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倾销是WTO贸易保护体系中最重要的规则之一,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WTO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袁澍阳 《商》2013,(4):181-181,155
经过连续的多边谈判完善,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已经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也被众多成员国普遍使用。在这种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在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中的垄断地位正在逐渐丧失,导致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各方分歧空前严重。本文围绕多哈回合谈判中日落和日落复审议题内容,探讨El落复审制度发展趋势和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3.
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改革的最新成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规则谈判工作组的主席加尔米斯先生于2007年11月30日公布了一份有关《反倾销协定》的修订草案,这是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构成了下一阶段谈判的基础和出发点。该草案在归零法、因果关系认定、反规避、日落复审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修订意见,并试图协调成员方的不同立场和利益。我们应理性地评估该草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盛行的几种主要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反倾销在WTO体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根据多哈《部长宣言》授权,各方应当在维持其基本概念、原则和有效性以及WTO现有制度和目标的基础上,“解释和澄清”《反倾销协定》相关条款。基于此,各方展开了激烈的谈判和争论。其中,以“反倾销之友”为代表的一方力主大力改革《反倾销协定》,限制反倾销滥用。而美国则要求谈判不得损害反倾销法的力度和有效性,同时力倡提高反倾销规则和实践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WTO经济导刊》2007,(9):8-9
欧盟呼吁美国率先打破多哈谈判僵局9月4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美国握有打开谈判僵局的钥匙,他们需要发出强有力的信号,澄清并确定(clairfy and stablize)其在扭曲贸易的农业补贴问题上的立场。也只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WTO公布的主席案文、报告、拉米演讲稿及ICTSD的有关报导与参考资料,就2008年WTO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作了简要的回顾与盘点,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7.
WTO规则谈判工作组的主席加尔米斯先生于2007年11月30日公布了一份有关《反倾销协定》的修订草案,这是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构成了下一阶段谈判的基础和出发点。该草案在归零法、因果关系认定、反规避、日落复审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修订意见,并试图协调成员方的不同立场和利益。我们应理性地评估该草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低征税规则一直是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的一个重要议题。从规则谈判工作组主席公布的最新修订草案及成员方的相关提案来看,从低征税规则虽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强制性低征税规则涉及到损害幅度的计算方法,成员方存在重大分歧,故强制性低征税规则在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谈判中前景暗淡,相关规定很可能维持原状。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因各不同利益方的争执,被宣布无限期中止.2008年7月2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30多个主要成员的代表聚首瑞士日内瓦,试图为多哈发展议程最后协定的出台扫清障碍.尽管经过多方努力,持续九天的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议未能就回合谈判中关键的农业议题达成一致,再次受阻失败.  相似文献   

10.
WTO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发起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并要求所有议题在2005年一月一日前结束谈判。但是,自从启动新一轮谈判以来,各项议题一直进展缓慢,谈判未能如期结束。谈判时断时续,直到2006年7月25日世贸秘书处宣布多哈回合谈判无限期中止。2007年初在各方努力下,谈判再次恢复。与会各方坚持各自立场,特别是在农业问题上,导致谈判在该年夏天再陷僵局。此后,由于出现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促使各国再次回到谈判桌前。预计08年5月多哈会谈将再度恢复。文中笔者结合多哈回合历程就本次谈判的重启加以研判。  相似文献   

11.
多哈回合谈判中,澄清和完善实质阻碍标准成为其中的一个议题。埃及就该议题提交了提案,以埃及提案为基础2007主席案文纳入了实质阻碍条款,由于成员方对"正在建立的国内产业"的严重分歧,2008案文删除了该议题,2011主席沟通文件补充说明了该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质阻碍标准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质阻碍议题的谈判中,我国应更积极,促使实质阻碍概念条约化。  相似文献   

12.
WTO多哈回合谈判历经十余年陷入僵局,但2013年12月在巴厘部长级会议上终于达成了早期收获,其中最大的成果就是《贸易便利化协定》达成了实质性合意。该协定内容丰富,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从国际条约法方面看,还处于缔结程序中的该协定是未来WTO《多哈回合谈判最终文件》的一部分,并且也是"一揽子协议"。从国际组织法方面看,该协定的实施将会遵循WTO和WCO的合作模式,WCO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该协定合意的达成对于中国口岸和海关制度的改革具有很大意义,将会促进中国现代化海关制度的建成。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世界贸易组织最主要的职能是组织和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自启动至今屡遭挫折,其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谈判领域和内容越来越敏感,改革接近零和博弈;谈判中发展中成员联合程度提高,影响力扩大;世界贸易组织自身决策机制等存在缺陷。文章提出,为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应加快改革进程,慎重增加谈判议题,扩大管辖范围;切实做好现有规则和协议的执行与落实;改革决策机制,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效率;平衡各方利益,进一步增强世界贸易组织的民主性和公平性,以继续发挥自由贸易主导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世贸组织谈判的博弈模型对多哈回合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40-43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来研究多边贸易谈判的未来前景。揭示出参与世贸组织(WTO)实质谈判和激烈讨价还价的是少数几个跨国集团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谈判集团中的强硬派官员会逐渐增多,当谈判代表全部由强硬派构成的时候,协议很难达成。导致强硬派不妥协的主要原因是各方对农业利益持有零和博弈的观点。谈判恢复和协议的最终达成依赖于各方对农业生产者利益的让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揭示出参与WTO实质谈判和激烈讨价还价的是少数几个跨国集团联盟。本文利用博弈论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学习模型研究多边贸易谈判的未来前景。本文认为,如果初始阶段各个集团内部同时有强硬派和温和派,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强硬派会逐渐增多,当双方都是由强硬派谈判官员构成的时候,博弈结束,最终参与方不会达成任何协议。现在多边贸易谈判受挫的主要原因是谈判各方对农业利益持有不同的观点,谈判恢复和协议的最终达成依赖于各方对农业生产者利益的让步。  相似文献   

16.
棉花问题作为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议题之一,从其提出之初就充斥着大量的争议,目前国际社会对其能否在短时间内达成突破性进展感到强烈的疑虑。然而从发展权角度看该议题,将其与人权相联系似乎会给我们提供另外一种解决的思路。参照WTO平衡TRIPS与公共健康矛盾的模式,借助于争端解决机制,在目前多哈谈判濒临崩溃的境况下,它不失为一种相对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多哈回合针对农业的十个重大议题进行谈判,并且在有些问题上达成了很好的共识,但在市场准入、出口竞争、国内支持以及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而未能最终达成协议。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后,农产品贸易领域中的贸易保护将进一步抬头。农产品贸易的特殊保障机制的运用及其约束在本国将更加简单,而对其他国家的运用则较为苛刻。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贸易条件将会进一步趋向恶化。  相似文献   

18.
多哈回合中以G20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间更密切的协商沟通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多哈回合各项谈判议题的开展。本文就G20集团中各国农业发展相似度和产品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成员方组成谈判集团参与农业相关问题谈判的动机,得出结论基于相近的农业产业发展层次,集团成员对扩大农产品贸易的相似诉求是集团组建的基础,同时分析了G20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WTO各成员方在2001年11月开始异常艰苦的多哈回合谈判,耗时八年有余,在去年年底举行的小型部长会议上各国表示了在2010年结束此轮谈判的愿望和决心。在过去的八年多,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成员方就补贴的定义、禁止性补贴、进口替代补贴、出口信贷、严重危害、实质损害的救济、不可诉补贴、补贴通知、自然资源与能源定价,以及发展中成员方特殊和差别待遇等议题和反补贴措施程序方面的一些问题提交了提案,WTO也发布了两个有关的主席案文。由于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多边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主导者,并且其在反补贴措施方面的运用也处于世界前列,美国的建议基本上代表了发达国家在WTO《补贴与反补贴协定》(ASCM)修订过程中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ASCM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就美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所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希望对于研究和判断ASCM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多哈回合农业框架协议的削减国内支持的方向,特别是“不挂钩”的黄箱政策的削减,由于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补偿对于农户行为的重要意义,从而有可能导致全球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和供给出现短缺。短缺不仅会对欧盟、日本等地区的食品供给产生威胁,而且也会危及出口国的农产品生产与安全。因此,协议需要修正和完善。从长期看,农产品的全球化将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