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目前,全国对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正逐渐推行计重收费模式,有对已通车的高速公路进行计重收费改造的,也有在建设中就开始考虑实施计重收费的。云南省属于高原山区,大部分公路收费站需设置在山区,相对于平原地区,对计重收费设备的安装使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结合应用实际,对计重设备安装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10月7日,黑龙江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设备检定工作正式开始。 黑龙江省收费公路管理局按照黑龙江省交通厅拟对黑龙江省高速公路货车类实施计重收费的总体安排,对计重收费进行了先期数据采集和低温设备性能测试。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设备检定工作实施统一管理,黑龙江省收费公路管理局委托省计量检定测试院承担此次检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国家政策的允许和支持下.国内部分省市已经在高速公路上采用计重收费来治理超限车辆。借鉴其他省市经验.河北省交通厅计划在全省范围实施计重收费.涉及高速公路和收费国道.本文着重对河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形势下实施计重收费的方案进行探究:由于收费国道大多为一个独立收费站和数条收费车道.车道和收费站通过10/100M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结构相对简单.类似于高速公路的一个收费站.这里就不再进行描述了。  相似文献   

4.
计重收费作为一种新的收费模式,为收费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湖北、安徽两省在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之后,就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这两省所面临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在某些方面又具有独特性。前文对计重收费逃费各种收费手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从管理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后文集中在计重收费几个关键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些问题的提出,对所有实施计重收费的省份,无疑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计重收费标准已经确定,省内17条共1544公里的高速公路从6月16号开始,将全部进行计重收费。据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王繁己介绍,此举意在加强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管理,有效保护路桥设施,降低事故频率,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经省政府同意,在全省高等级公路实行计重收费。甘肃省各高速公路于6月1日开始模拟运行计重收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利用现有的ETC车道的基础上,提出了ETC计重收费技术方案设计,实现了ETC计重收费,为高速公路ETC计重收费系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计重收费运营管理现状 湖北省高速公路、长江大桥于2003年1月1日零时起正式实施联网收费;2006年4月1日,开始对载货类汽车实施计重收费,全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采取"标准车型、标准装载、标准收费;标准车型、超限装载、超限收费"的原则进行收费计量.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在2015年实现货车全计重收费,计重收费系统更为复杂由于广东经济发展比较好,货运量非常大,而高速公路由于在前期设计时对车流量的估计不够充分,导致货车在计重收费时出口车道资源非常紧张,严重影响了货车全计重收费通行能力针对这种现状,目前广东普通采用复式收费亭方式来提高收费效率。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复式收费亭模式下,如何利通一台称重设备,实现货车的全计重收费。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双称式计重收费系统的优点以及功能,然后对比了双称式计重收费系统与单称式计重收费系统技术指标,最后介绍了双称式计重收费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以及在高速公路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部分省市试行对载货汽车实施计重收费起至今,计重收费工作整体开展顺利,有效遏制了超载超限现象,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促进了公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计重收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逃漏车辆通行费等违法现象,引起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现状,指出了第一代计重收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并分析了新型计重收费设备的特点,以期为高速公路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0日,江苏苏北1300多公里联网收费高速公路正式实施计重收费,开创了全国大面积实施计重联网收费之先河。将计重收费与联网收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一种收费体制的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就这一项目的实施过程谈谈管理中心所做的工作,以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概述 从2003年起,部分省市试行对载货汽车实施计重收费、超限运输实行加重收费,对恶意超限运输车辆实行处罚的新的收费方式.截止到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速公路都实行了计重收费.通过运行几年来看,计重收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既实际又科学合理的收费方式,而且已被广大运输司机和高速公路业主认可.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作为我国中原地区物流交通要道,超限、超载车辆对于省内高速公路的损毁程度不容忽视。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护国有资产、为了促进我国物流市场的合理竞争,高速公路对货运车辆计重收费势在必行。但在计重收费的实施过程中,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者,计重收费的设计者还在不断地探索、修正和创新,最终实现合理计重收费抑制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最早的单轴重称系统已无法满足计重收费业务的要求,尤其是无法有效地应对车辆行驶中车货总重的时变性及波动性、轴跳及其他干扰的突发性、车辆行为及潜在事件的随机性等。如今,应通过需求分析、技术革新,选用精确度更好,防逃费性能更佳的计重设备应用于高速公路计重收费业务。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沪苏浙高速公路整车式计重收费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车辆动态称重设备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高速公路已实施计重收费,福建高速公路实施联网计重收费,动态称重设备经历了建设阶段到运营阶段的应用,鉴于动态称重设备供应商不同,降低称重设备的精度误差,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设备,减少由于设备的原因给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带来的问题,设备选型和系统建设是实施计重收费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9月天津彩虹大桥在全国率先实施计重收费起,计重收费已走过12载岁月,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发展也已历经10年。计重收费一直部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颇为关心的话题。2013年3月,第十五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在合肥召开。作为分论坛之一的计重收费论坛,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参加。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各抒己见,为行业提供了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针对业内关心的问题,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对计重收费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  相似文献   

17.
治超工作自2004年6月起,至2005年底已历时一年半,双超运输得到了有效控制,车辆超限超载比例由治超前的8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交通事故也较上一年同期有了大幅度下降:运输市场恶性竞争减少,运价合理回归。通过实施计重收费这一手段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省份已达7省:截至2005年10月份江苏省全省的2,235公里高速公路和44个开放式收费站实施计重收费:2003年8月1日河南省高速公路开始实施计重收费;2003年12月20日四川省隆纳高速公路开始对货车计重分类收费,拉开了四川省实施计重收费的序幕:2005年1月1日安徽省高速公路开始实施计重收费;2005年3月青海省高速公路开始实施计重收费;截至2005年5月山东省总计2,656.119公里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2005年12月1日起,宁夏省部分干线公路及部分高速公路开始实施计重收费。2005年交通部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了《关于收费公路试行计重收费的指导意见》,并于2005年10月印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截止至发稿日期,本刊记者获悉正在积极筹备实施“计重收费”的省份(直辖市)有:天津、江西、山西、贵州、广西、浙江、湖北、广东等。为了及时,有效地发挥“信息窗口”的作用,本刊编辑部特组织“公路计重设备”专题,为业内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人员,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企业提供某些计重设备的技术特点和专业设备厂商的施工建议,供大家参考。由于时间,篇幅限制,本专题刊登的“计重设备”仅为目前国内“计重设备”厂商之中工程应用较为广泛的四家企业,不足之处请见谅。  相似文献   

18.
计重收费是借助动态称重设备,根据计重质量及费率方案确定公路通行费收费额的通行费征收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货车通行费计量方式。实施计重收费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如计重收费费率方案、称重设备的可靠性、系统的兼容性等,其中以费率方案的确定最为重要。费率方案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计重收费的成败,过高的收费标准将增加运输业主的负担,无法保证计重收费的顺利实施;标准过低将降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运营效益,影响收费还贷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10月9日消息,广西收费公路实施载货类汽车计重收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收费站改造工程土建部分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11月底竣工;机电部分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预计12月底全面完工,为2009年正式实施计重收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普通收费公路计重收费前期准备工作也在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的应用方案,从超(限)载运输的危害、计重系统类型、计重系统组成、计重系统实现、软件流程以及系统容错等各方面对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进行了阐述,最后说明该系统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