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问题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如下客观实际:一是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环境。经济决定金融,实力决定取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对银行要有足够强的掌控能力。二是考虑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即考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考虑我国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和国民意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差异,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提高改革的成功率。三是考虑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确…  相似文献   

2.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市场竞争和严格的外部监管的需要 经济全球一体化,促进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这在客观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此外,严格、规范的外部监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控能力,实现安全、有效经营。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改变粗放管理的模式,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实现向精细管理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应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实行股份制改造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客观要求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入世和挑战,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和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适应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用什么方式和途径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并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率、效益等最终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必须相应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本就国有商业银行当前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如何实施扁平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组织规模和网络体系,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既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问题和矛盾 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过长达二十年的改革之后,从各方面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长期以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支持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与世界其他大银行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轨并向世界经济融合中,国有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产生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挑战。把握住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按照市场游戏规则从事经营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坚持的根本原则。服务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最具有生命力,而传统的服务客观上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新金融消费需求,因此,从传统的服务中走出来显得十分重要。本从银行服务的重要意义、服务的最终目标、优化银行服务的最新途径三个方面作了论述,以指导银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8.
赵敏 《中国金融》2006,(6):70-70
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但与此同时,商业化改革又是曾经为县域经济提供强力支持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在商业化原则导向下,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集约式信贷管理模式使得基层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基层地区的分支行运营资金的空间越来越小,客观上形成了“小企业资金叫紧、地方政府责怨银行、银行部门左右为难”的不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使我们从经济全球一体化中获得更大利益,另一方面也将使我国的幼稚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受到巨大冲击。当务之急是对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面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进行全面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经营目标、经营手段等方面与现代商业银行有重大差异,导致了各经济当事人对金融企业资产的责权利关系不清,国有银行资产低效运行,建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向股份制银行转变,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内在活力,是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关键,也是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中的制度需求与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是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内生要求,反应了市场金融、集约金融和效益金融对计划金融、粗放金融和亏损金融的替代趋势,客观上与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及提高金融竞争力相适应,本文选取西北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案例,发现调整是进步性调整而非消极性调整。针对金融市场结构性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失衡所导致的问题,需要实施制度供给创新,提高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