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梧州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被定位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应仅仅局限于发挥区位、政策等传统优势和手段,更应该综合自身和珠三角地区两方面因素考虑,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形成其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避免陷入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2.
贺州市是新兴的年轻城市,由于历史和区划调整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基础比较脆弱。贺州市经济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就必须紧紧把握“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两大历史机遇,主动全面提高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水平,主动全面承接广东的产业转移,主动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分工,主动接纳粤港澳地区的资本输出,并且积极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取在贸易、投资等领域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承接珠三角和粤港澳的产业转移,通常首先表现为资本的转移,只有产业资本相对集中地转移到湖南具有一定优势的区域和产业之中,才能有效促进相关产业高速规模化地发展,并再次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恰好具备能够实现这种外源性资本与本地产业紧密、迅猛聚合的载体作用.近年来,长、株、潭三市借助其经济聚集的平台,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与珠三角等经济圈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将会有效地带领湖南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技术、产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流动的经济现象。湘南地区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区位、资源、市场等方面优势明显,做好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拉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不断加强,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日益活跃的背景下,新疆正承接着国内外的转移产业。本文通过分析新疆承接转移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承接转移产业对新疆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对策,从而使得新疆更好地承接转移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技术、产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流动的经济现象.湘南地区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区位、资源、市场等方面优势明显,做好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拉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看点提示 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呈现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和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程中的人才集聚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聚集是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保障之一,它将为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持。针对现阶段梧州市人才集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企业作为载体应该在内部建立一种"呼吁"机制,政府则应该努力为人才集聚营造外部支持环境,二者通过交互作用来有效促进梧州市的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9.
叶琪 《新疆财经》2013,(6):38-45
在转交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年-2011年我国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这些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和极弱竞争力五种类型,且这些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区域圈层性等特征.为促进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的优化,本文提出:强化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合性;培育各省区特色核心竞争优势,引导产业竞争力合理布局;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整合凝聚区域竞争力;促进中西部地区主动参与更大空间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王成周 《乡镇经济》2010,1(3):101-106
"十一五"以来,安徽区域发展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战略规划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一圈(合肥经济圈)四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但安徽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为此,要以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打造"产业安徽";以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打造"创新安徽";以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打造"文化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皖北经济发展以打造"和谐安徽";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以打造"崛起安徽",真正实现安徽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兴开 《特区经济》2012,(2):100-102
本文通过对日本和韩国保税区制度进行介绍,并将我国保税(港)区与日本和韩国进行对比,发现我国保税(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我国保税(港)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满女 《特区经济》2012,(6):145-147
旅游客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巩固现有客源市场和开拓潜在客源市场对旅游目的地意义重大,合理开发市场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江旅游黄金带重要节点城市梧州作为研究对象,在客源市场调查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样本的人口学特征、旅游偏好、旅游行为特征等方面对梧州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2012,(20):16-19
2012年1月31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肩负着“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主城区、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的历史重任。西海岸经济新区正全力打造青岛蓝色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盐产业链合作利益在各环节的分配严重不公平,这造成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损失。合作利益的分配问题是由食盐产业链纵向和横向上的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状况所导致的,而产业组织的不合理性有着包括盐业管理体制问题在内的制度性根源。以市场化为目标的食盐专营制度改革和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将优化盐业产业组织结构,从而提升整个盐业产业链的效率,最终增强我国盐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GM(1,1)模型对中原经济区工业"三废"产生量进行探究和预测,结果显示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的河南省经济社会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构建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中原经济区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陕西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森  马璐 《特区经济》2010,(2):239-241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会展经济开始以独立的面貌出现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文章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在辨析会展经济内涵、作用及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陕西会展经济发展的综合条件,构建了陕西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策略措施,以期对促进陕西会展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区域布局特征,区域布局的优化与升级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区域布局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优化与升级,由内陆、流域、"三角"的布局向境外、海洋、"湾区"延伸,即由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向粤港澳、沪宁杭、黄渤海三个大湾区延伸——中国的区域布局进入"湾区时代"。而不同的区域布局又与不同形式的开放联系在一起。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延伸到境外——港澳,而沪宁杭、黄渤海两大湾区则应根据其自身的区位和地缘优势推动形成新的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深度国际合作的需要,在新近签署的RCEP协定基础上推出RCEP+中日韩(1+3),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同时,构建上(海)东(京)首(尔)"金三角"城市自由贸易区,再将整个沪宁杭、黄渤海城市群纳入整个东亚湾区开放体系,作为"东亚合作的战略承载区和先行区",将会形成亚太地区以至整个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并对世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深刻影响,有助于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刘文俭 《走向世界》2012,(20):12-15
新一届青岛市委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蓝色硅谷,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驻青国家和国际海洋科研机构作用,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在大青岛东部尽快形成滨海科技新城。这是彰显蓝色经济核心优势,加快建设中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的战略举措。可以说,蓝色硅谷是青岛实现蓝色跨越、建设蓝色领军城市的战略基点和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19.
莫柏预 《特区经济》2009,(8):196-197
发展现代物流,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一步开放开发,实现该经济区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的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四点、两线、两翼"的现代化物流主体框架、发展港口物流等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0.
牛志伟  邹昭晞 《改革》2020,(2):71-88
通过对国内外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梳理,创新性地将其概括为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三条途径与产业升级的四个维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从垂直结构升级考察,中国制造业呈现全方位崛起的态势,完成了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升级;从水平结构升级考察,依据进口中间品国内配套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国内集成配套能力较强,但依据进出口中间品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较低;从产业效率考察,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世界领先;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产业效益考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低下,但作为增加值构成要素的税收占比很高,中国制造业出口占总产值比重在世界排序较低,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