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工作室简介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宝鸡供电公司周红亮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9月,现有成员14人,工作室汇聚了输电运检专业先进、劳模、党员先锋、技术骨干等中坚力量。为了调动大家的创新积极性,工作室探索构建了一套"人才建档+威客悬赏+星级晋位+定责公示"的"四位一体"创新激励机制模式,实现从个人效应到集体效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刘辉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时任国网冀北电科院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所副所长的刘辉,在新能源领域以技术创新作为科研团队的目标,工作室提出了"凝聚创新力量、服务绿色能源"的核心思路,致力于服务国家新能源战略、服务新能源发电企业、破解新能源并网瓶颈难题。在工作室成长的过程中,刘辉不仅发挥了模范的带头引领作用,更致力于将整个工作室团队打造成为"敢打敢拼敢赢"的优秀队伍。2018年12月,刘辉职工创新工作室被正式授牌成为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  相似文献   

3.
正在电网企业,基层生产一线经常遇到常规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电缆中间头运维、GCK低压柜抽屉柜插件发热、防鼠防盗防外力破坏等。在早期的生产一线作业中,由于对创新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问题一直是员工日常生产中的"拦路虎"。"詹文仲创新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解决"拦路虎"问题的创新工作室。在一次次保电抢修中、一晚晚挑灯攻关时,创新"金点子"一个又一个地在"詹文仲创新工作室"破土、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班组》2015,(1):19
赵郁创新工作室隶属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2010年1月20日,以赵郁名字命名的"赵郁创新工作室"成为首都车企中首家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按专业下设7个创新工作小组,从各基层单位推荐的人员中筛选31名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及在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专长的管理人员作为核心成员,围绕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深入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广大员工搭建技术交流和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为公司解决实际问题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两年,成果13项,国家专利12项,相比别的创新工作室,这个成绩好像一般。但是冯德辉和他的"锐意进取创新工作室"有着自己的创新态度。"我们县级电网电压等级不高,创新就要紧贴实际,能保障安全最重要。"冯德辉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6.
<正>"老李,我这有个急活儿,下周一中心组学习,领导点名要你们创新工作室汇报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电网规划方案,周末再加加班吧。"对于国网冀北经研院李顺昕职工创新工作室来说,"领导点名"和"周末别休息"已成为一种常态。省部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10余项,发表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和授权的专利60余项……李顺昕创新工作室凭着实打实的创新成果,成为了职工学习的榜样和一  相似文献   

7.
正"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是陈有双创新工作室秉持的理念,工作室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聚焦生产一线实际需求开展研发,以课题攻关为抓手,主动承接电网建设、安全管理等生产难题,顺利完成了多项科技攻关项目。按照储备一批、攻关一批、转化一批的思路,加强创新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加紧专利申报,把工作室建成了创新创效的"攻坚站"。  相似文献   

8.
2013年至2016年,广东电网公司累计投入职工创新专项资金6387万元,实施项目1180项,参与人数过万人,一批创新成果投入使用,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难题……身处改革前沿的广东电网公司,通过建立起以基层班组为主体、工作室为平台、项目为载体的职工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注重实际工匠引领"的职工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周毅波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2月,由南宁供电局计量中心主任周毅波领衔,工作室现有骨干成员28名,分为6个专业班组,负责南宁电网的电能计量器具专业技术管理、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运维、电能量数据管理等工作。该创新工作室围绕计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故事,在他们看来,敢于创新,就能找到攻艰克难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正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新的目标和任务下,必须要发挥工作室的优势和突破面临的瓶颈,需要打破固定思维和视野局限,充分利用电网公司和集体企业两种资源,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电力工程建设企业等相关方结成合作伙伴,实现电力产业"制造、安装、使用"三方互动、优势互补,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实现劳模创新工作室资源范围的扩大创新成果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促进。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背景广西兴安供电公司目前管辖变电站(开关站)12座,其中一、二次设备1726台(组)、配电线路1659KM。统计2010~2013年变电站设备发生缺陷共计近400多起,设备发生的各种缺陷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造成了用户大面积停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设备发生缺陷开展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以保障电网和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此,2014年初按照桂林市总工会要求,兴安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简称工作室)创建工作。(见表1)二、以QC活动为切入点,掌握创新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蓬莱市供电公司以创建"尚法360"创新实训工作室为载体,以"课题研究+法律实训"为格局,创造性地践行了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点、线、面"融合新思维,开启了依法从严治企、创新推动发展的新航程。国网山东电力蓬莱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蓬莱公司")形成"一室四中心"运作模式,即以"法律创新实训工作室"为依托,成立课题研究中心、法律实训中心、案件分析中心、警示教育中心,采用"1+N"工作方式(由公司办公室牵头带动各部门、班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课题研究及实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工作室要充分发挥创新创效作用,最重要的是调动创新主体—"人"的能动性,关键在于持续发挥包括创新带头人在内的老师傅的头雁效应、有效激活青年员工的创新热情、高效形成师带徒的创新合力,激励创新成果不断实现新突破等。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代表着创新工作室发展的最高水平。2020年度有10家电力企业获此殊荣(见表),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工作室名片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特高压直流运维工作室于2013年4月23日成立。工作室现有23名成员,5名技术技能专家,党员占比达到75%。工作室从建设之初的一星(劳模)工作室逐步发展为南方电网公司四星(劳模)工作室,形成"一间办公室+两个实操平台"的规模,基本涵盖了换流站检修运维所有专业,实现了工作室服务于换流站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乔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以南方电网公司劳动模范、二级技能专家乔军名字命名。工作室现有成员32名,其中党员16名、团员15名,涵盖5个专业和3个部室、5个供电所。该工作室以推动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为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产生创新成果、培育人才、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工作室是当前工会组织的一种全新的工作形式,是近年来工会组织在探索企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种管理创新举措。劳模或工匠人才是创新工作室的灵魂。组织劳模或工匠人才作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领头羊",不仅可以发挥劳模、工匠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传、帮、带"为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且通过劳模品牌效应的不断放大,可以形成助推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正武绍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技能人才武绍模命名,始终以"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减负"为理念,立足于解决电力系统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问题,以改造生产机具、创新检修工艺、改进经营方法、改进管理方式、开展发明创造为手段,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不断解决问题,提高电力检修工作安全性、电力生产经营管理效率,节约人力、财力成本,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2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阳县供电公司"苑超山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第三批全省30个"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之一。工作室坚持不断深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创新解决难题、攻克难关,发挥职工创新主体作用,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劳模创新、QC小组等多种活动,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融合和共享。加强青年职工引导,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要求青年职工实现"人人有成果、人人有专利"目标。广大青年职工自加压力,真正做到了"绝不落后、敢于争先、善创业绩",实现了多项创新成果在国网、省市供电公司获奖。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充分结合"人力资源部门+直线经理"的管理概念,创新实施绩效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在工作指标要求逐年提高、工作压力逐年加大的形势下,有效实现了电费回收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现代班组》2015,(1):2
2014年11月26日,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会上,全国总工会命名了赵郁劳模创新工作室等97个工作室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国中在会上强调,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发挥作用、扩大影响,不断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水平,团结动员更多的职工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