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波  蒋乃明  熊进 《人民长江》2008,39(22):4-6
唐家山堰塞坝顺流向长802 m,横向宽610 m,高82~124 m,堰塞体积为2 037万m\+3,抬高水位约70 m,蓄水量约3.18亿m\+3。由于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拟定了3个开挖方案,根据工程特性,经过比较,选择以机械开挖为主,小规模爆破(孤石解炮、清石坎等)为辅,人工装运钢丝石笼码砌护坡的基本方案。针对明渠沿线地形地质特点,施工时划分为3个作业区,即上游高地为第1区,中间凹地为第2区,下游石坎和陡坡段为第3区。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参战各方共同努力,保证了机械设备24 h高效率施工,提前超额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泄流渠开挖任务。  相似文献   

2.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特点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北川附近唐家山山体大滑坡,形成一座危害程度极高的堰塞湖。为避免堰塞坝溃决而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由水利部组织实施了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程措施。工程应急处置方案为开挖泄流渠引流冲刷,并在实施过程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施工历时17 d,成功地解除了险情,工程施工与泄流过程未造成人员伤亡。在唐家山应急除险中,充分体现行业专业优势和技术支撑作用,应急处置中采取的“因势利导、借力自然、安全可控”的技术思路,可作为其他大型堰塞湖抢险的科学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1 概况 1.1 唐家山堰塞湖基本情况 唐家山堰塞湖是"5.12"地震四川省境内34个堰塞湖中危险级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个,其位置位于涪江支流湔江上,在北川县城上游约3.2 km处.5月14日发现该堰塞湖,由于气象原因,20日第一批专家组人员飞抵堰塞体,对其形体和堰前水位进行了测量,对其组成物质的地质情况进行了描述,21日第二批专家再次飞抵堰塞体,对堰塞体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再次进行了勘察,确定采取应急抢险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其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遵循"安全、科学、快速"的原则,唐家山堰塞湖从制订除险方案到险情排除,历时仅20余天.泄流渠泄流过程中溯源冲刷下切,逐步扩大过流断面加速泄流,避免了快速溃坝;下泄洪水过程中下游群众无一人伤亡,重要基础设施完好,没有造成损失.整个过程和结果印证了最初的判断,验证了技术方案的正确性.文章系统论述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处置过程中的控制环节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唐家山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松生  林伟 《人民长江》2008,39(22):32-35
唐家山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具有洪水量级大、流速快、地震区域监测条件十分恶劣、人身安全保障程度差等特点,因此水文部门必须运用先进的水文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对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进行设计和应急勘测,从而为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排险提供准确、可靠的实时水文信息。详细介绍了水文应急监测的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以及监测成果的质量控制及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堰塞湖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对堰塞湖灾害应急处置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了滑坡型、崩塌型、泥石流型堰塞湖的典型特点.同时,对相关工程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总结梳理了堰塞湖应急处置工程措施的经验,并分析了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堰塞湖应急处置工程措施一般分为自然过流、湖水排泄、爆破处置、固堰成坝及...  相似文献   

7.
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仲平 《人民长江》2010,41(1):42-43
以某堰塞湖的处置为例,对处置原则和处置措施进行了论述。认为:首先应对堰塞湖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根据堰塞体所处河流多年水文资料,预测堰塞湖应急处置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来水量和水位,作为其风险评估的依据。其次,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处置。工程措施包括:堰塞体开渠泄洪、引流冲刷、拆除,上游垭口疏通排泄、湖水机械抽排、虹吸管抽排、新建泄洪洞等。引流槽断面宜设计成窄深状,出口设置应有利于产生溯源冲刷。非工程措施包括:应急避险范围确定、应急避险预案和应急避险保障。对类似堰塞湖的处置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一总队奉命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在多军兵种协同作战中作为工程后勤保障的重要成员单位,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以保施工保生活为重点,以有力的后勤保障为圆满完成抢险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月26日至31日泄流槽施工期间,水电第一总队在设备和油料、食品和卫生防疫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了泄流槽顺利开挖,提前5天超额完成了水利部专家组制定的最高泄流方案.  相似文献   

9.
唐家山堰塞湖水文气象预报应急保障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静  杨文发 《人民长江》2008,39(22):36-39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过程中的水文气象预报存在监测站网稀缺、监控和预报手段受限等困难。通过深入分析流域特征,利用多种气象预报手段,借用临近水文站北川站的产流预报方案,参照临近流域的雨洪对应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了降雨预报和产汇流预报方案,并应用静库容调洪演算方法,库水位涨差预报相关图、水力学计算方法等技术手段开展唐家山水位的预报。阐述了唐家山堰塞湖水文气象预报技术特点和应急预报途径,总结了开展堰塞湖水文气象预报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巨型滑坡堵江堰塞湖处置的技术认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巨型滑坡堵江形成的堰塞湖往往具有滑坡方量大、集雨面积大、蓄水量大、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大等特点,排险处置又受地质条件不明、水陆交通不便或完全中断、周边环境危险、施工时间紧迫等制约.因此,堰塞湖排险处置的难度非常大.唐家山堰塞湖的成功处置,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认真总结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提高应对次生灾害或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唐家山堰塞坝形成机制DDA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唐家山堰塞坝的形成机制,采用了兼有真实时间和非连续大变形分析于一体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以DDA方法为基本研究手段,以唐家山滑坡完成后形成的堰塞坝形态和位置作为目标函数,对唐家山滑坡过程进行复演; 通过对滑床强度参数、地震荷载以及河床泥沙等滑坡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地震荷载下高速滑坡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唐家山滑坡原因是汶川强地震载荷作用,使得滑坡滑床强度参数由静强度参数降低为动强度参数,由此引发高速滑坡。滑坡从启动到停止,其速度变化曲线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滑坡滑动总的持续时间约37 s,其中,在0 ~25 s内滑坡速度较大,最大滑速达25 m/s, 平均滑坡速度15 m/s。滑坡体高速滑到河川后,形成堰塞坝,在滑体中下部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最大主应力与河床边界近于平行,量值达6~7 MPa。在滑体前缘与后缘一定范围,滑体被解体,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14.
15.
MiWAVE系统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提供了远程实时监控手段,成为决策者掌握堰塞湖应急处置泄流渠泄洪状况和为流域下游安全提供信息保障的重要工具,应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文章介绍了该系统在堰塞湖除险中的应用过程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官学文  马耀昌 《人民长江》2008,39(22):59-62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水文监测是一种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非常规水文测验,受余震、地理环境及施工的影响,主要存在时间要求紧、安全隐患多,风险极高,常规手段无法实施等特点。无人立尺测量技术的充分应用,丰富了常规水文监测的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唐家山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的亮点。介绍了无人立尺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及在唐家山水文应急测验中应用于堰塞坝坝体几何特征、导流槽大断面、坝前水位等项目的监测,收集到宝贵的监测资料,为唐家山堰塞湖工程排险与群众避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水文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过程中,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等单位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案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及时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水文分析计算成果,为唐家山堰塞湖除险方案的制定、快速处理并减小堰塞湖的威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简述通口河流域概况以及唐家山堰塞湖湖区水文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长江委水文局、长江科学院和成勘院3家单位拟定的堰塞湖容积曲线。着重分析了唐家山堰塞湖入湖设计洪水和涪江干流沿程各控制断面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及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