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中国参展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在德国汉诺威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上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在海外展会上设立官方服务站,旨在为中国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提供咨询和调解服务。该服务站邀请多位中欧法律界专业人士。现场为需要帮助的中国参展商提供免费服务。积极解决参展的中欧企业间可能出现的专利、商标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的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中国企业是不惜投入巨额诉讼费用积极应对,还是忍气吞声,交上“买路钱”换回一时安宁?  相似文献   

3.
德国时间2007年11月14日下午2点,慕尼黑地方法院21法庭正式宣判:禁止欧凯公司在德国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依法撤销欧凯公司抢注的“王致和”商标——  相似文献   

4.
<正>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世界经济下滑,海外并购成本降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愿望趋强。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找出如何在产业链条上升级的路径和方法,而且必须从开放的经济环境下考虑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外并购无疑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展望 《企业文化》2009,(7):35-36
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维权势在必行,虽然中国的老字号轮番在海外被抢注,但真正走出国门维护自身权利的企业则少之又少。王致和维权成功为中国企业海外维权发出了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7,(1):114-117
2015年5-8月,湖南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针对破解目前湖南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不强、维权能力薄弱、维权机制不畅等问题,紧贴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百企调研活动,在全省14个市州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状况调查工作,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下阶段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开展维权援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当我国民族品牌尝试着向海外“走出去”之际.一个尴尬的现实问题突然暴露出来:我国驰名商标频繁遭遇海外企业或个人抢先注册.国产名品“自己打江山.他人坐江山”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不少出口商品刚走出国门就碰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壁垒.海信、大宝、五粮液、狗不理等著名品牌商品都无法在第三国使用其产品商标.不得不走上国际维权的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陈涛 《现代企业》2002,(7):16-16
提到中国企业开发海外市场,就不能不提海尔.从1995年首次向美国出口冰箱到今天美国的"海尔路",应归功于其成功的一系列海外市场的开发战略,如"先易后难"的战略,"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以及海尔所特有的营销方式及售后服务.海尔打入国际市场的策略是成功的,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是凤毛麟角.海尔的成功是建立在对自身实力的正确评估,并针对海外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制定适当的市场开发策略.这并不是说任何企业在开发海外市场时都可以照搬海尔的模式,企业应因地制宜、寻求适合自己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11.
欧广远 《企业活力》2008,(11):36-38
<正>一、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界定及其海外品牌困局1.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界定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中华老字号是一个辉煌的称谓。每个中华老字号的开创和发展,往往蕴含了几代民族企业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辛燕 《企业导报》2009,(12):39-39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至少有70%是失败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就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所面临的困境,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海外并购,是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既具有良好的机遇和优势条件,也面临一系列的并购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实施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规避风险,顺利实施海外并购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致使众多欧美企业市值萎缩,陷入整合困境,此时中国企业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并掀起海外并购的浪潮。本文首先简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再结合近几年几个大型并购案例,针对海外并购整合难道较大的文化整合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文化整合提出一些建议,使中国企业能更好的将并购项目与文化相融合,做到真正地、长远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6.
张明龙 《经营者》2003,(6):18-20
走出国门的中国商人,实际上很早以前就有了,但人数不多,而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真正迈着市场的步伐大批量地走出去(包括民营中小企业),而且以多种形态(包括资本输出、劳务输出、产品输出、技术输出、服务输出等)介入国际市场,应当是在我国加入世贸之后。购买力强盛的欧美市场,市场空白多、准入门槛低的非洲市场,资源丰富的中东市场……这一切对中国商人都极具诱惑力。今日之世界真是天涯何处无市场,四海经商皆财富。但如何才能做到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走出去,却大有讲究。对此,本刊组织了几篇章——无论是对问题的探讨、信息的披露,还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对赶海的中国经营们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并在海外谋求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并购表明中国企业已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本文对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成功地海外并购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意义进行阐述。文章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技术升级,强化资源整合以及加强企业管理,增加竞争优势等。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的不断践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必能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批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从1979以来,截止2002年9月底,共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近500起。到目前,我国已经受理反倾销案件15起,其中已经作出最终裁定的5起,作出初步裁定的2起,已经立案并正在进行初步调查的8起。15起案件涉及到轻工、钢铁、化工等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19.
专利维权:朗科PK必恩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图景很单调:胜方总是外企.而倒霉的总是中国企业。DVD、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摩托车、汽车……几乎没有例外。但这样的图景却被深圳一家名为朗科的小企业所颠覆。作为国内第一起靠自主创新与自主发明专利在国外维护知识产权的案件,朗科在美国起诉必恩威(PNY)专利侵权案无疑具有标本意义。尤其在当前“自主创新”的氛围下,对于正从“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国内企业而言,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将更为深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提出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能源企业优尼科公司(Unocal),西方分析家认为,是中国企业关注海外的自然资源和品牌的最新迹象.这些在海外进行并购活动的中国公司还从政府得到很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