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戴震敏 《商业科技》2008,(19):330-331
近几年来,对于我国“民工荒”现象研究的文献很多,对其现状,成因,和解决方法等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见解。但对于温州地区“民工荒”现象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在对以往关于“民工荒”文献的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针对温州地区“民工荒”现象探求。分析民工荒成因,并从企业,政府,社会不同角度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丁源 《现代商业》2011,(18):192-193
近些年,我国很多省份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对用工荒的成因和对策进行深入思考,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刘易斯拐点理论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了民工荒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希望能对企业应对民工荒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工荒”现象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存权 《商场现代化》2010,(11):134-134
"民工荒"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对"民工荒"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民工荒"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并提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现状分析基础上,对"民工荒"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回顾,并从薪酬管理视角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2015,(35)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民工潮"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各个一线城市蔓延。然而,2004年春季,中国用工市场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由"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最为严重。本文从"民工荒"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入手,分析了研究"民工荒"现象的重要意义,从国家、珠三角地区、企业和劳动者自身等方面研究产生"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随着东南沿海多个发达地区接连出现问"民工荒"现象,通过对刘易斯及其改良模式的介绍,探寻"民工荒"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的民工荒现象引发各方的关注度可谓"高烧不退"。珠三角地区城市出现超过200万的用工缺口(其中东莞缺工100万,深圳缺工90万),温州节后用工缺口达80万,上海春节过后用工市场遭遇从未有的"饥荒",仅餐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4年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出现,国内学者对"刘易斯拐点"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的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有的认为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为时尚早.本文通过对中国"民工荒"本质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现状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能更好的解释在中国农村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然而2009年6月以来,随着经济复苏,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本文分析珠三角"民工荒"的原因得出:经济发展使农民工就业不仅仅限于珠三角地区,实际收入水平过低使部分珠三角农民工流向其他就业渠道,在珠三角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需求上升时导致"民工荒"现象。要应对"民工荒",珠三角必须实现从依靠低廉劳动力到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珠三角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0.
成本收益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双 《商场现代化》2010,(5):148-149
自"民工荒"现象产生以来,众多学者分别从农民工素质、结构、社会保障等不同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展开研究,本文则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对"民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是务工成本过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2010新春伊始,我国许多省市就纷纷闹起了"民工荒",从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工难求到中西部地区的劳务输出频频告急,"民工荒"自2004年以来再度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从深圳、东莞等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开始,发展到闽东南地区,再蔓延到浙东南地区和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到京、津、沪和江西、湖南等内地省份,都陆续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招工难现象。本文以职业迁徙能力为主线,分析"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积极地应对措施,从而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的研究对保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民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来临之际,"民工荒"又一次引起人们关注。"民工荒"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分析其成因与对策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民工荒"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认识民工荒     
吴洁 《商场现代化》2010,(16):158-159
自2004年以来,殊三角、长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地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招不到工人的情况,即所谓的"民工荒",尤其以珠江三角地区形势严峻,近几年有向内地延伸的趋势。20多年来,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本文对"民工荒"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却从2004年开始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并且从东南沿海扩展至中西部内陆,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结合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从"民工荒"现状、成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民工荒"作为一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是农村劳动力供求变化、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以及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还需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15.
杜曦 《中国市场》2010,(52):21-22
本文试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民工输入地"民工荒"成因,进而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威 《消费导刊》2010,(6):18-19
几年来,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本文从人口结构、农民工结构、产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对于"民工荒"的原因在"民工荒"问题的暂时性、需求回暖、待遇问题、当地就业形势、技术结构、年龄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方面进行了探析和归纳,并通过与其他出口大国的对比,就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中国的劳工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工权益的缺失是"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民工权益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提出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办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工与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消费导刊》2009,(21):126-126
自从2004年广东东莞首次被官方确认民工短缺至今,民工荒随后便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尤以珠三角地区形势为甚。于此同时,就业难的现象也日益凸显,与民工荒并存。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民工荒和就业难问题,是新时期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全文共分三部分研究分析了目前的现状,解决途径以及产生民工荒与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孙殿丽 《中国市场》2013,(32):38-39
"民工荒"现象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出现,现已蔓延到全国,在短期内给沿海地区的加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它对于我国加工业的升级转型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阐述当前"民工荒"和我国加工业现状的同时,借鉴国外应对用工短缺的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的两个角度提出了我国加工业在"民工荒"背景下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胡放之 《商业时代》2005,(27):15-15
2004年上半年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时至今日,“民工荒”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民工荒”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关于“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民工荒”说明党的富民政策开始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