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关系是我国电视产业运营的基本形态,二者分分合合实际源于制播分离动因和阻力的长期博弈。因此,不能仅仅为了制播分离单纯用行政命令推动,而是要尽快消除其背后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尽快营造电视产业高速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三网日益融合的当下和将来,为传统电视产业在跨行业、跨媒介的竞争中冲出一条生路,拥有一席之地并完成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2.
刘济亮 《商》2014,(16):116-116
制播分离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目前,三网融合背景下,传统广电行业在平台和内容层面面临着新媒体的双重冲击,如何实现成功突围,做好内功显得尤为重要,而不同样态的"制播分离"则被寄希望成为带领广电突围的"许三多"。  相似文献   

3.
赵睿嘉 《北方经贸》2010,(4):107-10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电视媒体应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强化电视节目制作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电视节目制作成本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划分作业,确定成本动因;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分摊率的确定。其成本控制应以直接制作成本与间接制作成本为主。  相似文献   

4.
孙思 《华商》2008,(20):133-134
我国电视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但节目交易市场仍不成熟。交易会时间跨度大、缺乏政策规范和政府扶持、市场地域分布不合理、节目定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显现,严重阻碍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和销售。本文提出构建常设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照顾各地区分布营销网络、扶植文化流通企业、健全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加大政府监管和扶持力度、构建网上交易平台等对策,希望为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广电行业正快速地向数字化、宽带化发展,其中电力系统是实现硬件和数据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采用合适的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系统为电视播控机房提供优质、安全的电力供应,是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基础,也是广电行业不断向高端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湖南广电认为,只有从产业的角度出发,跨越事业、市场两种体制,打通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平台,才能进一步将电视台所掌握的资源放大。2010年,湖南广电集团启动“局台分离”和“制播分离”的改革。此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更名为湖南广播电视台,通过拥抱新媒体、引入外界资本、加强对外关联合作等方式,确立了以广播、电影、电视、新媒体“四位一体”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典型国家天然气价格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君臣 《中国市场》2013,(19):47-50
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气定价主要采用成本加成的方法,并且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从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经验来看,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是最终目的,但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采取不同的定价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天然气市场化程度和天然气定价机制开放程度都较低,天然气价格管制不能立即解除,价格改革应集中在管制方式改革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天然气出厂价利用市场净回值定价法,管输费利用二部制定价法,城市配气费仍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4):45-46
在我国,节目主持大约经历了播音、模拟主持、主持三个阶段。由于最初缺乏经验和专业人士指导,采、编、播等多个工种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长期处于各自为阵的分离状态。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主持人在节目中尽情展示自我,发挥言语魅力,传达民情民生,褒贬内外时政。现如今,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够独立完成电视节目的采集、编辑、播出的复合型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在开始电视行业的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广电行业正快速地向数字化、宽带化发展,其中电力系统是实现硬件和数据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采用合适的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系统为电视播控机房提供优质、安全的电力供应,是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基础,也是广电行业不断向高端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各行各业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纷纷借助新技术转型升级。为保障我国电视产业的长远发展,电视节目制作应转变传统思想,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开创新的发展道路,以观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增强电视节目的竞争力。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制作的新要求,提出节目后期编辑制作和剪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视节目内容在经过多年发展后,以新闻和电视剧为代表的主流内容已经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影视剧已经实现了产业化。除此之外的节目市场,诸如综艺娱乐、电视纪录片、动漫、生活服务等内容在制播分离政策下,也实现了社会化发展,节目内容生产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整个市场空前繁荣。而在繁荣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当下的节目制作市场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相似文献   

12.
《广告大观》2005,(4):17-18
日前《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发布现场,光线电视总裁王长田大倒苦水。事实上,这位第一个在中国推广“制播分离”的民营电视商正在遭遇“制播分离”带来的烦恼——他虽然可以推出精良的电视节目,却不能保证它们的播出。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44号令,允许外资以最高参股49%的比例组建合资影视制作公司以后,民营电视商的压力将会变得更直接。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变迁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内,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实现了天然气定价的完全市场化.天然气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受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和市场条件制约.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成本加成定价法向市场净回值定价法的转变.未来我国应通过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建立天然气战略储备、培育天然气期现货市场等措施促进天然气定价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东方风行传媒集团成长至今已有14年,初创于广电事业制播分离的大背景下,曾在节目制作行业的生存夹缝中挣扎;紧接着迎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却独辟蹊径走向产品销售。十几年前,包括东方风行在内的一批民营节目制作公司从同一起点出发,而今结局却是各不相同。其中东方风行“奠基一转型一跨界一融合”的过程一气呵成,在一条未有前人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精彩。这种精彩既是东方风行自身择路求索的结果,同时也是时势变化促成的决策成果,但归根结底还是基于东方风行对自身定位的坚持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一系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在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贷款定价是村镇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如何选择合适的贷款定价模型,对于村镇银行能否正常运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价格领导定价模式与客户盈利分析模式等三种主流定价模式原理及对村镇银行贷款定价的可行性分析,最终确立成本加成定价为目前村镇银行最佳的贷款定价方法。同时为增强该模型的操作可行性,本文还确定了成本加成定价模式的具体计量方式。  相似文献   

16.
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自营出口和国内销售2种业务形式。公司在2007、2008年产品大量出口,但却产生过千万的亏损。产品定价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企业管理层一度认为亏损的原因是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成本不准确性,造成产品定价偏差,决定对产品BOM清单进行持续更新,但企业的盈利状况并不没得到改善——问题的关键在哪?本文将运用出口退税、财务核算及产品定价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该企业自营出口产品定价实际情况,通过过往数据的分析整理,建立出口退税模型。从构建的模型可以看出,在产品定价公式中用13%法定出品退税率明显高估退税收益,找出企业出口量越大、亏损越多的症结所在,并进一步阐述如何正确认识成本加成定价中的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各她的电视台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在如今精神文化需求增大与审美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电视节日的内容,画面,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电视节目制作在新的技术层次上进行提升.而在另一方面,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冲击,电视节目在策划到制作播出的过程中,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尤其是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已经基本实现模拟设备到数字设备的过渡.本文旨在简述我国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发展趋势,并对当今电视节目制作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新技术时代下的电视节目制作工作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媒介资讯     
广州实行电视制播分离择优采购节目,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获建行30亿元金融支持,北京电视台卡酷频道将涉足网页游戏市场,中国教育电视台与华彬集团跨界联手打造大型励志电视节目《中国成年礼》  相似文献   

19.
李红霞  武菊 《商业时代》2012,(28):86-87
文章基于企业集团的下游市场存在产量竞争、最终产品的需求函数为不确定的条件,研究了集团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当对中间产品实行歧视定价时,中间产品的最优转移价格可能大于也可能等于或小于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取决于下游公司与竞争公司生产的最终产品之间边际成本的大小关系;当对中间产品实行单一定价时,中间产品的最优转移价格为边际成本加成。通过对两种定价策略的比较可知,中间产品实行歧视定价将增加下游子公司和企业集团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20.
提升外贸企业出口定价能力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例,探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RTPU)下降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成本加成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RTPU下降会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加成率;在多产品企业内部,RTPU下降对企业核心出口产品的成本加成率的提升效应更大。作用机制体现在,RTPU下降存在不完全的成本传递效应以及产品整体质量提升效应,进而提升产品的成本加成率;RTPU下降后,企业通过缩减产品组合,生产高质量核心产品的方式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其核心产品成本加成率。此外,本文还发现RTPU下降仅对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的企业、通过一般贸易出口的产品的成本加成率具有提升效应。本文的结论为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外贸企业出口定价能力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