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京南池子大街普渡寺后巷9号院是一所古香古色的老北京四合院,北京二六五科技有限公司就位于此。清静优雅的院子里共有八座两层小楼,已经被蔡文胜租了四座,蔡文胜打算下一步想把这个整个院子都租下来。  相似文献   

2.
北京四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以东西方向的胡同为例,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房,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  相似文献   

3.
谈起北京珠宝圈,西四的羊肉胡同是不可或缺的地方——绿树浓荫,青灰色砖墙,和斑驳的红漆木门,一条在北京老城区再普通不过的胡同,却见证了中国北方地区珠宝行业的变化与发展。“羊肉胡同”这个从名字上和黄金珠宝丝毫没有关系的地名,曾因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逐渐云集近百家珠宝商户而闻名全国,成为北京黄金珠宝行业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4.
由谐音演变北京有的地名由于所在地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或因年代久远,名字逐渐被谐音替代。例如,朝阳门外原有个鸡市口胡同,成名于清代,此处曾是卖鸡鸭的市场,故名鸡市口。民国初年,取其谐音,寓意吉祥之意,易名为吉市口,吉市口胡同。鸡市口头条胡同易名为吉市口头条胡同。  相似文献   

5.
朱冬 《中国金融家》2012,(7):152-154
东四十一条,59号,狭长的老北京胡同里,有这样一座大约100平米的四合院,盛夏时分,庭院的梧桐郁郁葱葱。一扇红木漆门把东四和雍和宫的躁动喧嚷关在了门外。这里就是“我开”机构在中国北京的办公地。一个在中国开展小额慈善信贷工作,却跨越了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香港、台湾等全球15个城市的“我开”团队,正在拓展着他们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6.
刘景惠 《投资北京》2014,(10):89-91
老北京的大街小巷,除极少数斜街外,都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如果拿写大字作比的话,东西的胡同是“横”,南北的胡同是“竖”——横平竖直。  相似文献   

7.
一颗小香樟     
分局院子的花坛里,有一棵小树。小树的旁边,没有其他的树。  相似文献   

8.
Gtoria 《投资与理财》2014,(10):104-105
在什刹海一条条胡同的深处,悄悄驻扎了许多餐厅,如同胡同里隐藏着的那许多秘密,其中就有很多有好吃的地方,不妨静静寻觅,让它成为自己专属的美食私享圣地。撇开那些“钱少莫入”的所谓私家莱馆不谈,我们单挑一些物美价廉、特色十足、人气超旺的说一说,摆一摆。您如有兴趣,  相似文献   

9.
珍惜残存的胡同街区如今,寻找老北京完整的影子已经是很难的事了,尤其是历经30年的城市改造,老街区所剩无几。当现代北京矗立在人们眼前时,有一件事再也疏忽不得,那就是一片片被隔成孤岛的北京的胡同老城区。休要看老城区拥挤、狭窄、破乱、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这仅仅是从使用的观点看问题,似平在“新”字面前没有任何价值。但站在文化背景的角度上看,尤其站在变得极其稀缺的老北京文化资源的角度看,怎样评价老北京胡同的价值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0.
一筐煤     
冬天来了,每年的冬天来临前,我都要为住在乡下的母亲买上一吨块煤,唯恐老人冻着。因为母亲的住房是在一条胡同的里端,任何车辆都无法进入,所以每次买煤都要把煤卸在胡同的外面,然后母亲再一个人用提筐一点点地把煤运到院内。那几年,我在外地工作,帮不了母亲的忙,我常常想,母亲提着的煤筐里是装不了多少煤的,那一吨煤她不知要搬多久!如今我调回老家的县城工作了,虽然还有十几里的路程,但偶尔抽点时间帮母亲做些杂活,还是比过去方便多了。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胡同     
胡同是北京的标志,也是北京的象征。以它独特布局和组合,成为世界大都市中绝无仅有的奇观。形成了最具北京风格的胡同和建筑特色的四合院。由于  相似文献   

12.
思科利用“私有协议”在公共领域——通信网络中的作为,好比把院子外原属于公共用地的那一块,修上路,然后圈进自己的院子里。  相似文献   

13.
人的潜能     
曾法 《理财》2005,(12):36-36
一个幼儿在自家的院子里玩耍,他的母亲是一位只能以轮椅代步的残疾人,一直在一旁慈爱地看着孩子。  相似文献   

14.
北京的雾霾     
刘齐 《金融博览》2013,(21):79-79
北京人素质高.胡同里的大妈既不懂航海.又不会开飞机,但她会说“能见度”。正午时分站在当街一望.天地昏昏沉沉,建筑影影绰绰.大妈便对邻家老头说,今儿这天怎么了,能见度太差。老头说.一氧化碳也高。又说.下场大雨就好了。  相似文献   

15.
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作为大运河漕运的终点,风水宝地条胡同,什刹海在北京的地位超然。什刹海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白东向西,分为前海、后海、西海,碧波荡漾,微光粼粼。这三海周边连着十五条胡同。  相似文献   

16.
距离     
当太阳再次靠近地球的时候,春天悄悄地来了。又有了聚会的借口,地点依然离我家十万八千里,不过这次我的态度比较积极,因为我有了我的“小红马”(一辆红色QQ),它能载着我自由自在地穿行于这座今非昔比的现代化大都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几乎是和北京的交通一起成长起来的。那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更没想到北京的路会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我的童年是在西直门内的姥姥家度过的,那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平房和胡同。几乎每条街道的两旁都排列着高高低低的平房,带院子的那种。无论你推开哪家的院门都会看到院内种  相似文献   

17.
京嫂觅房记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不论是小时候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还是长大后的单身宿合以及婚后的"两地分居",我从来没有对房子和房价有过太多感觉.直到和老公一起开始二人世界,我才把"房子"和"家"联系在一起,对房子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那时候我们租住在一套小房子里,房租大概占月收入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18.
王松奇 《银行家》2012,(5):136-144
记忆就是每个人的历史,在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和茫茫人海中,没有两个具有自始至终相同经历的人,因此,每个人的记忆就是一部个性化的历史,即使平凡它也弥足珍贵,因为它能反映时代的变迁。在父亲诞辰100周年即将到来时,我在脑海里搜寻,搜寻那些最遥远的与爹有关的记忆……院子我出生在一个大院子里,那是一片用一人多高的红砖墙围起的大院子,6间面南的红砖房,东西近30米,南北有40多米围起一个大院子,靠东墙有一大间红砖仓  相似文献   

19.
李丹 《中国金融家》2023,(4):113-115
<正>在北京东城区,有一条名字听上去有些“土气”,但却充满文化气息的历史胡同——干面胡同。据说,这里曾是去禄米仓的必经之路,车马行走,尘土飞扬,居民戏称为“下干面”,因此被叫作干面胡同。有记载显示,钱钟书、杨绛、金岳霖、顾颉刚、凌叔华和梅葆玖等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生活和居住过。世知书店就坐落于干面胡同51号,它由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具有天然的外交基因,主营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外交领域的图书。  相似文献   

20.
《投资与合作》2006,(10):110-111
经常飞往各地,北京的独特魅力最吸引我。作为城市,北京因为其首都的特殊身份。最被人熟知,北京的魅力在于除了数量庞大的各级官员,扎堆的文化人、艺人,还有满口京片子的老北京;除了摩天大楼、玻璃幕墙,还有曲里拐弯的胡同;除了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还保留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