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局部调整模型的我国现阶段货币需求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梅  焦连英 《价值工程》2006,25(12):123-126
借鉴成本最小化行为引发的局部调整模型,采用1999年一季度至2005第三季度数据,建立我国短期动态货币需求函数。回归结果显示,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166,利率弹性为-0.096,通货膨胀弹性为-0.645,基本符合一般市场经济特质。根据我国近期宏观调控目标进行短期动态预测,得出2005年四季度至2006年四季度名义货币供应量M1季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3.2%,表明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外部冲击形成空前压力下,我国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紧缩倾向。  相似文献   

2.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需求理论在整个货币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目前有关货币理论的书籍中,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介绍通常是孤立地进行的,不注重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种缺憾。本文试图在研究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和分析,寻找一条贯穿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主线,突出各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以便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有一个全面、准确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货币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对宏观金融调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对我国宏观金融与经济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回归方程模型并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供求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处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状态,这主要源自于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提高货币供给的可控性着手,缓解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的倒逼现象,改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超额货币识别——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超额货币识别模型,研究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金融四个部门的超额货币需求行为。研究发现,只有超过总产值增长速度的部门增长才能吸收超额货币,这意味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未必同时是影响超额货币需求的因素。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和工业增加值占比下降均能引致超额货币需求,而农业部门不会对超额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另外,金融市场交易额的增加也会吸收超额货币供给。这意味着超额货币可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被消化,并不必然形成通货膨胀隐患,但货币政策仍将对金融市场活跃度下降过程中货币回吐做出防范。  相似文献   

6.
货币需求量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变量,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存在不仅是宏观经济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假设,而且较精确的货币需求模型对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9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以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如果能建立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的货币需求函数,就可以掌握各种情况下中介目标的变化,以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达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精确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我国转轨时期金融创新的现实背景下,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以期能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之后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这样几个演进阶段。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货币政策的实践推动了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实证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货币统计口径、规模变量的选择、机会成本变量的选择以及货币需求函数形式等方面仍存有争论。  相似文献   

10.
利率行为反复无常的情况下,几乎无法用解析方式进行论述,所以在本文中将用数值方式更详细地研究这一模型中的货币需求问题。 一、计算均衡动态 为了从数量上解答这个模型,有必要为金融专门变量f(·)指定一功能形式并将相应数值分配到参数β、δ和ε。在下面讨论的所有例子中,f(·)被限定在:  相似文献   

11.
王新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20-22,68
我国历年在对基础货币进行管理的同时,对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存量也实施着计划性控制.论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公众消费仍以现金交易为主要手段,现金和基础货币管理的双轨制度虽然能够抑制价格上涨,但也极易引起消费需求与信贷投资之间的非均衡增长,形成消费需求缺口.并以我国近些年几种现金需求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2.
张青青  孙际平 《数据》2009,(10):61-63
本文从货币供求的角度界定流动性过剩。首先以1997年1季度至2006年4季度的数据为训练集建立实际货币需求模型,然后对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情况进行测度,并以此衡量2007年、2008年我国各季度的流动性过剩情况,最后基于Logistic回归进行了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的流动性总量过剩存在季节趋势;(2)我国2007年和2008年仍存在过剩问题,并且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在2007年3季度达到最大,从2007年4季度开始直到2008年4季度,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逐渐减小;(3)影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是外汇储备增长率、进出口差额增长率和消费储蓄比,且这三个因素对流动性总量过剩产生正方向的影响,外汇储备对流动性总量过剩的影响程度大于进出口差额增长率和消费储蓄比。  相似文献   

13.
14.
股票价格对货币总需求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制定.把股票价格因索纳入到货币需求函数当中,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显著为正,但是影响较小.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票价格将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央银行有必要将股票价格纳入货币政策规则的制定当中. 一、引言 根据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主要考虑的商品和劳务交换需要,认为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稳定函数关系,所以中央银行只要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就可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转型期货币需求模型:1978—2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性经济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假设前提下,本文将经济制度的转型予以定量化并纳入货币需求模型,运用岭回归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且从货币流通速度来看,我们发现存在“超额货币”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从制度转型的角度作了简要解释。  相似文献   

16.
股票市场是否对货币需求产生正向影响,需要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角度考察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是否引起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有银行资金流入股市并引起股市上涨,才能判定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否则为不相关或负相关。2001年6月之前股票市场实际减少了货币需求,2001年6月后两者关系无法定论。根据股价指数、股票交易金额、股票市值与货币需求实证的系数符号判断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近五年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2年我国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刺激有效需求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效果相对弱化,主要表现在: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效微。  相似文献   

18.
M2的背后     
2012年底,中国M2余额达到97.42万亿元。这如同我们头上顶着一个"堰塞湖",时刻都有遭遇洪灾的危险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这一数据已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多出20多万亿元。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的GDP为51.93  相似文献   

19.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十分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无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特别是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企稳回升阶段,大家越发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  相似文献   

20.
股票价格对货币总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资产替代效应、交易需求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收入效应四个方面。把超出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因素的货币需求定义为超额货币需求量,并把股票价格因素纳入到超额货币需求函数中,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对超额货币需求的影响显著为负,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这可以为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做出适时反应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