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诸如城市经济实力不强、发展空间不足、环境建设较差、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甚发达等问题,提出了济南未来应"凸显特色、软硬共进、充分借势、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会展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发展会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济南市发展会展经济的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区位熵和偏离份额的方法,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制造业2个层面,对济南城市经济圈2007—2016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次产业结构层面,济南城市经济圈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但在制造业层面,主要行业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大大降低,除济南外大多数城市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较低,而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因此,济南应以新旧动能转化先行区为引领,带动济南城市圈发展,并且要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互动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确保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4.
夜经济是指在夜晚进行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夜经济的发展,可以拓展城市消费空间,有利于调动广大市民群众的消费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城市休闲娱乐行业的兴盛繁荣,有利于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以及新业态的形成。夜经济中消费者进行消费的随意性较强,交易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现场性、即时性更强,容易受到季节、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像济南这样的北方城市,夜经济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营业时间还不够长,涵盖的范围有限,涉猎层次较浅,形态还比较单一,行业联动效应还不甚明显。所以应当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全天候可运营的夜经济发展场所,延长营业时间,抓好配套工作,为夜经济的发展助力加油,丰富夜经济内容,增强行业联动效应,进而促进城市夜经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为中心、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在边缘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之间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差异性,并初步形成了创新集群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要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应打破空间约束,增强城市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而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为获得自身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而争夺、占有经济资源并转化为社会价值和财富的能力,表现为与其他城市相比能吸引更多的经济资源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即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零售业是一个城市繁荣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现阶段拉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零售业在繁荣城乡市场、满足消费需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进而推动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中心。但快速发展的零售业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外部负效应及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以济南市为例,在对目前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基础上,遵循零售业与城市发展相互关系,分别从政府、商家、社会组织和消费者视角对提升零售业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济南发展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地理经济学研究模型,考察10个城市的27家物流独角兽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并将物流独角兽企业与城市物流、城市经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物流和城市经济有效促进了物流独角兽企业的整体发展,且物流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与城市物流和经济发展空间聚集一致、城市间分化愈加明显、城市分布格局尚处于演进阶段等典型特征;物流独角兽企业、城市物流、城市经济等变量的空间耦合度表明,城市物流和城市经济对物流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在不同城市有差异。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扬长避短,各城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物流独角兽企业的发展,通过实施有效的差异化政策等举措促进城市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发挥城市物流和城市经济对物流独角兽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去工业化发展阶段,旧工业空间被放弃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会导致城市原有的生产关系网络、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历史文脉受到破坏,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对高端资源的恶性争夺。文章选取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威廉斯堡作为案例,对比分析了纽约中心区与威廉斯堡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发现:城市“创意”新经济所意味的灵活性、创造力和创新特征也往往存在于旧工业空间,但容易被忽视;旧工业空间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能有效配置城市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合理发展;旧工业空间的利用与保护,对于城市产业高端化和服务化的良性、均衡发展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广东阳江刀具小镇、广州海珠区创新岛、广州荔湾区广钢新城以及肇庆新能源汽车等案例,就我国如何进行旧工业空间保护、激发创造力和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等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启动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继南京、济南、成都、北京、上海等五市成为试点城市以后,其他不少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创建要求,中国软件名城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为进一步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这里简单谈一谈中国软件名城创建的战略意义及其内涵与发展阶段等。中国软件名城创建的战略意义中国软件名城创建是新时期创新软件服务业行业管理思路的有效方法。中国软  相似文献   

11.
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进行优秀旅游城市空间演化研究,有助于认识与把握区域优秀旅游城市空间演化规律,促进区域旅游发展。选取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为时间研究截面,采用标准差与离差系数、旅游经济联系和Zipf维数,分别从空间经济差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等级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发展不均衡性增强;(2)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市为中心向周边逐渐衰减的规律,武汉市在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3)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等级结构总体上呈优化趋势,但中间层次的优秀旅游城市还很欠缺。最后,就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及土地利用压力逐渐涌现,如何使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有效利用并发挥其重要生态效益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在综合分析梳理城市绿色空间理论基础上,从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和公共健康两大关键问题出发,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系统梳理了城市绿色空间的应用研究情况。现有理论和技术方法不足表现为未能充分实现多学科融合,与数字技术景观等前沿涉及较少。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从空间规划、数字技术及定量研究深入展开,完善绿色空间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对于空间结构与组织优化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城市转型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城市不同层面转型发展的空间要求,进而从总体结构、生产、生活及生态不同方面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从城市转型发展角度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城市旅游空间的成长主要包括城市旅游区域、城市客源地市场、城市旅游节点及城市旅游区等四大要素的成长;城市旅游空间的演变主要受城市旅游发展规模、城市交通发展、旅游生命周期、旅游政策及旅游空间竞争与协作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主要经历单节点、多节点到链状节点3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国2011—2020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中介和空间计量模型等考察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狭义、一般和广义三个层次实体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一般和广义层次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中西部地区的赋能作用更强。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减缓资源错配、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空间计量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促进本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对邻近城市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进一步探索后发现: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外溢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衰减特征,在950 km以内为空间外溢的密集区域,当超过这一阈值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6.
“厕所革命”从旅游领域向全国全域纵深展开,推动城市公共卫生空间的变革和重构。文章以青城驿站为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采用文本梳理、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化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呼和浩特城市公共厕所空间生产的演化过程、青城驿站空间生产的维度构成和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转型中,呼和浩特公共厕所经历了从普通如厕空间向以青城驿站为代表的城市公厕体系的转变过程;青城驿站空间生产包含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空间维度;制度氛围、政府主导、公众需求和企业参与是推动青城驿站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力。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监管、商业运营和公众参与等方面为青城驿站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旅游发展离不开对城市旅游空间的一体化研究。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研究模式,并从城市旅游整体空间、城市旅游功能区空间、城市旅游点空间、区域/国内/国际空间等4种城市旅游空间尺度对城市旅游进行了一体化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旅游城市地标初探-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城市地标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元素充分体现了城市旅游形象,较之一般城市地标,它具有更强的空间、形象、文化、功能和机会等方面的优势,旅游城市地标是在客体城市地标和主体旅游者二者构成的审美关系中逐渐形成的。上海旅游城市地标除具有明显的海派文化特征外,在四个历史阶段中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实现了时空向度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呈现互动特征。城市空间变革在关注城市功能性、物质性发展的同时,浓缩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意向。从老工业城市转型来看,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景观和公共设施的打造,更是多元主体参与塑造城市精神的互动场所;公共空间不应只是消费场所,更应是公共活动中心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源泉。在城市发展中,包括公共活动空间、公共交通等生活设施,应成为城市关怀人、陶冶人的主体,在开辟新的空间形态的同时,多重空间的拼贴和意义营造也应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旨在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梯度推移理论探讨我国城市地区大型活动产业空间发展模式问题。首先针对我国城市大型活动日益发展的实际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大型活动及大型活动产业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大型活动产业空间分布状况,即在思考了划分依据的前提之下,提出了四大产业带和一个潜力发展地区;并对目前空间发展产业带存在特征和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借用产业梯度推移不平衡发展的理论依据,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国城市大型活动产业空间梯度推移式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