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粮食购销全面放开后的四川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5月,国务院17号文件决定:“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行,当前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这标志着我国粮  相似文献   

2.
国家从1998年开始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市场,近几年又对粮食流通政策措施不断加以完善,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应当是全面彻底的市场化、自由化。从粮食流通的角度看,这意味着粮食流通不再需要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从2004年6月按照国务院关于放开粮食购销,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山西省在1998年放开了小杂粮收购。2001年放开了玉米收购。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2004年6月又放开了小麦收购市场。  相似文献   

4.
“没有主渠道不稳,没有多渠道不活”,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流通历史证明了的事实。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粮食价格后,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多形式的粮食流通渠道迅速发展。国有粮食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新形势,如何尽快从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是当前粮食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一、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面临严峻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流通渠道逐步拓宽,多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不断增加。2004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鼓励多种市场主体进入粮食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经济》2006,(4):10-11
“十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基本框架初步确立。这五年,是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转折阶段。从2001年率先放开主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重大突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1998年的30434个(2000年26010个)减少到17714个,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超过10万个,初步形成了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以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  相似文献   

6.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是我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决定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取向,坚持“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提出“放开购销市场…  相似文献   

7.
今年国务院出台新一轮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通过“保护产区、放开销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这次改革是在新形势下对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必将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广东作为粮食主销区,将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这对于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政策优势垄断粮食市场、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其布局和经营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广东…  相似文献   

8.
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补贴范围及用途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补偿资金。自1994年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以来,补贴对象、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基本未变,200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后,各地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尤其补贴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各省市不同。本文结合重庆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风险基金补贴范围如何进行相应调整谈一点看法。一、重庆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重庆市粮食市场化改革总的取向是:“一取消,二放开”,加快粮食市场化建设进程。(一)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从2002年1月1日起,全市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把粮食定购改为在政府指导下,依照市场需  相似文献   

9.
一、粮食流转贷款的政策依据及其含义随着各地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从2004年新粮上市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以此为标志,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进入了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所谓粮食市场化。就是要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粮食市场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发展和规范多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实行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是在新时期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改革方案实施的总体情况看,出台顺利、进展平稳,政府、企业、农民、消费者等各方面反应积极,总体效果是好的。改革背景及政策取向从“放开销区、保护产区”到部分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进行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尝试,几年来的改革一直都是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粮情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遇…  相似文献   

11.
反思98''粮改     
2001年,浙江省率先拉开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序幕,取消1998年实行的“三项政策”。许多省市紧随其后,逐步放开粮食市场。最近有不少粮食经济专家和技术官僚吹风,市场化改革的力度还要加大。笔者闻之,既惊又喜还叹。闻改而六惊“一惊”上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如此“短命”。1998年国家实行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核心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到2001年浙江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前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对前次改革进行了自我否定。随后广东、江苏等省份,也基本取消“三项政策”。今年粮食产销平衡省份也逐步放开市场。粗略统计大约有20…  相似文献   

12.
浅析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以来,我国粮食主销区相继取消粮食定购任务,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就其内容而言,此次改革是中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中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虽然粮食主产区仍保留定购任务,但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必将对主产区原有的粮食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政策机制自1992年我国提出“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向以来,粮食购销体制开始由“双轨制”向“市场化”转轨。90年代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对保护粮农利益、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随着出现了“卖粮难”、“地区…  相似文献   

13.
1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现状1.1粮食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虽然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几经曲折,但仍然取得了相当进展。2001年8月,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2002年,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出《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在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前提下,允许粮食购销企业与加工企业开展联营业务试点。”这是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中国加入WTO后,对粮食…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从1992年放开粮食销价,到1995年“两线运行”;从1998年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到最近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改革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方向,改革的进程加快了,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国务院28号件明确放开8省市粮食市场,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八个粮食主销区省市率先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随后粮食产销平衡地区相继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主产区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路子,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曾在粮食流通和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快改革,适应新时期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如何认识国有粮食企业的体制责任和现状差距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承担政府职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加上改革滞后,历…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2000年,适应我国粮食供求格局的新变化,调整了保护价收购范围,放开了部分粮食品种的收购和价格。2001年7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初,遂宁市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工作在中央和省上还未全面部署前就率先全面推开。经过实践和探索,粮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格局,打破了束缚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建了粮食流通体制的新模式,各项粮食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两放开”,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从2004年起,取消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收购价格由收购主体自主决定,全市粮食收购市场全面放开,允许符合条件经批准的各种所有制法人和自然人参与粮食收购。二是“一调整”,即调整粮食补贴办法从2004年…  相似文献   

18.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建立适应生产和消费需要的粮食流通体制 ,是协调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 2 0 0 1年国务院做出的以“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粮改决定 ,加快了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这一进程 ,必将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2 0 0 1年开始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是对 1 998年以来粮改的重大…  相似文献   

19.
张霞 《齐鲁粮食》2003,(4):39-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末,全国粮食产量先后跃上了4亿、4.5亿和5亿吨三个台阶,粮食产销出现了大体平衡、略有节余的可喜局面,粮食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随着粮食生产和需求的发展变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率先进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试点,主要内容是“三个放开”,即粮食收购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市场放开。从去年开始,省政府确定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放开粮食市场。粮食市场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展。但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初步确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新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去年5月,国务院发出17号文件,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和会议精神,国家粮食局立即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