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经贸》2013,(4):46-47
2012年10月美商务部对中国硬木和装饰胶合板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10月1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我国的硬木和装饰胶合板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2006年以来美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33起"双反"调查,是我国林业产业涉美的第2起案件。2012年12月阿根廷对中国聚氯乙烯(PVC)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12月14日,阿根廷经济和公共财政部外贸国务秘书处照会中国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参处,通告阿方根据该部2012年第163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和德国的用于制造门窗及隔断的PVC型材启动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12日,美国商务部(DOC)决定对中国橡胶磁正式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是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六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3.
余以为 《西部论丛》2009,(12):57-58
加入WTO之后,中国尝到了加入全球贸易体系的甜头,也成为反倾销反补贴制裁主要受害国。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其中以来自发达国家的对华贸易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产品遭遇贸易伙伴国的反倾销,大有势头越来越猛、品种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之势。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73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调查51起,特保调查11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中国约18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2003年,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反倾销、保障措施及特保立案59起,涉案金额约22亿美元,涉案部门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78%。从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看,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最严厉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盟。仅2003…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是第一个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国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加拿大的行动给我国发出了危险的信号。加拿大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随后被美国效仿,2007年3月30目,美国商务部宣布决定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并开始对中国出口的铜版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打破了美国23年来不对“非市场经济体”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惯例。今后,我国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6.
刘工 《东方经济》2005,(3):30-32
据报道,从1995年到2003年,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数字,2004年前10个月,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50起,涉案金额共11.5亿美元,仍然是遭受国外贸易调查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一月揽事     
反倾销的连锁效应:中小企业艰难复苏6月4日,澳大利亚确定将对中国铝型材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一旦立案,将有700多家中小企业受到影响,这是继南非和加拿大提起诉讼之后,我国铝型材遭受的第三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此前,澳大利亚还对我国卫生纸和空心结构钢管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2013,(5):16-17
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及越南的应用级风电塔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当前全球贸易摩擦与争端的焦点.美国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已经成为对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最多的国家,中美贸易关系成为当今政治与经济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系统分析了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特征与强度,并从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角度,重点分析美国“双反”调查对我国涉案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双反”调查对我国涉案产品出口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贸易限制效应,同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是产生贸易转移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在贸易摩擦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向和新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 反补贴是继反倾销之后的又一个贸易摩擦新热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反补贴调查的最大目标国,全球70%以上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加拿大、美国是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始作俑者和主要发起国,其做法可能被其他国家仿效。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已直接与国际接轨。 ◆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自1979年遭欧共体糖精钠反倾销调查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了近500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累计涉及出口金额上百亿美元。涉及4000多种商品。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我国企业的应诉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在美国、欧盟的应诉率达到了100%;反倾销案件的绝对胜诉率(无税和无损宫结案)达37.5%,已超过了1.3。 ◆1997年我国9家企业诉美国、加拿大等国新闻纸倾销,中国开始了第一起对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截至目前,中国已受理反倾销立案19起,立案数逐年猛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据统计,到2009年11月3日,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统计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的都是中国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在已正式成为WTO成员。进口关税将相继降低,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也将减少。国内企业享受的“保护”将逐步丧失,从而将面临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为了给国内产业提供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我们也必须考虑和选择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这三种国际通用的手段。外国用上述三种手段对付我国由来已久。据外贸部门的统计,已有30多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了477起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调查最多的国家。一个极不正常的情况是涉案企业很少应诉,听说外经贸部仅仅受理了11起国内企业提起的反倾销案…  相似文献   

14.
顾问君 《上海经济》2012,(12):56-58
2012年,美国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寒冬,尚德、赛维LDK等龙头企业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15.
程蒙 《中国经贸》2009,(24):13-14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立案已达320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中国约18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针对愈演愈烈的反倾销之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产业安全现状 中国产业安全问题是在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对华反倾销不断扩大而为人们所关注认识并提出来的.自1978年欧盟对我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我国企业遭遇的国外反倾销调查已达480多起,涉及产品4000多种.有近2/3的出口企业和1/4的出口额受此影响,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吴蔚 《开发研究》2012,(2):131-133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补贴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之间仅次于反倾销的第二大贸易摩擦,美国对华反补贴案件中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分析的现象。针对2008—2011年期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补贴调查的所有20起终审案件,搜集并整理了案件的相关资料,从中梳理出了美国对华反补贴终审案件的基本情况及其这些案件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认为我国在面临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时,企业应积极应对,政府部门应不断优化税收优惠形式,充分发挥其公共资源管理的作用,从多方面提高应诉反补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君 《中国经贸》2009,(13):50-50
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危机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总是相伴相随,越是危机深重.贸易摩擦就越发频繁。自去年危机暴发以来.全球贸易摩擦激增,据WTO统计.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其中.中国成为遭遇“双反”调查最多的国家。进入6月份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又发起新一轮的贸易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据统计,到2009年11月3日,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统计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的都是中国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2013,(4):30-31
当前,世界经济已由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低迷成为新常态,国际竞争明显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日趋严峻。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特点反倾销、反补贴仍是主要手段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2年,共有23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84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11年(以下简称"同比")增加12起,增幅为16.7%。其中,反倾销58起,同比增加9起;反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