,提出了通过优化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和配置,采用扬长避短的战略管理,突出临沂地方商贸区域物流发达的特点,以物流园区为依托,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区域物流的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及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