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我国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导致我国商品房平均价格增高。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及措施,旨在抑制商品房价格的不断攀升。本文认为,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将对投资投机性需求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将得到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2.
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自去年十月份以来,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出现房价止涨的现象。但我们并不能就此断定影响房价上涨的供求因素已被完全遏制,故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我国房价上涨的供求因素。供给因素从供给成本、供给结构、供给者等角度加以分析,需求因素则从居民的自住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夏婧 《商业时代》2012,(8):78-79
房价问题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文以我国1991-2010年住宅性商品房房价以及相关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助于控制房价恶性上涨,增进居民福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卫 《商》2014,(40):248-249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和快速上涨的房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什么才是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构造房地产定价模型,从而找出引起房价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厦门市2003—2010年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厦门市房价和地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短期内房价和地价具有互动关系、长期内地价决定房价的结论。并由此建议针对厦门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供给政策,兼顾土地市场和商品房市场,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货币流动性逐年增加,商品房价格和CPI等持续上扬。在这种环境下,货币流动性对我国商品房价格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和逐步最小二乘回归法,对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对商品房价格影响显著,CPI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这为我国制定下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自去年十月份以来,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出现房价止涨的现象。但我们并不能就此断定影响房价上涨的供求因素已被完全遏制,故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我国房价上涨的供求因素。供给因素从供给成本、供给结构、供给者等角度加以分析,需求因素则从居民的自住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必然挤兑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挫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在标准贸易收支模型和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贸易加权距离和双边贸易的相对量概念,通过建立农产品贸易收支的面板数据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内生性和稳健性进行探讨,旨在依据回归结果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房价的上涨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明显,过快的增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基于EVIEWS软件对影响房价的3个主要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数、住宅房销售面积)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使其满足多元回归的基本假定;最终得出3个影响因素对房价上涨均具有正效应,且地区生产总值和住宅房销售面积对房价的影响显著的结论。据此,对安徽省如何稳定房价,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曲闻 《价格月刊》2006,(9):15-17
本文旨在建立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线性模型,选取6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方程初始导入自变量,与房地产价格进行初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解决自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而选取出两个自变量与房地产价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用2006年第1季度的现实数据对所建立的方程进行检验,得出方程效果良好的结论;指出方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影响我国广义货币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货币数量理论,以我国1996—2009年货币数据为样本.建立长期广义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广义货币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均大于1;长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小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预期通货膨胀率对广义货币需求影响显著,呈现负向变动关系,即随着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对货币需求减少。这一结论同时表明。我们可根据货币需求之间的弹性关系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完善货币需求体系。维持物价指数的相对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构建固定效应变异系数模型,利用2002~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地区层面上,东中部地区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住宅非市场化供给加大会引起商品房价格的上升,而西部地区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住宅非市场化供给增加能够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2)时间维度上,短期住宅非市场化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住宅非市场化供给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一个反向响应,其供给增加有利于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而从长期来看,其供给增加反而促进了商品房价格的上升。  相似文献   

13.
张翠芝 《商》2013,(9Z):224-224
房地产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本文搜集了2000年一2011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贵州省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需求总投资三方因素对该地区商品房平均价格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商品房市场局部均衡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研究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构建地域特性因子,分别对全国和中、东、西部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土地成本和基于地域特征的预期因素对全国及各区域商品房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投资偏好、土地收入与财政收入之比以及开发商资金来源等因素对不同区域商品房价格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VAR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存在时滞,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及价格的调控作用有限,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辛宇 《价格月刊》2014,(3):15-18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取消了福利分房,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拉开了商品房年代的帷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上涨的商品房价格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政府在各个阶段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政策来稳定房价,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高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在回顾商品房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上,从商品房有效供给、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调整购房者理性预期的角度,分析其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途径,以期为建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商品房价格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国家的经济规模与人均GDP不断攀升,房产成为了家庭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房价的波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美国50个州2014-2017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房价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富效应和抵押品效应作用下,房价上涨提高了居民的资产价值和信...  相似文献   

18.
商品房价格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弘 《中国物价》2007,(11):43-46
大多数学者从经济发展、体制变迁和经济政策等方面来研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选择新的视角即从商品房价格方面来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论证了商品房价格上涨可能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我国1981-2009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分别对应衡量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通过VECM来探求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该持续提升物流水平,为其他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良好平台,虽然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 《商业时代》2012,(10):29-31
本文基于我国1981-2009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分别对应衡量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通过VECM来探求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该持续提升物流水平,为其他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良好平台,虽然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