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中国经贸》2011,(21):6-9
德媒体赞扬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实现互利共赢 《德国之声》10月4日刊登报道,称中国企业正在德国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实现了互利共赢。报道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德投资,仅北威州过去几年就有700家中国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成为整个欧洲市场的物流中心,是德国的投资优势。  相似文献   

2.
欧、美、日现代企业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对它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不仅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是一个民办性的课题,考察全球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从历史意义上讲,现代企业制度的萌芽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其长足发展却在开国相对较晚的美国,日本又因“奇迹”性的经济成长而成为东方模式的样本,鉴于此,本文选取欧洲、美国和日本作为分析的对象,力图在比较中理清思路,找出规律的东西,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 作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美国和欧洲是风险投资起源比较早、发展比较快且较为成熟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的全球化,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将带来更多的机会。正如美国和欧洲的风险投资市场,外国投资者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风险资本的来源。国外的风险资本也必将普遍看好中国的市场前景,因此,理解各国不同的投资模式和投资理念,加速培育和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比较和分析美国和欧洲在风险投资的对象、行业及地区的选择,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风险投资行业的结构、投资理念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为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封莉 《新财经》2007,(6):98-100
当中国企业急欲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寻找栖身之所时,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正急切地期待能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发现更多机会。近日,法国政府投资部与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联手推出一项名为“欧洲吸引力排行榜”(EAS)的分析工具,旨在展示欧洲的投资机会,吸引外商的投资。中国投资者成为欧洲国家的重要目标客户和推介对象。  相似文献   

5.
自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欧洲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却也带来了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变化。这为我国借机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应该合理利用这一机遇,通过积极参与欧债危机援助,投资并购欧洲优质低价资产,同时积极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从而使人民币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直接投资可能造成的失业问题成为了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主要障碍。然而,以中国在欧洲投资的体量而言,由于当前中国投资所占份额非常少,远不足以对欧洲构成实质性的影响。欧洲当前严峻的失业状况,有其深层的历史、经济及制度的根源,是欧洲自身的问题,与中国企业的投资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欧洲失业是当前欧洲环境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它的确影响到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策略选择。其主要表现为,中国企业不能直接复制国际企业(包括欧洲跨国企业在内)危机前进行国际产业链整合的模式,必须谨慎甚至放弃"转移价值链"的投资策略,进而采用"延展价值链"的投资策略,从而包容欧洲失业所造成的对外来资本的诉求,创造中国与欧洲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封莉 《新财经》2007,(6):106-107
面对欧洲国家伸来的橄榄枝,中国企业该不该与之缔结秦晋之好?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时机成熟了吗?如何巧妙地投资欧洲?《新财经》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分别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钟广权和欧洲著名律师事务所——隆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伊沃特·斯汤费思(音译,Ewout Stumphius),共谋如何投资欧洲。  相似文献   

8.
陈长缨 《中国经贸》2013,(15):26-29
欧债危机并未改变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空间。一方面,中欧经济整体互补性格局并未出现根本变化,欧洲在人均GDP、科技实力、高端产业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远远领先于我国。另一方面,中欧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基石仍非常牢固,欧债危机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后中欧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宏观     
《上海国资》2011,(5):72-7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600亿美元2011年4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董松根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600亿美元。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中国企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而非洲已经成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新的热点地区。融资困难和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8,(22):32-33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9日】近年来,中德双边投资中的“单行道”状况正在改变。经济、地理等优势使德国开始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欧洲的首选国家,投资的规模和数量都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月宣布,中国政府将动用其外汇储备,支持并加速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和收购。这种“走出去”的战略将惠及欧洲,因此理应欢迎。中国外汇储备估计已突破2万亿美元,位居全球之首。与所有海外投资一样,来自中国的资本将带来就业、税收和相互的市场准入。更泛泛地说,采取欢迎的立场,从长远上讲(在一定程度上)能鼓励前来投资的企业采纳符合欧洲经济利益的企业治理及社会责任准则。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上海国资》2011,(5):72-72
【宏观】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600亿美元2011年4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董松根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600亿美元。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中国企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而非洲已经成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新的热点地区。融资困难和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感谢保护主义,使我们去年在欧洲没有投一分钱,也没有亏损。”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继伟4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特别感谢”了去年一些特别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称正因如此才没有前往欧洲投资,避免了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中国经济快讯》2009,(16):11-11
“感谢保护主义,使我们去年在欧洲没有投一分钱,也没有亏损。”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继伟4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特别感谢”了去年一些特别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称正因如此才没有前往欧洲投资,避免了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宏观     
美国和中国主导世界经济 最近出版的日本(《世界周报》杂志认为,回顾上一年度的世界经济,在牵引全球经济发展的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4个发动机中,美国随着就业环境改善,个人消费增加,再加企业业绩好转,信息化投资扩大,美国经济实际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左右;中国经济也持续着年率10%左右的增长。相反,日本和欧洲去年下半年因受货币升值和原油价格高涨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浙江工商》2007,(1):60-6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和经验,开始向海外进行扩张。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05年,欧盟成为了中国的头号贸易伙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将欧洲作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纷纷大举进入欧洲。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之一上海联化超市将在欧洲筹建其第一个连锁超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洋 《产权导刊》2013,(1):59-60
为学习国外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新的商业发展空间,搭建中国企业与海外资本市场对接的桥梁,促进产权交易机构与国外交易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10月28日-11月8日,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驻德办事处的安排下,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代表团对欧洲的投资环境和资本市场情况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先后考察了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法兰克福和黑森州的投资环境,实地参观了伦敦金融城、荷兰国际合作银行、德交所、黑森州政府并参加了英国伦敦交易所、德国交易所上市实务操作培训,企业并购与境外公司设立实务操作培训,荷兰、德国农业发展现状与农业行业优势培训,中外跨境文化交流培训等活动。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6,(26):31-32
经济实力上升使中国成为西方企业投资的上乘之选。促使这些企业到中国投资的原因很多:除了一部分中国人迅速致富和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之外,企业无法抗拒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诱惑。然而,西方企业在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这个问题还有待解答。  相似文献   

19.
其他     
《新财经》2007,(5):119-119
中国赴欧洲投资研讨会,财富名流云集重庆,共话财富时尚新观念,媒体与企业共谋减排“药方”,第五届软洽会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投资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现代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对外投资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选择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来更好地使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进程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