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河道治理工程需重新审视人类对河道的干预,应坚持"遵重自然,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河流健康生命为前提,提倡用生态工程技术保护河岸,维持水域、陆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湿地是位于水域和陆域的过渡性地带,河道整治是治理水域和陆域过渡性地带的工程措施。以洞头县状元岛河道水系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生态湿地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滹沱河下游的深泽县河滩地为试验场地,建成5个污水处理单元,包含生物膜与人工湿地形式两种污水处理方式,进行河道污水处理试验研究。通过对各试验单元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1d、3d、5d、7d)时的污水净化效果分析,可以得出,各试验单元对NO3-N净化效果最好,CODCr次之,对T-P、NH4-N、T-N的去除率较低;单元Ⅰ对各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其次是单元Ⅱ和单元Ⅴ,单元Ⅳ与单元Ⅲ的净化效果最差;各试验单元对T-N、T-P、NH4-N的去除率偏低。研究发现,炉渣和泡沫混凝土砖块可以较广泛地用于污水治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达到景观用水的目的,突出低碳环保的理念,利用人工湿地的方法来净化河道的水质问题,不仅起到保护坏境的作用,还将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发挥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4.
对水力插板技术在黄河河口地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水力插板结构坚固,抗冲刷能力强,不易发生形变;②结构整体性好,坝体稳定,不易移动;③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④平时无需维护,大水时不易出险,节省了大量的抢险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道水体日趋营养化、污染物的浓度低、水量大等特色,本文将从河道的局部滩地方向出发,探讨人工湿地的构建方式与实际运用,净化河水。首先阐述了河道人工湿地构建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道人工湿地的具体构建方法,湿地床体的构建主要考虑其对湿地内部水流条件的影响,分析人工湿地对河道水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对构建该类河道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生态格网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生态格网工艺、结构特点、形式及应用范围,并以上海和苏州地区的河道整治工程为实例,对生态格网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和总结,提出了今后生态格网研究方向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人工湿地技术在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方面,能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结合人工湿地技术的可行性,从渭柳湿地的角度,对人工湿地技术在河道流域总额和治理中的具体运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解决河道流域污染问题,提升综合治理的效果,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11.
丁坝在三屯河河道整治中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屯河渠首以下3km范围内的河道,东西两岸毗邻三屯河东西干渠及耕地,河道两岸多年遭受洪水的严重侵蚀破坏,直接危及到了下游东、西引水干渠的安全。2000年,对该段河道采用丁坝型式进行了总体整治设计,当年秋季竣工。经过近3a的运行,整治效果较明显,彻底根治了水患,确保了东、西引水干渠的安全,取得了巨大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滇池流域构建氧化塘-浮石床湿地复合系统对暖季与寒季的城市低污染河水开展了净化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通过小幅调节流量来有效净化暖季与寒季低污染河水。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22、0.37m3/(m2.d)时系统对暖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5%、TP 93%、TN 64%、NH4+-N 87%。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17、0.29 m3/(m2.d)时系统对寒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优的处理效果: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2%、TP 89%、TN 53%、NH4+-N 73%。系统出水均符合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系统在暖季对低污染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寒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目前广泛用于小型低水头集挡水、泄水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坝坝型—钢平板闸、翻板坝、橡胶坝的优缺点,结合沙里河流域气象、水文及地质条件,介绍了一种新型活动坝—液压升降坝在沙里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水利防洪工程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河流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为例,对该段的湿地开发历史、现存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资源及其存在的影响,最后提出保护湿地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国内外河工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河工模型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实践、河流开发利用、河流生态保护,以及河口海岸治理与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河工模型试验中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模拟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河工模型的变态问题、河床阻力相似、模型选沙问题、模型量测技术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长江八卦洲汊道的治理,进行了定床及动床河工模型试验。提出的整治工程方案已被采纳实施。近年实测资料表明,工程已见成效,成功地防止了右汊内新生圩港的淤积,并缓解了左汊的衰退趋势。对汊道及边滩型河道的演变理论及整治方法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取得的整治经验对长江大河的整治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堵塞对湿地内水流流态及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污水中加入氯化钠示踪剂,研究人工湿地及其对照系统内水力停留时间的分布(HRTD),探讨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植物在堵塞前后对水流流态的影响,探讨堵塞对上述两种人工湿地水流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潜流人工湿地(SFCW),堵塞前湿地植物缩短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堵塞后延长了HRT;对于垂直流人工湿地(VFCW),堵塞前湿地植物对水流流态无明显影响,堵塞后延长了湿地内的HRT。堵塞对湿地内水流流态影响明显,潜流和垂直流湿地由于堵塞其HRT分别延长了12.3%,22.6%。堵塞后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都要强于堵塞前,但是湿地的污水处理量减小,堵塞严重时湿地丧失其污水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防洪能力、提升灌溉供水保障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我国农村河道的现状和问题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的政策措施及工程投资情况,并探讨了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相关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农村河道整治的对策和工程措施,以及河道整治的治理思路与发展方向,为未来农村河道整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辽河下游河道泥沙特点及中水河槽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下游河道,沿河有许多险工险段,其中水河槽急待治理。根据辽河各河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原则,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逐步控制河势,稳定河槽,清除险工,减少滩地冲蚀,确保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