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的稀缺性和价值性要求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注重土地开发与利用的经济效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土地投入和土地产出两方面构建福建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福建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演进趋势和空间差异.在时间序列上,1992-2012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率整体良好,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和产出效益基本持平,在2003年之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和产出效益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福建省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不强.当前,福建省9个地市所处的土地利用阶段不尽相同,各地市应根据自身随处的发展阶段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的投入水平并严格把控经济产出质量.  相似文献   

2.
国家经济优势集聚的成本与效益——优势集聚环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永达 《全国商情》2005,12(12):3-8
在国际经济合作优势集聚理论中,集聚环用来表征一国集聚的水平.优势集聚需要集聚成本,一国应该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集聚效果.本文引入经济学中著名的"科布-道格拉斯"效用(生产)函数,对一国优势集聚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的最后将给出一国集聚效益最大化时的集聚环分布.  相似文献   

3.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城镇范围内占有或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税种,隶属于财产类税制体系范畴。其体现了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加强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和管理。土地使用税目的是调节不同地区、不同地段之间的土地级差收入,促使城镇土地使用者节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健全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体系有利于抑制土地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集聚,建设用地需求快速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压力逐渐加大。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倒逼土地供应结构优化调整。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阶段起步较早,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结合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借鉴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土地利用与管理经验,可从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供给精准度、建立多元化供地机制三方面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有效管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张婷婷 《大众商务》2010,(12):326-326
土地的特性分为土地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两方面,本文从土地特性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限制等方面,讨论了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降低土地利用风险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土地的特性分为土地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两方面,本文从土地特性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限制等方面,讨论了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降低土地利用风险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城镇范围内占有或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税种,隶属于财产类税制体系范畴.其体现了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加强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和管理.土地使用税目的是调节不同地区、不同地段之间的土地级差收入,促使城镇土地使用者节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健全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体系有利于抑制土地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空间集聚扩散作用的结果,从空间角度看这些变化最终是以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表现出来.把握区域产业集聚扩散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时空规律,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空间集聚扩散作用的结果,从空间角度看这些变化最终是以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表现出来.把握区域产业集聚扩散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时空规律,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极视角下的金融集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集聚是经济增长极形成中的重要推动因素。金融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聚能对实体经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网络效益和自我增强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步伐日渐清晰,对环首都经济圈内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尤为重要。论文充分考虑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市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安全情况,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和土地生态利用三方面选取相应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并结合定性分析对首都经济圈进行综合分区,明确各区土地利用及产业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明确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布局,为合理配置统筹各类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依据集聚经济相关理论与研究,可以模拟出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及该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产业部门集聚弹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群经济学视角的均衡模型。针对中心城市过度集聚问题,应当通过配置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部门人口以实现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以长沙市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四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收集的相关数据运用综合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对高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6年该区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水平是一个从较低到较高的发展过程,该区土地利用存在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土地有闲置现象、产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通过改变开发区投资环境、注意开发区的分期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土地财政构成了城镇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背景,土地财政背景下城镇化土地资源需求呈现出其主要特征,而土地利用也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浪费与闲置、耕地保护压力大、规划不完善,以及污染导致土地资源不可持续性等.针对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利用进行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与改革势在必行.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积极培育土地市场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关注生态平衡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袁冰 《全国商情》2009,(5):143-144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的问题分析,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经济学的范围,主要针对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状况以及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进行的系列问题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通常会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又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种类、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各类生态环境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同时土地利用的变化还改变了自然景观面貌和影响景观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分配,它对区域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手段,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国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发展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相互关联。旅游发展受制于区域资源要素,同时也是导致土地利用大规模,多样化转变的人文驱动力之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文章剖析了区域旅游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的旅游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进一步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积累,其在区域间、城乡间、代际间日益凸显。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国土空间规划价值探讨的研究表明: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外部性的存在,行为主体意图减小社会收益或增大社会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配置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对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导增加正外部效应或减小负外部效应;国土空间规划可从宏观空间、微观指标和审批制度三个层面对土地利用的外部性进行有效控制;空间规划自身存在一定的制度外部性,但从整体和长期来看,其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对实现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代际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旅游地的集聚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产生集聚不经济现象,分析了旅游地集聚效应的形成机理和旅游地的集聚效应,并对如何引导和培育旅游地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士珺 《全国商情》2009,(16):136-139
城市土地结构是城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用地比例失衡,势必造成城市中各种机能失调,从而降低城市土地的整体功能并阻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根据郑州市城市土地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郑州市经济效益与各类用地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在多元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郑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决策模型,对郑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使经济效益最佳、同时兼顾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以期对城市土地高效科学的利用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环境系统的功能,以及土地利用中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根据逐渐发展起来的预警理论,以及前人在预警方法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结合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环境的性质和特点,尝试建立一套对其起预警作用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以便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