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认同,新《合同法》借鉴并接纳了英美法系的合同违约归责原则。即严格责任原则。根据严格责任原则,只要买卖标的物物上或权利存在瑕疵。出卖人就必须承担责任,因此《合同法》规定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没有任何法律上的价值。但《合同法》对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符合《合同法》总则鼓励交易的原则,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合同法上有两类责任 :违约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 ,这决定了合同法上不可能只有单一的归责原则 ;同时 ,违约责任也必须视具体情况而采取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原则 ,这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不可抗力和情事变更原则 ,其实是公平责任思想在合同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合同责任日趋扩张,单一的归责原则已不能适应种类繁多的合同责任。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国合同责任归责原则应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采取以严格责任为主,兼采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双轨制体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对两大法系归责原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力主中国采纳双轨制归责原则,以适应合同责任类型的多样化及法定性特征,但应明定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适用的具体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责任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介绍了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中的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等原则的比较,并提出了严格责任在国际和我国的适用。笔者认为,鉴于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与国际立法趋势不一致,并且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建议我国应建立严格责任原则。□杨勇  相似文献   

5.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是二元论,即过 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存,并有各自的调整范围和适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过错责任、严格责任和无过失责任都是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依据,即归责原则。严格责任与无过失责任有本质区别。无过失责任不以为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不承认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等免责事由。严格责任可视为是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的过错推定程序来实现的过错责任。我国法律中存在着依严格责任和无过失责任归责原则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从狭义上讲就是特指环境污染侵权,目前对其归责原则实行单一的无过失责任体系。但是在理论上对于无过失责任原则存在许多争议,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合法排污造成的损害责任由谁承担,适用何种归责原则,法律规定有欠缺。公平责任原则作为一种独立的归责原则,能否介入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与无过失责任原则一并构成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体系,值得探讨,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也应该尽快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8.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历来存在许多争议,从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来看,我国现行法上的产品责任主要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和受害的合法权益,应当适当借鉴英美法上的严格责任,建议:(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均应承担民事责任;(2)扩大责任主体和缺陷产品的范围,以增强一般规定的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公平责任原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应上升为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但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在侵权行为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中,以及在损害后果的具体分担上,都充分体现着公平原则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各类环境犯罪亦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使得传统刑法理论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对于污染环境犯罪的归责原则需要作出新的阐述。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犯罪是否应该要求严格责任的问题存在分歧,环境犯罪是否应该适用严格责任的问题,牵涉到刑法的基本理论,关乎正义、功利的基本价值,而无论是从正义还是功利的角度上来看,污染环境犯罪的归责原则应以过错责任为主,以严格责任为辅。  相似文献   

11.
后合同义务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合同义务是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依法律规定,遵循诚信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应当履行的以维护给付效果及协助相对人处理善后事务的附随义务。其内容是根据诚信原则及交易习惯形成的,具有不确定性,属独立的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合同义务体系,实现了债权法追求合同履行效果的圆满及扩张对交易安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瑕疵担保责任自罗马法建立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大陆法系债法中特有的一项制度。我国立法实践中并未规定独立的瑕疵担保制度,而是对于出卖人对标的物存在权利瑕疵和物的瑕疵的情况,均称为瑕疵履行,未区分不同的瑕疵并与不同的补救方式联系在一起,而是将这些瑕疵履行作为违约行为对待,使买受人获得各种违约救济。首先,我国法律关于瑕疵担保的规定并没有确立像德国民法那样的瑕疵担保制度,只是确定出卖人所应负的瑕疵担保义务,将瑕疵履行责任作为不适当履行责任对待的。其次,论述了我国建立单一的违约责任制度是最佳的选择。再次,提出我出合同法有关瑕疵担保义务条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我国合同法有关瑕疵担保义务条款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保险代理业务中存在大量违规行为,是引发诸多纠纷与诉讼的根源。从法律角度讲,课以保险代理人的法律义务并追究其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是保险代理法律完善的重要内容。保险代理人的义务包括依照保险代理契约应当履行的义务、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应当履行的义务、依照默示原则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禁止性义务。在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方面,应通过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相互配合以达到规范保险代理人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论过错推定原则在我国侵权责任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错推定原则应为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的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本文拟从过错推定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比较中区分它们的异同,以论证过错推定原则在我国侵权责任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理论界有三种不同观点: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法律规定说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律规定的独立的债的关系,不同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6.
美国证券法的默示民事责任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法官可以根据证券法的立法意图和基本原则而给予当事人民事诉权的民事责任。美国证券法的默示民事责任的产生有其原因、理论依据及条件;同时我国证券民事责任也有自身的缺点,可以借鉴美国的默示民事责任来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的方案,如根据有关原则和精神赋予受害者诉权;加强典型案例的参考作用,提高法官的素质和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告知义务是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保险法对告知义务的规定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因此应在告知义务主体的范围、告知义务的内容、告知义务的免除、违反告知义务必须具备的主客观要件以及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