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影响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主要有:(1)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尽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2)舞弊的客体是会计数据。舞弊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上市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财务报告的舞弊是企业管理层所为,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规范是企业管理中的自律行为,不能治理财务报告的舞弊。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源是利益驱动,舞弊的方式是满足业绩考核指标(财务指标)的要求,同样业绩评价体系影响着会计主体特定利益动机,决定着会计舞弊的方式、重点、特征。治理财务报告舞弊需要完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舞弊项目审计,健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改善业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晓霞 《电子财会》2006,(10):31-34
会计舞弊分为员工舞弊和管理层舞弊(管理层故意通过重大误导性的财务报告来伤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舞弊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主要是由管理层会计舞弊引发的,管理层舞弊是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高风险审计领域,故本文所指的会计舞弊即指管理层会计舞弊。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6,(10):72-73
财务报告舞弊是对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或披露的数据进行蓄意的错报或漏报,进而在一些重大方面导致了财务报表与公认会计原则相违背。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识别和治理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阐述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公司管理层、关系对象、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揭示了财务报告舞弊的迹象,然后提出了几点治理对策,以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8-2013年证监会查处并出具处罚公告的56家年度财务报告存在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手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存在财务报表附注舞弊偏好、跨年舞弊频发、特定行业多发、监管层处罚过轻、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效性欠缺等特点,同时在舞弊手段的选择上呈现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出现了更为新颖的舞弊手法。这说明,随着我国监管政策和力度的不断完善与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绝对的遏制,一些新的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实践证明,法务会计是治理财务舞弊的新利器,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克星。本文介绍了法务会计的涵义,重点分析了法务会计在控制和治理舞弊方面的作用及其与独立审计在舞弊控制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随着上市公司的逐渐增加和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方法日益增加,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上市公司应该针对财务报告舞弊方法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减少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造成的损失。本文主要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方法进行分析,针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提出合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薷萩 《中外企业家》2014,(3):157-157,16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仍不容乐观。证券市场上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应接不暇,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信心,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并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这不仅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也打击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整个资本市场和会计界的信心。与之相应,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征兆、识别以及防范等多方面。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进行简短评析,以期对以后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一套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指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步建立的指标进行简化和验证,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4~2009年间因非调节利润财务报告舞弊而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舞弊公司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机制特征的基础上,采用2001年~2004年的公司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集构建了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结合2005年~2006年的公司数据,对识别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83.33%,说明模型对识别后续年度的财务报告舞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管理层特征与会计舞弊行为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60家因会计违法违规受到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这60家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任期、选派方式、激励形式等与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重组与公司会计舞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对完善我国管理层机制、促进上市公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布了《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SAS-No.99),取代了原有反舞弊审计准则SAS NO.82,以增强CPA执行财务报告审计时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通过对美国审计职业界关于舞弊的独立审计准则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制定、完善舞弊审计准则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信号的审计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一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与治理,我国的经济秩序必将受到干扰.投资环境必将受到破坏。但财务报告舞弊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注册会计师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管理当局是否进行了财务报告舞弊。本文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常用手法。并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审计识别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自有证券市场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就不曾中断过。AICPA第99号审计准则(SAS-99)将财务舞弊划分为挪用资产和财务报表舞弊。而COSO发现在美国1997-2007年的上市公司舞弊中,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是多计收入和资产:超过半数的舞弊是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虚构收入;将近一半的欺诈行为是通过低估坏账准备,多计存货或长期资产价值的方式高估资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一路飘红,但随之而来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也不断出现,并且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破坏了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面对日益严重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我们需要揭示的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舞弊手法,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面落实新准则 积极防范财务舞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途径,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舞弊防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问题层出不穷,已成为危害我国证券市场秩序的毒瘤。处于转型经济中的证券市场特殊的制度环境给上市公司舞弊提供了机会,因此短期内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还会继续存在。分析这些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违规的共同特征,将有助于提醒审计人员和监管人员重点关注相关违规线索,提高审计和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从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管理舞弊案不难看出.各国经济领域里的管理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的制约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管理舞弊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对管理层舞弊进行概述并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管理舞弊手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的一些实际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程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