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昌和九江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模式,使得南昌和九江共同发展旅游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而且昌九一体化是多方面的,实现"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对接互补",这是昌九一体化的总要求。在这个总要求下,对于旅游业极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研究南昌及九江这个区域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这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也将会有促进作用,对发展两市的旅游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酒泉和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出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模型,利用两市28个典型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对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较为清晰的反映了这28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朱嫒玲 《商》2012,(17):189-189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培养强势的区域品牌是吉林省强省战略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分析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新闻 各地     
长春将建设综合会展集聚区 “十二五”期间,按照长吉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长春、吉林两市之间将规划建设面积12~15万平方米的综合会展集聚区。  相似文献   

5.
苏锡常产业区域一体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锡常是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三市产业状况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对其产业一体化进行SWOT分析,研究苏锡常产业一体化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提出苏锡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形成苏州电子信息、无锡微电子工业、常州装备制造的产业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西咸一体化是经济发展重大的战略部署,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要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来进行产业布局、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升级、资源共享,带动两市经济共同发展,为陕西和西部经济发展发挥经济增长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 各地     
长春将建设综合会展集聚区 “十二五”期间,按照长吉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长春、吉林两市之间将规划建设面积12~15万平方米的综合会展集聚区。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对带动湖南省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构建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将加速湖南区域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促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深入分析物流一体化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对建立物流一体化与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和体制做出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对国家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省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长吉地区经济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并对吉林省其他地方起到带动作用。吉林省应针对边缘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从交通便利度、文化差距、区域产业结构及依附于长吉地区的相应优势,制定发展对策;在资源型产业逐步衰退的现实条件下,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加快区域的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区域间的合作机制及相关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吉林省的城镇体系,增强长吉地区与中小城市互动性,进而促进吉林省地方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昌丽 《商场现代化》2010,(17):100-102
成德绵地区是成都经济区的北部区域,是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产业实力最强、产业水平最高、产业集聚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成德绵地区是四川省最早提出的区域合作区,通过三市进一步的合作,必将推动成德绵的一体化进程。本文先介绍了成德绵近几年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交通经济带的构建,以希望明确成德绵未来的发展定位,试图通过合理优化成德绵的产业布局,来推动成德绵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黄昌丽 《商业科技》2010,(17):100-102
成德绵地区是成都经济区的北部区域,是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产业实力最强、产业水平最高、产业集聚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成德绵地区是四川省最早提出的区域合作区,通过三市进一步的合作,必将推动成德绵的一体化进程。本文先介绍了成德绵近几年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交通经济带的构建,以希望明确成德绵未来的发展定位,试图通过合理优化成德绵的产业布局,来推动成德绵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杨怡靖 《现代商业》2023,(14):110-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力量,当前,我国不同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状况不尽相同。本文通过从各方面比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带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带,分析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差异的原因:一是中心城市凝聚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度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越好;二是城市间交通网连结度,交通网越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三是产业聚集与产业趋同度,产业聚集度越高,一体化发展越好,但与此同时,产业趋同度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障碍越大,周边城市产业独立化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储智鹏 《现代商业》2011,(11):44-45
本文在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就行政区的内向、封闭与经济区外向、开放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长三角三个区港联动城市上海、宁波、张家港的物流产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系统,并探讨了长三角区域物流产业一体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优化经济结构,理顺经济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岳文峰 《商》2012,(7):171+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推动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在地缘经济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其具有优势互补、成本降低和整体利益提高的特点,已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长三角位于亚太经济圈的中心,被公认为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地方化效应最为明显的区域,长三角走经济一体化发展道路是有效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必然要求。而产业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内容,产业一体化不但可以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同时又可以优化资源、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必须注重顶层设计,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市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桥梁、纽带和重要支点,多年来,京津冀一体化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无疑不是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随着首钢搬迁和一批国家、地区重点项目在此立项开工,将为京津冀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目前,京津冀物流一体化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未能形成适应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未能形成符合区域现代物流业要求的跨地区、跨行业、复合型的物流产业;三是未能形成发展区域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基础;四是未能形成发展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因此,首先,要抓住首钢搬迁、曹妃甸港城建设的机遇;其次,搭建京津冀区域综合物流服务网络;建立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乌鲁木齐市和撤地设市后的吐鲁番市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兰新高铁和吐鲁番备用机场的开通又为两市提供了便利的交通,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在吐鲁番撤地设市宣布大会上要求成立地级市后的吐鲁番积极推进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基于以上社会发展机遇,本文对两市的经济发展进行梳理后运用SWOT模型分析,对乌吐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总体上对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重点在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等方面归纳了新近研究进展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脉络,并以此凝练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冯剑辉 《上海商业》2023,(11):101-103
产业联动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北翼,与沪浙皖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产业关联、区域通达和政策衔接三方面分析了江苏核心城市产业联动发展潜力,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